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的逻辑,进而科学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与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不同 ,我国国有企业没有经过业主制、合伙制的发展道路 ,而是直接进行公司制改造。经过数十年的改革 ,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着许多问题 ,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导致许多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后仍是徒有虚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因此 ,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进行公司制改造的重中之重。下面就中外公司治理结构作一定的比较研究。一、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公司治理理论的内容相当广泛 ,既涉及所有权结构、… 相似文献
3.
4.
一、企业的状态依存所有权通常,人们认为企业的所有权理应归股东所有,这在现存的主流经济学和法律制度中都可以找到其依据。但这种理解过于绝对化和片面,实际上,股东仅仅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股东并非是企业所有权“天经地义”的拥有者,企业所有权实际上是一种状态依存权。本文尝试着利用企业的“状态依存所有权”理论来对这一转变趋势加以解释。假定用x来表示企业的总资产,那么该企业的负债总的来说有两大类,一类是企业欠雇员的工资、薪金等,用w来表示,另一类是企业欠债权人的债务,包括本金和利息,用r来表示(注意,这… 相似文献
5.
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会计舞弊的重要因素.我国上市公司失舒陛内部治理结构和不完善的外部治理结构不但无法有效约束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反而成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的“温床”,要从根誉上解决会计舞弊问题,需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8.
9.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模式,进而从会计模式的创新角度提出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对加强企业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导致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个层面的问题:即会计背景、制度背景与执行层面的问题。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上的缺陷为企业会计舞弊提供了可能;而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舞弊的直接原因。本文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完善股东大会;完善董事会制度和完善监事会制度等农业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内部公司治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作出了专门规定。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如何界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层的研究与思考。我们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生成与输出质量具有重大影响。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单就会计规范的改进与变革是不够的,必须同时从建立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有效运行入手,从根源上约束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就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输出质量的影响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使得一个统一的、一成不变的制度成为不可能,这也导致了会计选择的多样性。会计政策选择的存在是有一定价值的,它具有利弊两方面的性质。从有利的一方面来看,会计政策选择有利于建立与企业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增加企业的灵活性、协调经济矛盾、实现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目标。但会计政策的选择也存在弊端,企业出于自身的目的,往往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调节企业利润及国家税收,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公司制度的逐步建立、发展以及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内部审计成为现代企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认识过程中,很多学者没有认清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他们只是认识到了要加强内部审计,提出的很多都是关于加强内部审计的措施,而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却有所忽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