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质量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6月5日至6月9日,由玉林地区行署办公室主办、玉林地区行署技术监督局组织实施,宣传贯彻经广西区人大于1994年9月28日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培训班,在玉林地区隆重举办。这次培训班分两期举行,第一期培训...  相似文献   

2.
(1995年1月21日甘肃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7月30日甘肃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2年3月30日甘肃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1月20日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这是我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所必需的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必将对加强我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振兴自治区经济起到积极作用。为了贯彻实施好《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特提出以下意见: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生产、销售企业及技术监督部门认真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自治区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及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亲自治区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主管全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条例,但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适用本条例。军工产品不适用本条例,但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适用本条例。第三条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超过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第四条县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29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8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对加强我省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必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分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的职能进行过多次调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也经历了从全面…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修改后的《重庆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了解,修改后的条例的变化较大,如加大了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将过去违法所得的处罚基数,修改为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出售的产品)的货值金额。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但要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还要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有关人士称,该条例的出台,对提高重庆市产品质量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新《重庆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5月1日执行@蓝天  相似文献   

8.
认真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坚决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局长雷尊巍(1996年12月18日)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已于1996年11月30日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1996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八届第六十八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于1996年11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6年11月30日广西...  相似文献   

11.
《质量指南》2002年第22期《案例会诊》栏目刊登的“伪造食品生产日期行政处罚案”,从案情介绍看,有两个违法事实:一是伪造产品的生产日期,因为产品的生产日期属产品标识的一部分,所以此行为应定性为伪造产品标识;此违法行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之行为。二是伪造出厂检验报告,因为检验报告是证明产品质量的主要证据,所以此行为应定性为伪造质量证明文件。该案中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省条例》)第八条第六项规定,构成伪造…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施行暨八桂质量行新闻发布会在南宁隆重举行1994年11月10日,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和八桂质量行组委会,在南宁隆重举行《广西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件》施行暨八桂质量行新闻发布会.到会的有自治区有关委、厅、局,...  相似文献   

13.
《巴蜀质量跟踪》2002,(19):60-6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信息技术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1997年11月29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1号)《辽宁省信息技术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已经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现...  相似文献   

15.
近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第390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该《条例》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认证认可工作法制化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条例》明确了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对设立认证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及申请和批准程序、认证机构活动、认证证书使用、各种认证认可违法活动的处罚办法等作了具体规定。自该条例施行之日起,废止1991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兰标)《认证认可条例》11月1日起施行@兰标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1月25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及质量监督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军工产品和法律有专门规定的产品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县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管…  相似文献   

17.
赵宏建 《标准化报道》1997,18(4):12-13,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对违反国家强制制性标准GB5296.3的行为,论述了相应的处罚办法,以便在行政执法中做到客观,准确,适度。  相似文献   

18.
在《辽宁省信息技术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局长梁春裕一九九八年一月十四日(根据记录整理)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辽宁省信息技术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已经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与动态     
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条例》9月27日,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条例》。该条例包括五章共三十四条,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管辖范围、内容、程序和审计中的法律责任。条例的实施旨在加强对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也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该条例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潘麟枝)2002年8月12日,广西区审计厅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了对自治区高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产品质量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4月19日由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条例》共6章50条,较原来的《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减少了3条,在内容上有较大的调整和补充. 一、修改条例名称扩大法规的调整范围 名称由原来的《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变更为《上海市产品质量条例》,主要是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为了与上位法《产品质量法》保持一致.二是条例名称中有"监督"二字,给社会误解为产品质量主要靠政府监管来保证的,事实上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删除"监督"二字,有利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形成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产品质量工作的局面.三是《条例》不局限于监督工作,还包括质量促进等内容.修改名称,既有相应的内容作为支撑,也有利于反映产品质量工作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