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种夏管秋收冬闲”一直是传统农民的生活写照。可眼下在蒜乡山东省成武县大田集镇,农民一改昔日冬闲时节“猫冬”的习惯,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学文化、搞种植、忙打工,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各显身手,使冬日的蒜乡处处呈现出“冬闲人不闲,人人忙增收”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08,(7):32
昭平县仙回乡古盘村伏龙屯、走马乡金鹿电等4个乡(屯)建成了该县第一批“农家书屋”,并先后向农民开放,受到农民的欢迎。昭平县利用“农家书屋”这一平台,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在农村中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奔康致富。“农家书屋”成为一个服务村民的窗口,成为村民的“致富加油站”和“精神乐园”,让村民们能在这里学文化长知识,学科技奔小康。  相似文献   

3.
前些日子,江苏省盐城市城区永丰镇农民时兴读书看报风。当今的农民,只有学习政治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学习经济才会驾驭市场,只有学习科技才有立足之地。如今,永丰镇的“学习型”农民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范围大。知识农民不仅遍及全镇的村村组组,而且包括夫妻共学、父子促学、老少帮学这样的群体。石华村农民周行江自从1998年元月建立“夜读”制度以来,一家人坚持读书看报已成了雷打不动的“晚餐”;二是领域宽。上至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市场知识、经济信息,下至涉及农民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实用技术和文化生活;三…  相似文献   

4.
仁怀市长岗镇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经过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不但在思想认识上有了一个新飞跃,而且在具体行动上有了一个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该让农民干什么”向“该帮群众干什么”转变;二是广大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由“低头看田”向“抬头看市”转变。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农民群众说,主要是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转变的结果。过去干部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一是为上级调,二是为政绩调。因此,农民采取各种办法应付。现在是干部为农民增收调,并与农民一道找“病因”寻“良方”,因此农民认真调、积极调。过去是…  相似文献   

5.
发展养兔 率先致富倪晓晴,是内蒙古宁城县甸子乡崔家窑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感召下,她努力学文化、学技术,积极发展养兔事业,为乡亲们闯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崔家窑村在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现...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时下,雷山县农民建房彻底抛弃了“择风水建新房”的传统观念,建房纷纷向通路、通水、通电的地方靠拢,积极发展“路边经济”。过去,该县农民的迷信色彩很浓,建房一定要选择“风水宝地”,许多农民居住在山寨中、高坡上,过着原始、贫困的生活。近几年来,该县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致富的新观念,把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作为发财致富的根本。许多农民看到了“路边经济”的发展前景,抛弃了“择风水建新房”的传统观念,以通路、通水、通电“三通”作为首选条件,建房纷纷向公路边靠拢。自1998年实现“乡乡通公路”…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农业,作为高度发达的经济的一部分,它将使土地复壮,同时让人们在可持续地农业活动中得到尊严和舒适的生活。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的挑战在于要从自己过去和当前的那些高度污染和侵蚀土地的非持续性做法中吸取教训,在于应创造一种后现代的“务农文化”,并有数百万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农民参加,而不应该是由少数人依靠矿物燃料、肥力枯竭的土地和大量的资金来经营一种“务农商业”。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曾经两耳不闻村外事,一心只知种田忙的德江县农民,如今一批又一批走出家门,当起了农民经纪人,目前全县已有农民经纪人4000多人。 过去,地处梵山乌水间的德江县农民不懂得做生意,仅仅满足于“庭院经济”为主的小规模生产。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一批农村“能人”首先外出经商,很快发家致富,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成为经纪人。他们在全国设立了1000多处信息点,把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成交额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该县的主导中药材天麻、杜…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近几年来,各地的“三下乡”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然而,由于科技下乡一般都在“逢年过节”开展,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此,笔者建议:一是办好乡镇文化站,常年组织开展“科技电影”、“科技磁带”下乡活动,以便农民更好地学习掌握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同时,办好乡镇、村图书室,方便农民借阅书报。二是办好乡镇广播站,让农民听新闻、学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农副产品种植、购销信息,同时办好乡镇农技服务站,搞好农资、农技配套服务和新技术的宣传。三是希望图书销售、发行部门进村入户销售…  相似文献   

10.
农历腊月和正月是传统的农闲时节,“走亲戚、看朋友,串门子”是过去农民农闲生活的真实与照。而今,随着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很多农民在农闲时节学科技、忙“充电”,农闲变农忙,农民朋友的生活已悄然发生了许多改变。根据农民朋友们在农闲时的需求变化,在本期“视听课堂”中,我们的“致富早班车”栏目在种植、养殖类广播节目基础上,也介绍了一些农业基础知识、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健康医疗方面的节目,期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发实施后,粮食、畜禽等农产品价格有所提升,提高了农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技术掌握不多,造成种植、养殖收益少,有的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以篮球为切入点,提出了“求乐、求知、求技”的文化惠农工程。在全市每个行政村各建一个文艺舞台、灯光篮球场和一栋文化综合楼,组建至少一支农民文艺队、农民篮球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江苏省村村通宽带的实现,各类涉农网站和服务平台的日益增多,农民获取信息的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城市与农村对比,农民文化素质仍偏低,农村与城市信息资源应用不对称,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农用车”尚不多见,虽然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比较迫切,但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能力十分薄弱。“致福工程”由致公党江苏省委试点并发起,以免费教农民学电脑、学上网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政策新,新农村,面貌新,道路宽,绿化新,新农民,形象新,学科学,头脑新,讲文明,风尚新……”这是内蒙古扎兰屯市卧牛河镇大坝村农民文化大院,在11月13日建成庆典仪式上,大坝村村民秧歌队自编自演的秧歌舞道出了她们心中的喜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富裕了的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如鱼得水,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5.
世纪伊始,在“三个代表”学教春风吹拂下的贵州省仁怀市中枢镇,一座座青山含黛,焕发出这片土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勃勃生机;一条条溪水长流,淌出了干群之间鱼水情深的悦耳交响。群众得实惠,干部得教育,经济得发展,社会得进步,是这片土地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喜人效果。一支支上山下乡访贫问苦的工作队伍,一位位调查民情为民解难的人民公仆,架起了一座座联系百姓的“连心桥”,形成了促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为该镇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跨越和腾飞夯实了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挑灯夜学“三个代表”提高干部理论素养要使干部…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近年来,贵州省册亨县坡妹镇党委、政府根据农民盼科技、盼致富的实际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农科文卫等部门深入到全镇19个村122个组开展“三下乡”活动。全镇农技人员白天深入田边地头,指导农民搞种养业,晚上举办培训班,向农民传授科技文化知识。丰富多彩的“科技晚餐”吸引了众多群众,“垒长城”、“斗地主”、“喝小酒”的人少了,听讲座、问信息、学技术的人多了。该镇暗井村农民徐太富通过品尝“科技晚餐”,吸收到了丰富的“营养”,通过大力发展地膜花生、反季节蔬菜、优质杂交水稻等,不仅增加了…  相似文献   

17.
报载,河北省内乡县农业科技人员针对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技术慢的实际,着力在农业科技由“复杂”到“简单”上动脑筋,下功夫,把一些农业高精尖新技术通过再加工变成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傻瓜技术”,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相似文献   

18.
孟蓓 《农业经济》2007,(8):19-20
针对近些年许多地区农村文化设施萎缩,农民读书求知欲望无法满足,农村文化阵地长期被封建迷信分割占领的现实,2007年3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正式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提出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将其作为引导农民读书、学知识,使农民从中学技术、学法律、学政策以及改造农村不良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建设所需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加以全面推广和铺开。然而“农家书屋”能否长久地存在下去,能否真正成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尚有许多亟待排除的障碍,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长远谋划。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读书月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12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制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各级农广校,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和专职人员的作用,继续办好“空中课堂”、“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三大课堂,深化“农民读书月”活动。希望各位农民朋友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学科技、用科技,增产又增收。  相似文献   

20.
“秋后算账”是中国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农民按照节气变化,春种秋收,辛辛苦苦打下粮食,留下口粮,剩余的就拿到市场去卖。过去农民们愁的是产量不高,现在由于科技推广,产量提高了,农民又开始愁卖不出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是困扰当前数亿农民的大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还是农民没有市场意识,产销严重脱节,没有真正将单家独户的生产与农村大市场对接起来。   据报道,江西省宁都县现有 3万户农民采取“倒算法”进行生活经营,普遍增收三成以上。所谓“倒算法”,就是把农业经营由以前的“从产到销”转变为“以销定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