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创新性教学手段,营造创新环境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学论证方面的训练,学生领悟依据逻辑进行思考、表述的真谛,从而学会逻辑地思考,这是数学学习在人的素质培养上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学习数学要有对数学的一种感觉,老师要把这种"感觉"的过程分享出来,学生更要从中学会寻找这种"感觉",培养一种自身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是学生从宏观方面建构数学知识的总体框架,明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先分析了数学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意义,然后以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阐述了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浅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虎道 《价值工程》2010,29(17):171-17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一、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性;二、数学素质的三个方面;三、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第三方面中,提出了自己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一些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我国的数学教育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着重数学能力的培养.针对数学这门特定的学科,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目前,众说纷纭,而这又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弄清的问题.下面,就数学能力的内涵、结构和提高数学能力的措施几方面,从数学教育学的角度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名言,长期以来影响着数学老师的教学理念.几乎所有的数学老师都认为,数学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分的强调数学的逻辑性,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本文突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从人文视角下探讨了数学教育,适应新形势课程改革需要和当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贯彻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发挥探究式教学方式的优点,使之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初中数学中考命题趋势的导向作用,也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积分符号∫、无穷大符号∞、极限符号lim、数集符号、判别式符号△、自然对数底数符号e、属于符号∈等微积分中常见数学符号的由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0.
曹忠华 《活力》2009,(11):83-83
一、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强调定义的解释、定理的证明和命题的推导.却忽略了从生活经验中去理解数学的需要,因而学生对数学的作用产生疑惑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修养,恐怕不能单单地强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范围上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目前,国民的数学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准.这就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学会“数学的思维”.学会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丛日学  王刚 《活力》2010,(2):28-28
通过数学论证方面的训练,学生领悟依据逻辑进行思考、表述的真谛,从而学会逻辑地思考,这是数学学习在人的素质培养上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目前我国高校数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与弊端,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从事数学教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凯云 《民营科技》2012,(12):133-133
经过数学教学的改革,利用了新课标的标准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积极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农科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基础差、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足、职业素养欠缺等不足,导致其就业竞争力不强。认为数学建模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求真务实的品质、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人文素质。积极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素质作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数学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生由于自身素质限制,学习起来有难度,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的改革,探究式教学成为了目前教学的主导思想,其为初中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组织教学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素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初步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知识以及合理、灵活地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实践操作等一般能力外,还要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侯新梅 《价值工程》2012,31(19):249-250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采撷生活实例,把学生引入生活场景中学数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生活中找数学;2.在生活中玩数学;3.在生活中"做数学";4.在生活中用数学;5.亲自实践,体验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