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重庆的政治历史条件、产业条件、科技人才条件、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分析,论证了重庆所具备的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科技人才优势和投资环境,说明重庆有能力将国际服务业转移成功落地,也具备成为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最为发达城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承接产业转移则是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重要手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山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进行描述,运用行业规模这一指标对不同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文山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体系,指出文山州三次产业中承接产业选择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优势及发展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生产性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对于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山东省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承接条件,但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湖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博通 《现代商业》2011,(33):73-75
利用构建的投资转移指数、企业转移指数、就业转移指数对2004-2009年湖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状况作了分析。结果发现,沿海向湖北的产业转移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仅是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但是湖北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却很显著,这和湖北自身的产业产业承接条件较为优越有关。湖北承接的产业转移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资本是沿海向湖北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承接地效应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转移是一国产业政策中的战略性决策,是评价产业转移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产业转移承接地作为要素的接受者,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要素转移后其配置效率是否改进、要素流动外部性发挥的路径是否通畅,对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的能力,并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要素报酬率,以及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流动外部性的能力,是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发生的约束条件。为更好地推进产业转移,借助国际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发展我国经济,我们应以"引进融合,鼓励规范"的态度对待移入产业,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做好配套工作,注重自我发展;鼓励支持移入产业发挥积极作用;规范移入产业发展,合理规避负面效应;动员和激励内在潜力,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服务业转移浪潮中,金融业外包正成为印度等国家竞相争夺的市场,本文结合金融业外包的发展的趋势,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外包存在的风险和发展金融业服务外包所应当具备的条件,认为中国应当把握良好的产业转移时机,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努力,实现金融业外包和服务业升级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文章从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城镇积聚型、产业转移型、星火燎原型、资源整合型等模式。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其实施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政策措施。本文建立了纳入技术关联因素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采用2003-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通过技术关联度来度量产业之间的联系,探讨技术关联对京津冀巨型城市群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特征和地区特征因素条件下,技术关联与京津冀巨型城市群制造业总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分行业的产业转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在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上述发现对京津冀三地协同产业转移与承接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产业转移应包含两部分,第一是部分是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产业转移,既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也有我国对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另一部分是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但这些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趋势,就是对这些新趋势作出探究和总结。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差距明显,各种资源禀赋存在很大差异,具备在东中西部之间产业转移的原因,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国内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中也出现了特有的趋势,同时对这样的趋势作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兴起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不断加快。湘南三市作为第四个国家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加工贸易成为开放贸易的第一突破口。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平衡的问题需要解决。湘南地区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地理交通、自然资源、政策制度、产业基础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如何选择承接模式仍然是湘南三市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地区所具有的条件不一样,所以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然后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选择了不同承接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让湘南地区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进一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从而促进湘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国家间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双重影响。国际产业转移按照其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国际性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的划分对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转移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其国际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是“雁行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行业扩张论”以及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衍生而来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2.
把握机遇加快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敏 《市场论坛》2007,(11):1-4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广西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如何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广西的条件,加快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文章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了承接产业转移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并分析了当前东部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与长三角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河南省,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通过区位商和产业动态聚集指数加以衡量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应从长三角地区选择承接12种重点产业。河南省应针对目前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高新技术项目少、引资规模偏小、产业发展的配套条件不足等问题,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形成吸引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核心集聚区,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大力引进产业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全力推进河南产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国家间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双重影响.国际产业转移按照其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国际性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的划分对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转移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其国际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是"雁行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行业扩张论"以及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衍生而来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5.
姜霞 《江苏商论》2015,(2):67-72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加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给湖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结合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分析,本文采用产业梯度模型,对湖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制造业重点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针对湖北省产业承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环境监管和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西承接的产业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但质量有待提高,承接产业、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但存在产业转移内容低附加值化、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创新能力弱、转移产业发展非可持续化、转移模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亟待从对移入产业进行有"条件"的筛选和培育优势产业两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发展需要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的重点产业;外商投资对制造业各产业发展影响差异显著,西部地区要根据各地特点重点承接国内外转移活跃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承接产业是加快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明确承接重点、科学选择承接产业是广西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得出东部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广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最后根据广西产业资源特征和承接条件,在多重政策视阈下,确定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八大重点行业,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尽管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但是由于每个省区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基础,文化背景,面临的外部环境等不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在广西面临的三种国际产业转移中,应以承接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为当前的重点,这是广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路径的起点,而承接区位应该选择区域条件优越的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临粤地市和资源优势区。  相似文献   

20.
黄冰毅 《商业时代》2012,(35):110-111
目前地区间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当务之急是如何积极有效地提升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本文通过重新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要素和信息化建设内涵,提出了园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园区三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将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聚集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等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