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国光 《云南金融》2012,(8X):94-95
随着中国交强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经营范围逐步扩大,这对中国车险的经营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交强险市场对外开放后,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车险市场的短期冲击力较小,但从长期来看,外资的进入对整个车险市场的格局影响深远而重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应首先从车险销售环节入手,扩大销售渠道,减轻销售成本;其次以车险理赔为主导,加强管理控制;最后加大与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力度,以期迅速增强国内财险公司的竞争力,为应对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1日,我国正式全面对外开放交强险,相对之前对外资保险公司未开放经营交强险而言,将对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对外开放交强险对外资财险公司扩大车险业务和发展财险市场提供契机,同时对中资财险公司带来挑战,对消费者而言则是一个长期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29日,保监会出台了《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对于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指示;同时,我国保险市场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对外资开放,允许外资公司经营交强险。因此国内保险公司面对着政策规范和竞争加剧的大环境,这种环境对国内保险公司应对挑战、谋求发展是一种新的考验。通过对我国车险市场的PEST分析,可以从政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经营技术方面探讨我国车险市场面临的和即将应对的外部挑战,分析我国车险市场所应对的外部环境问题,从而使得我国保险公司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郝演苏 《中国外资》2010,(17):30-31
对外资开放交强险,"拖外资下水",生存的本能及经营规则会使得一些外资将其在本国及其他市场成功的车险经营经验应用于我国市场,从而能够让中资保险公司开开眼。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新近交强险业务的部分外资险而言,其交强险业务依然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早在交强险业务对外资开闸之后,不少外资险企寄希望以交强险业务带动商业车险业务规模的增长,并认为交强险盈利是长期性的计划。继史带财险退出上海地区以外车险业务之后,今年9月美亚财险也宣布退出车险业务。而从近日披露的2014年交强险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险》2012,(2):6
美国华盏顿时间2月1 4日中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后,按商定,中美双方发布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议定的《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说明指出,目前中方已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在完成修改相关法规等程序后,将正式颁布实施。自2006年交强险推出后,保监会多次讨论并评估对外资开放交强险业务的方案,但由于需协调部委较多,对外资开放交强险,一直是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商业车险业务几乎占了中资财险公司70%以上的业务量,如果加上交强险,车  相似文献   

7.
视点     
《中国保险》2012,(5):6-7
交强险正式对外资开放5月1日起,修改后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新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中,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主体从"中资保险公司"修改为"保险公司"。至此,我国交强险业务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业务是我国保险业未对外资开放的最后一块阵地,此次交强  相似文献   

8.
<正>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放开交强险业务对整个市场影响不大,而影响较大的是那些刚刚加入保险业又想在车险业务方面发力的保险,对于其打开市场局而难度加大。交强险曾经对外资险企做出了严格的限制,随着试点放闸引来了牌照争夺战。近日,随着行政审批项目缩减,交强险经营已绕开了监管审批关,意味着外资险企经营交强险已零门槛。那么,在承保方面全线亏损的交强险,究竟对外资险企还有多大的吸引力?零门槛来临作为目前涉及人群最多的强制责任保险——交强险的一举一动引起亿万车主的关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9,(1):63-64
1.上海车险市场实施“见费出单” 从2008年12月8日零时起.上海正式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据悉.该制度覆盖全市昕有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和交强险、商业车险及其附加险等全部车险业务,保险公司在全额收取车险保费和代收车船税后才向客户出具保单和保费发票。  相似文献   

10.
交强险的开放,对中资公司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因外资市场份额不大,在短期内,未必会对国内车险市场的商业格局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鹏 《时代金融》2008,(6):48-49
目前,大部分国内保险公司车险占比较高,而车险属于管理型险种,车险经营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保险公司常用的考核指标,探求提高商业车险保费充足率,提高商业车险盈利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交强险属于强制性险种,在此本文不做考虑)  相似文献   

12.
郁佳敏  郝旭东 《上海保险》2006,(10):25-26,18
传统车险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保险公司自销、中介(专业和兼业代理人、经纪人、银行保险等)渠道。在目前中国的车险市场上,中介渠道业务对各家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而言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汽车销售商中的生力军——4S店。一方面,“渠道为王”使得车险中介占得买方市场先机,对销售佣金和手续费具有话语权,保险公司实际处于“渠道为奴”的地位;另一方面,近年来,新保险主体不断加入车险经营,中介业务出现“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中介手续费和佣金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交强险制度运营基本情况一、我国交强险总体运营模式自2006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交强险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交强险制度的正式确立。我国的交强险运营模式结合了官督商办和商业化的经营模式。官督商办主要体现在:全国制定统一相对商业车险较低的的保险基础费率;费率的标准是按照"不盈不亏"的原则来厘定的,费率实施必须通过保监会的审批;保险公司对投保请求和赔款请求不得拒绝或拖延;要求保险公司将交强险业务进行单独核算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交强险”推出后,各大保险公司的车险条款、赘率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已买了商业三者险如何与“交强险”对接?丽买了“交强险”之后如何搭配商业车险?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现状来看,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不论是各家保险公司,还是各个地区,车险业务占比大都较高,仍呈现出"一枝独秀"、"一险独大"的状况,这种状况在中小保险公司中更为突出.同时,车险属于管理型险种,由于车险业务的占比较高,因此车险经营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在保险市场上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结合保险公司车险经营管理工作实践,对车险结构调控的一些思路进行讨论分析,以寻求提高车险盈利能力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3家保费增长亏损减少,3家保费增长亏损扩大。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车险承保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规模缩小意味着趋势向好。占我国财险市场约八成江山的车险市场正经历一场大变革: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由试点逐步推向全国。在这一市场形势下,中小险企尤其是外资财险公司的车险经营状况引人关注。2015年,美亚保险和史带财险相继全面退出了中国的车险业务,除了  相似文献   

17.
丛旭 《上海保险》2012,(1):31-33
随着交强险制度的实施和《保险法》的重新修订,车险理赔中人伤赔付的占比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车险理赔中的人伤赔付占比已经达到了车险赔付的50%左右。人伤理赔的管理水平,对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效率和车险经营数据的真实性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6,(10):64-64
A.《上海市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保险自律公约》签约仪式日前举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于九月二十九日下午举行了《上海市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保险自律公约》的签约仪式。此举旨在维护车险市场的竞争秩序,制止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促进车险业务持续、规范、健康发展;通过建立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机制,提高保险行业的社会美誉度,真正落实保监会提出的速度、效益、诚信和规范相统一的协调发展。这次由沪上15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和5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共同签署的《上海市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保险自律公约》,是去年底的《自律公约》的修订版,并制订了实施细则,更具操作性。新版《自律公约》增加了交强险内容,细化了操作规程,约定了交强险4%和商业机动车保险15%的代理手续费上限,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以接受社会各界的投诉、举报,完善了自律监督机制。上海保监局副局长邓雄汉、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潘涨潮、副秘书长孙维康以及各签约公司领导等出席了签约仪式。(翼德)  相似文献   

19.
杨鹏 《海南金融》2009,(6):61-62,77
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现状来看,车险业务占比较高,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状况,这种状况在中小保险公司中更为突出。车险属于管理型险种,由于车险业务所占比较高,因此车险经营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在保险市场上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结合保险公司车险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对车险结构调控的一些思路进行了讨论分析,以寻求提高车险盈利能力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车险在保险公司的保费收缴比例上是最大的一个险种,同时也是保险公司经营时间较长的一个险种.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国家对车险的费率政策进行相关的调整,所以车险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车险保费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车险的盈利能力仍然是困扰车险行业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影响车险的盈利能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升车险盈利能力的措施方法进行了总结,为保险公司经营车险业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