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黄冈市水产局召开推进稻田渔业综合种养研讨会,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十个一"工作举措,力推该市稻田渔业综合种养发展。2015年上半年,黄冈市共发展稻田渔业综合种养面积53.84万亩,虾稻共生、稻蛙养殖、稻鱼养殖等模式蓬勃发展。为继续大力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  相似文献   

2.
正为积极促进稳粮增收、绿色发展,今年天津市发展30万亩稻蟹、稻虾、稻鱼等立体综合种养混养,财政每亩补贴200元,按照每亩增收500元估算,30万亩小站稻蟹(鱼虾)混养可以增收1.5亿元。稻蟹(鱼虾)混养是一种绿色生态生产方式,通过在稻田养殖螃蟹(鱼虾)水产苗种,可以肥沃  相似文献   

3.
<正>宿迁市境内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三河(大运河、淮河、沂河),河湖密布,拥有水域面积350余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约109万亩(含稻田养殖),盛产螃蟹、小龙虾、青虾等水产品,是江苏省的淡水渔业主产区之一。宿迁市也是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28万亩,特别是沿湖、沿河约有100万亩低洼稻田非常适宜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宿迁地区具有稻渔综合种养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宿迁地区一些沿湖、沿河低洼稻田,不少农户开展过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我县推广渔稻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在高老家乡韦洼村实施"渔稻混作、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总面积650亩,鲈鱼养殖面积200亩,常规鱼面积310亩,渔稻综合种养140亩(其中养殖河蟹30亩,稻田110亩)。实施渔稻综合种养,在稻田养殖河蟹等水生经济动物,水稻可以为河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生活、栖息、防暑、蜕壳的环境;河蟹不但能将稻田中的野杂草、水生植物和蚊子幼虫等吃掉,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省建宁县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之一,全县每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为提高制种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农户常在制种稻田收割后,利用冬闲稻田发展水产养殖,增加副业收入;且我县素有养稻花鱼(田鲤鱼)的历史传统。为助推我县渔业发展,提高农户养鱼收入,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我站组织技术人员在有稻田养鱼基础的建宁县溪口镇、枧头村官家组科技示范户官南良8亩制种稻田进行收割后冬闲田养鱼技术跟踪指导。根据本地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生态种养指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利用稻田湿地环境适当开展水产养殖或水禽养殖,形成的共生互作、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模式主要分为:稻蟹种养模式、稻鱼种养模式和稻鳅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汉川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水产大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汉水下游,国土面积1663平方公里,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水域资源,其中耕地面积90万亩,水域面积51.27万亩。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宜渔20万亩的低湖田和冷浸田,发挥稻渔互补优势,着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稻田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目标,为我市现代农业(渔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全省种养大市。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联动支持为加快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产业,促  相似文献   

8.
<正>稻田养殖是利用稻鱼(蟹、虾)互利共生原理而进行的一项系统养殖工程,是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稻田适度开展鱼(蟹、虾)类养殖,是提高稻田综合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的一条好路子。2018年我们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在响水县黄圩镇东盛村进行29.6亩稻田蟹虾养殖技术的推广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试验初步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正奉贤区农委鼓励农户打破传统的养殖方式,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性动态循环。区农技中心起草制定了生态种养及循环农业示范专项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各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因地制宜,分别采用稻虾、稻鸭、稻鳖、稻蟹等生态种养模式,养殖对于水质极其敏感的水生生物(鱼、虾、鳖等),通过它们来显示稻田水质。生态种养模式,解决了长期困扰畜禽养殖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困扰,同时生态种养体系中所产生的有机肥料还提高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实现了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新常态下东宝渔业发展现状(一)布局全面化、合理化、生态化。近年来,东宝依托水库、山区泉水、稻田等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渔业品味,特色渔业、高效渔业、休闲渔业和水产品流通业"四驾马车"正在形成。截至目前,全区推广"一高三新"总面积达13万亩,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4万亩,推广种青养殖3万亩,先后完成胭脂鱼营养学试验、高密度黄颡鱼试验示范等高效渔业项目4个,新增家庭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3年起,全国掀起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的浪潮,其中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发展速度最快、新增面积最多。成都崇州经过3年多的发展,稻虾共作已初具规模,养殖面积从2013年的30多亩发展到2018年8000多亩,每亩稻田可收获小龙虾150kg、优质大米400kg,稻虾综合效益比单纯种植一稻一麦(油菜)增收2500元,增收效果明显。现将崇州市稻虾共作生态健康养殖增产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向稻田进军,推广"香稻嘉鱼"模式;向池塘进军,推广鱼鳖混养模式;向荒地进军,推广工厂养鳝模式。2013年以来,荆门市在水产养殖中大力推广高效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一高三新"养殖模式,截至11月29日,该市发展"一高三新"养殖模式总面积110万亩,其中主推稻田综合种养45万亩、鱼鳖混养20万亩、工厂化网箱养鳝大棚12万m2,可增加养殖产量4.5万吨,增  相似文献   

13.
<正>一、贺兰县基本情况渔业作为贺兰县重要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4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105014.8亩,名优品种主套养面积88856亩,稻蟹种养面积37840亩。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6311.69吨,较去年增长6.73%;适水产业总产值36994.52万元,较去年增长5.76%。引进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从日前开讲的2018稻渔综合种养南县高峰论坛获悉,湖南省2017年稻田水产养殖产量达19.02万吨,同比增长93.69%,增幅惊人。春暖人勤。在湘北洞庭湖区,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已经开始上市;在湘南丘陵地区,农民正四处张罗"稻花鱼"苗,等着插秧时投放。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副局长曹剑平介绍,经过最近5年的探索发展,湖南稻渔综合种养风生水起。截至2017年底,湖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32.25万亩,比2016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小龙虾产业迅猛发展,据《2019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3690亿元,总产量达163.87万吨(同比增长37.5%),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其中,稻田养殖占比最大,产量118.65万吨,养殖面积1261万亩,分别占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2.4% 和75.1%,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3042 万亩)的四成。产业的快速发展倒逼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将稻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稻田,除了种稻,稻下还大有作为。广西海洋和渔业厅负责人介绍,在种养过程中,鱼、虾、蟹等为水稻除草、除虫、松土,水稻为渔业产品提供生长的小气候、饲料,不仅可减少饲料等成本投入,还因种植户会通过主动减少养殖密度来防控病害,从而有效保障了稻渔产品的品质和价格优势,其完全符合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绿色、有机的特征。2017年11月,在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  相似文献   

17.
正二、"稻鳅共作"模式稻鳅共作就是将稻田进行适当改造(主要是开挖鱼沟和鱼溜),以便在稻田系统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泥鳅的种养模式。这种种养模式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可亩产泥鳅100kg左右,亩增效1000元以上。并且可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改善土壤条件,提高稻米和水产品的品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典型的低碳渔业、循环渔业、生态渔业,值  相似文献   

18.
正分宜县位于赣中西部,为新余市辖县,属丘陵地区,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良的地理环境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有利条件。一、稻渔综合种养基本现状分宜县稻渔综合种养现有面积2119亩,主要养殖模式为稻虾综合种养、稻蛙综合种养。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小龙虾在稻田中开沟养殖,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钤山镇、分宜镇、杨桥镇,养殖面积达1900亩。  相似文献   

19.
黄冈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8月5日,湖北省农业厅在潜江市召开了全省稻田综合种养推进现场会。8日,黄冈市召开了全市现代渔业建设推进会,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鄂州市泽林镇万亩湖小龙虾养殖基地、梁子岛水特产有限公司、盛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现场,会议就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加快现代渔业建设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近期,我们对全市稻田综合种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稻田综合种养的现状与对策探讨如下:一、黄冈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正>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稻鱼、稻蟹、稻虾、稻鳖共生,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一种新技术模式。实践证明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粮食和水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