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本建设是社会主义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实行技术改造和合理配置生产力的基本方法,是实现四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技术基础。基本建设工作,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提高投资经济效果。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表现为投入的劳动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和产出有用成果之间的比值。投资经济效果是基本建设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固然取决于能把国民收入中的多大部分用于投资,同时也取决于怎样有效地利用这些投资。在投资总额不变的条件下,利用得越好,效果就越大,经济发展速度就越快。从我国当前情况看,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把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看作是基本建设战线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成绩好坏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项目多,效果差,不能及时为国家提供新的生产能力。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大小,而且是关系国民经济调整能否顺利进行,四个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合理安排基本建设规模,妥善分配投资,努力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以及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和搞好国民经济调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中心;而搞好基本建设的调整,又是整个经济调整的关键。总结开国以来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经验,我们所以有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和二十年后的1977年、1978年这两年的“新跃进”,长期来走了一条重基建、轻生产,高积累、低效率的道路,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我们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检查,主要还是“左”的错误。这种错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总提出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客观可能的口号和目标,片面追求多、快、高,忽视好、省、稳。在基本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基本建设规模搞得过大,投资的方向和结构不合理,基本建设的概念混乱。  相似文献   

5.
基本建设是社会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条重要的战线。提高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不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十分紧迫、急待解决的问题。一三十多年来,我国基本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投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除了1963年至1965年这三年外,投资效果有下降的趋势。投资效果不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基本建设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固定资产,借以新增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经济过程。基本建设成本是指建设某一项目固定资产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支出总和。基本建设作为建造固定资产的物质生产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同时又是扩大社会再生产,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加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从事基本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讲求经济效果是在调整国民经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今年,在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赵总理进一步阐明:“我们讲经济效益,首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以上这些论断,对于调整、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七五”以至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建设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建设领域中,加强重点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 正确处理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的关系基本建设讲求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要  相似文献   

9.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投资效果如何关系着四个现代化能否迅速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衡量投资效果达到的水平,寻求提高投资效果的途径。那么,怎样衡量投资效果的大小呢?或者说,什么是评价投资效果的标准和指标呢?有的同志认为,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只能说是劳动消耗量的大小;另一些同志认为,除劳动消耗外,还应从劳动占用角度来衡量经济效果水平。这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一九七八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狠抓建设效果,严格基本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工作。今后,基本建设要在完成实物工程量、新增生产能力、建设工期、工程质  相似文献   

10.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目前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基本建设同时进行的项目过多,以至许多工程长期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据此,提出经过三年调整,基本建设要“坚决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基本建设调整是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建设调整中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很多,本文仅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来说明调整基本建设规模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通常用Ⅰ表示)和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中,对基本建设概念进行了广泛地讨论,这是非常有益的事。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弄清基本建设的科学涵义,对深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原理,正确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对研究和探索基本建设的规律性与提高投资经济效果;以及为建立基本建设经济学的科学体系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确定基本建设规模;关系到国民经济调整中如何正确处理基本建设与生产,新建与挖潜、革新、改造的关系;关系到如何改进基本建设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深入开展关于基本建设概念的讨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及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中,为了既能保证人民当前的消费需要得到满足,又能兼顾人民长远的消费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应该如何确定基本建设的规模,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马克思曾指出:对基本建设,“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任何损害……。”(《资本论》第2卷,1975年版,第350页)马克思提出  相似文献   

13.
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简称投资效果,这里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投资效果?。投资效果是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效果的含义,一般是指劳动消耗、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对比。一定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如果劳动成果大,说明经济效果大,反之则说明经济效果小。所谓基建投资经挤效果,是指基本建设中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概括地说,就是投入同产出的比较,一定的投入量,产出越大,投资效果越大;一定的产出量,投入量越小,投资效果越  相似文献   

14.
调整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大措施,也是当前经济工作者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近两年来,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对增量(基本建设)作了较大的调整,加强了基础产业,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的投资成倍的增加,智力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无疑对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基本建设投资效果这一重要经济工作中,人们为了算出投资效果的大小,进而去评价哪项投资活动或者哪种设计方案对我们有利,通常都需要采用一系列经济指标。投资回收年限就是其中的一个指标。一九七九年,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和统计局联合制定和颁发了考核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直接报告制度。制度规定要定期考核十项经济指标,其中最后一项就是投资回收年限。  相似文献   

16.
<正> 回顾三十二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史,由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和指导上的错误,在许多方面付了不少学费,走了一些弯路,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不佳是大家议论较多,看法也比较一致的一个问题。造成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其中与现行的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指标体系不完善、不科学也有密切联系,并导致以下一系列问题出现:确定基本建设规模和建设项目时,不重视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不重视基本建设的前期工程,以致无法准确地选择、确定最优建设方案;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无法考核查究与基本建设项目有关单位工作的优劣程度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工作;在项目建成后则造成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基本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缩短建设工期,这是改进基本建设工作的突破口,也是尽快发挥基建投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建设工期的长短,受项目决策、计划投资、勘察设计、建设准备、物资供应、建筑施工、生产准备和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广泛制约。从建设全过程看,建筑安装施工是组织项目实施、运用建设投资的主要阶段,因此,施工工期是影响建设工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努力缩短施工工期是建筑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就施工工期的有关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改革十年来,我国财政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财政配合国民经济改革和调整的方针,做了大量工作。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配合调整农村政策,主要采取了包括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村税收负担和增加发展农业的基金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其次,通过积极安排城乡劳动就业,增加职工工资,实行奖励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第三,通过对农、轻、重比例关系的调整,增加发展轻纺工业的资金,适当地满足了城乡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需要;第四,改革了财政管理体制和企业财务制度,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财权,增加了财力,有力地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发展经济和生产的积极性;第五,通过基本建设投资由无偿拨款改为贷款的制度改革,加强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提高了投资的经  相似文献   

19.
“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基本建设战线取得了重大成就。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基建投资达3,316亿元,比“五五”时期增长41.6%,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还应当看到,“六五”期间,基建投资规模过大,增长太快。据有关部门统计,1982至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平均每年增长22%,大大超过同期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结果必然导致积累率连年上升,建筑材料和建设资金紧张,并影响了投资效果的提高。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建议所提出的奋  相似文献   

20.
基本建设会计通过对基本建设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首先可以全面反映建设资金的取得、使用和冲转的全过程,了解资金来源是否正当,使用是否正常;其次可以分析投资支出的各项成本,分析成本升降和投资效果好坏的原因,寻找提高投资效果的有效途径;第三,可以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经综合汇总后,可以为宏观上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进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制订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