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保障性住房理论分析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 1.保障性住房的双重属性 保障性住房具有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的双重特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商品的典型特征,从公共商品定义来看,保障房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具备私人属性:排他性表现在只有符合申请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才可以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福利,排除了其他群体消费保障性住房的可能;竞争性表现在现实中保障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消费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天水市房地产市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明显,全市新开工项目较少,住房交易量萎缩,商品房价格趋于稳定,住房商品属性回归,二手房交易和房屋租赁登记业务大幅攀升,房地产信贷结构也出现了调整,保障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国家中,居民消费住房商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买和租。由于住房商品的特殊属性,市场经济国家中也存在着针对贫困居民的住房福利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脱离买和租两种基本方式。那么居民在这两种方式之间的选择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考察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的住房状况,我们发现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因素:(1)国家的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4.
1995年安居工程在我国正式实施,1998年初,国家房改思路进一步明确,划分出住房三种经济类型(其中的经济适用房类型由安居房发展而来),并提出重点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以住房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安居工程到经济适用房计划,住房分配制度的福利性质渐淡渐消,而其作为商品的属性则渐渐清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也渐渐为大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来考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与资产现状。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消费性负债,其中以消费性负债为主。经营性负债中银行贷款居多;消费性负债中住房负债占比最高。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以非金融资产为主,而非金融资产中自有房屋比重最大,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与股票居多,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收入以及不同地区的家庭负债与资产状况。  相似文献   

6.
政府应该积极干预住房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原因是住宅的价格上涨太快,不少城市的一般老百姓已经买不起住房。对于住房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干预。但不少理论观点认为: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住房短缺,只要增加住房供给,市场自然恢复平静,政府不应该干预住房市场。该观点符合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的一般商品的市场均衡理论。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是特殊商品,政府必须积极干预住房市场。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了"租购同权"政策对房价的影响.结果显示:"租购同权"政策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抑制试点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房价的增长,还能通过降低房价上涨预期间接平抑房价增长速度,且该政策对不同属性的住房市场及不同建筑面积的住房影响也不同.鉴此,应继续落实"租购同权"政策,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信贷扩张与通货膨胀联系紧密,而且独特的信贷结构对物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是目前信贷结构对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的研究几乎空白。针对这一研究现状,将贷款分为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采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着重研究我国信贷结构与物价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贷款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小于消费性贷款的影响;但生产性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高于消费性贷款,这一结论表明信贷资金集中投向生产性领域和消费性贷款集中于住房领域体现了投资拉动与房地产业不仅影响物价水平,也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也从信贷的视角解释了“中国之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信贷扩张与通货膨胀联系紧密,而且独特的信贷结构对物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是目前信贷结构对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的研究几乎空白。针对这一研究现状,将贷款分为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采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着重研究我国信贷结构与物价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贷款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小于消费性贷款的影响;但生产性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高于消费性贷款,这一结论表明信贷资金集中投向生产性领域和消费性贷款集中于住房领域体现了投资拉动与房地产业不仅影响物价水平,也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也从信贷的视角解释了"中国之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过去一年的实践表明,我国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业务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界对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二是业务发展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的宣传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的经营风险的对策、井在对策中提出了建立保险费退还制度或风脸保证金制度,调整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费率水平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初步探讨了我国双重住房供给体系及其相互影响机制。住房制度变迁中,住房福利供给制度导致的低租金、公房低价出售、集团购买再分配等因素对商品住房需求、价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其形成的需求累积效应和财富效应扭曲了市场,进而扭曲了房价。高房价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与住房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密切相关。在进一步的改革中,住宅供给的商品性和社会保障性,是中国住房制度及配套改革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公积金贷款专指职工个人住房贷款,这是从建设性贷款向消费性贷款的转变,是对住房公积金使用方向的重大调整,改变了长期以来重建设、轻消费的观念,有利于改变职工消费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结构,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达到住宅市场供求平衡和优化结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市民购买商品住房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购买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或购买144平方米以下二手住房的,按购房款总额的1.5%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购买90平方米~144平方米商品住房,按购房款总额的1%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购买144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的,购房户按购房款总额的0.5%享受政府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几大特点:一是房地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二是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三是商品住房交易结构有所调整;四是投机性购房得到初步遏制:五是商品住房平均价格涨幅趋稳;六是房地产信贷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15.
引言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向个人而不是向工商企业发放的消费性贷款,如个人住房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经济增长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农户除扩大生产经营需求外,消费性需求和教育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农村建设在商品流  相似文献   

17.
商品住房价格中的税费问题,既是住房体制改革讨论中的热点,又是难点。对商品住房价格构成中的有关税费做了分析.在保证国家税收不大量流失的前提下.提出了降低和废除目前商品住房价格中的若干税费,从而实现降低商品住房价格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科学合理的商品住房价格中的税费体制,能有效地促进住房商品化,货币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住房改革正在从实物分配转变为货币分配,住房市场初步形成,住房产业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产业,住房金融也随之发展起来。工商银行虽然在发展住房金融业务方面己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介入住房金融业务时间不长,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住房金融业务规模较小;二是住房信贷资产结构不够合理。住房贷款仍以生产性贷款二主,消费性贷款为辅,后者比例仅_占14%左右;三是住房信贷资产质量呈下降趋势;。四是住房金融相关业务不配餐.加而日谭优、抵押资产评估、工程概预决算、代理住房保…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家庭购房抵押贷款制度是当前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核心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实际情况的抵押贷款制度,是引导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消费、实现住房信贷由开发性贷款向消费性贷款转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我国城镇居民购房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缓慢、既有金融机构本身的原因,也有居民家庭消费贷款意识的原因,但抵押贷款政策设计的影响更为重要。对不同贷款条件下居民家庭承受能力的测算是抵押贷款政策制订的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金融化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积金管理出现了管理体制不顺、属性认识不清、管理机构职能虚化、社会分配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对公积金政策性和金融性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本文通过分析公积金的金融性特点及与政策性特点的关系,认为我国应当从公积金金融化发展方向出发,不断缩小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差、扩大公积金运用渠道以及缴交覆盖面,重构住房公积金管理和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建立适合我国的现代住房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