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制定《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就是《物权法》的制定、解释、适用、研究的最基本的规则。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我国制定物权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最终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物权法〉对进一步明确物的归属,定分止争,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权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聂辉华 《西部论丛》2007,(12):39-41
2007年最重要的两部法律,很可能是《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物权法》为整个市场经济奠定了产权基础,《劳动合同法》为市场经济中劳方与资方的合同关系奠定了基础。据说,全国人大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后,总共收到近20万条意见,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纪录。事实上,这部2007年6月通过、2008年1月实施的法律,已经引起了企业的强烈反应。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历史纪录,可见其重要性。《物权法》的根本意义在于为我们的市场经济生活找到了一个产权的制度基础。《物权法》是一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的基础性法律,从而奠定产权保障的法律基础,它连接了财产关系、经济关系,维护公民的基本经济权利,维护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相关法律相比,《物权法》涉及了财产初始界定,也涉及财产的确认、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5.
淘淘小民星     
《走向世界》2008,(14):I0014-I0014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获得通过.这部经历了13年8次表决的法律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从最初审议、修订到正式通过再到正式实施。《物权法》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其中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规定尤其引人注意,那么新出台的《物权法》到底给业主带来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公司法》、《证券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出台,对企业影响甚大。如何评价当前企业经营的法律环境?如何看待新《劳动合同法》等热点问题?未来的法律环境将趋向何方?请看著名法学家、多部法律的起草负责人江平教授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马育红  马银芳 《发展》2009,(6):130-131
业主自治是由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制定管理规约,作出有关决定,管理他们的共同财产和共同事务。《物权法》充分尊重业主自治,从基本法的高度对业主个人财产与业主共有财产作了总括性的规定。《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自治机制的法律规定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民事法律,涉及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具有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物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汤平 《首都经济》2007,(4):87-88
2007年3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至此经过七次审议备受关注的《物权法》最终尘埃落定。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新宝针对《物权法》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去年,第十届全国人大通过了《物权法》。《物权法》的出台与实施,为城镇集体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何以《物权法》为法律武器,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法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保护集体资产,维护集体组织和职工的权益,制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是各级联社工作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它进一步完善了民法体系,是民法中的又一部支柱性法律。《物权法》是调整人(自然人、法人,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招标》2008,(13):29
为了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制定并于近日发布了《房屋登记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08,(12):59
为了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制定并于近日发布了《房屋登记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体经济》2007,(1):48-48,F0003
2006年12月24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七次审议《物权法》(草案),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此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首次对城镇集体财产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本届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人大政协年会,成果引人瞩目。新出台的《物权法》将私产保护入宪,《企业所得税法》将大陆的内资外资企业税率统一,都将直接影响中国政治和经济的今后走向。其中,《物权法》因为影响深远,尤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物权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是物业管理中矛盾的焦点。为解决实践中的纠纷,2009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释》),虽然该解释相比《物权法》有了进步,但很多规则和细节仍存在法律上的空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10月1日,业主们期待已久的《物权法》正式施行,修改后的《物业管理条例》也于同一时间生效。《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与物业、业主与业委会、业主与业主之间关系做了重新定位和规范,这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是确认和保护所有制关系的法律,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与银行业务有着密切联系与影响。据权威部门统计,担保物权的90%以上与银行业直接相关。因此,认真研究并运用《物权法》指导,对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司法》的起草制定,和国有企业改制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但它又远远早于国有企业股份制的试点工作。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参与《民法通则》、《公司法》、《物权法》等多部法律起草与颁行的著名法学家江平指出,《公司法》的起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三个阶段的立法起草,主持的机构却各不相同。而主持机构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立法目的和其规范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汤平 《首都经济》2007,(5):110-111
《物权法》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刊就担保物权相关规定与抵押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专访了《物权法》(草案)起草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杨老师对《物权法》中关于担保范围的界定以及担保范围的扩张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