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的涉农税收主要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以及屠宰税。其中,农业税收以农业总收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生产收入)为课税对象,实行逐级核定的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并以直接征收粮食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公粮”。1958年6月,经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96次会议通过,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农业特产税曾经属于农业税的一部分,1983年国务院明确和统一了农林特产品收入的征税范围和一般使用的税率.开始对农林特产品单独征税。1994年我围的税制改革取消了产品税,将原产品税中的有关农林特产税目合并到农业特产税中,扩大了原农林特产税的征收范围,现在包括农、林、牧、渔等农业特产品。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税制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税制。从我国农业税制度的诞生、我国农业税制的改革、我国农业税制度的取消评述了我国农业税制,对我国农业税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取消农业税制是开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新局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农业税制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取消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减负增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国外农业税制改革与发展历程看,统一税制是必然要求。本文借鉴国外农业税制改革实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分两阶段完善我国农业税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税制改革,最近的一次是1994年,然而在这次税制大变革中,基本上并未触及已经执行了40多年的老税种一农业税。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惟一仍然专门向农业征税的国家,总税率为8.4%,而中国的现实是,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2003年,这个差距达到3.3:1。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件”明确要求。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遇到的重要政治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而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的社会、是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社会.但是,目前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税制体制,尤其是在农村征收的农业税和其他数目繁杂的各种费用,不仅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严重制约着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笔者呼吁,尽快取消城乡二元税制体系,取消所有涉农税费,在农村也只对农民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6.
资讯     
《农机市场》2004,(11):35-37
中国上半年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农民减负280亿元全国农业税收工作会议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涉农税收减免政策,全国共计减轻农民负担近280亿。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另有16个省的268个县免征了农业税,免征县比年初增加了一倍。农业税免征以及降低税率让农民负担减轻220亿,再加上取消的农业特产税,共计减轻农民负担280亿,减负幅度达30%以上,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涉农负担事件大大减少。此外,从全国农业税收近期的工作计划上看,还有两个好消息应该告诉老百姓,一是今年以来征收的除烟叶以外…  相似文献   

7.
王春雷 《商场现代化》2008,(18):379-380
本文以青海省农村税费改革状况为背景,通过对取消农业税前后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变化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农村税费政策的变化对青海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提出了在取消农业税后,青海农村应从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入手,进行诸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统一城乡税制等方面的农村税费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废止农业税之后城乡税制如何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彬 《商业研究》2006,(18):132-134
废止农业税后,农村不应该成为永久性的无税区,但是目前我国直接实现城乡税制一体化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客观条件,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统一的城乡税之间应该有一个缓冲的过渡期。而设立土地税和调整房产税作为统筹城乡税制过渡性措施,能实现城乡税制改革的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9.
国家税务总局2004年1月20日公布五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这五项优惠政策包括:一是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料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已缴纳农业税、牧业税的,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征、免征农业税或牧业税后,农民取得的农业特产所得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仍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三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征、免征农业税或牧业税后,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的所得,仍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四是农民销售水产品、畜牧产品、蔬菜、果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月销售额不到5000元或每次…  相似文献   

10.
取消农业税发展农村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真正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进一步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取消农业税,深化农村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小议农业燃油税直接补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开征燃油税以来,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有必要对农民进行燃油税补贴.燃油税补贴涉及到直接和间接两种补贴方式.直接补贴方式则涉及信息费用和监督费用两项成本,当成本在可控情况下,燃油税补贴应建立以农机部门为主导的燃油税补偿保障机制,采取以农机部门为主导的直接补贴形式.  相似文献   

12.
完善农产品增值税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明 《财贸研究》2006,17(1):32-36
我国现行对“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免税”的政策初衷是为了照顾农民的利益,但政策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理论和现实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对农产品生产环节恢复征收规范的增值税,并提出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对农业生产者恢复征收增值税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所执行的惠农税收政策中,生产资料间接税免税不彻底,农产品流通环节间接税抑制生产发展;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方面的税收政策缺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税收优惠形式单一。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资料税收优惠,降低农业成本;鼓励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的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环节税收优惠;完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鼓励向农业投资的间接性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减免农业税的长期效应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磊  马士国 《财贸研究》2005,16(6):16-20
本文利用一个基本的内生增长模型,在均衡框架下对农业税减免政策的长期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农业税减免政策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只对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有着一次性影响的结论。本文提出,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大幅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才是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取消之后,乡村债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生活的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依据实地调查资料,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风险、债务成因等方面对乡村债务问题进行分析,基本结论为乡村债务规模较大、债权人结构复杂、债务用途多样、借款利息较低及债务成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收益,会通过土地市场的作用,转化为土地租金,成为农业生产的固定成本,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上述两项补贴政策对土地租金作用的基础上,模拟测算了没有这两项政策背景下几种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与其他国家相应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比较发现,上述两项政策的实施会提高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6年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中国农村步入了后税费时代。在农民负担减轻的同时,乡镇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随之加重,进而影响到中国基层政治组织公共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基于后税费时代基层政治组织面临的财政困境而导致的公共管理缺失,政府应加大力度发展农村NGO,弥补政府阶段性公共管理功能缺陷,以稳定农村社会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税收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不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衡量实际税收负担的一般方法为平均有效税率,采用这一国际通行方法,核算了1998-2012年我国各省级劳动、资本收入以及消费支出的平均有效税率,以反映这三种要素的真实负担情况,并将它与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劳动收入有效税率则呈上升态势,资本有效税率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消费有效税率呈现不规则上升趋势;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大大高于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各省劳动和消费的有效税率还处于世界平均偏下水平,而资本有效税率处于世界平均偏上水平;地区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劳动、资本、消费有效税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表明西部地区的税负水平偏高,应该探索能够降低西部地区税负的有效途径,均衡地区之间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