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诞生以后,森林从陆地纯自然现象走进了人的生产、生活之中,带上了经济的色彩,不断地被人类探索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使这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成为林业科学和经济社会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纵观古今中外,人类有求于森林的,无非是两类效益,即生态的和经济的。这两类效益,分别产生于森林的两类功能,即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但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人类对森林效益目标的追求,对功能的利用,也各自相异。几千年来,我们经历了单纯的需求食物、木材,到同时追求森林的防护效益,以森林为整个人类的益友,并进而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林业生产体系的过程,这些不断膨胀的生态、经济需求欲望,使传统林业难以承受,引发了林业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森林对于人类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的作用及其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已逐渐为人们所理解。从人类社会产生到现在,地球上已有近2/3的森林消失了。即使今天,全世界每年也有的森林被毁掉。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社会经济条件不断恶化,限制了经济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对经济增长、社会繁荣、改善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经济与生态关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一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认清我国在这方面的真实现状,则有助于正确制定林业发展战略决策及各类森林的经营方针。  相似文献   

3.
西峡是河南省的一个山区县,过去由于滥伐森林,导致生态失衡,灾害频繁,经济萧条。改革开放后,他们依据山区资源特点,以短养长,兴林富民,使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他们的经验是建立林业规划员队伍,把林业规划落实到千家万户、山头地块。  相似文献   

4.
我国林产品贸易与森林生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国,人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森林生态十分脆弱、林产品贸易与气候关系被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背景下,文章从林产品贸易与森林资源的关系、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的关系、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的关系及林产品贸易和碳排放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有关林产品贸易和我国森林资源及生态关系文献的研究概况,之后从理论创新、数据类型和概念界定、方程设定和回归估计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特点,最后从林产品贸易和森林资源、生态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前提、研究视角、研究范畴等方面做了评论,并且从国际贸易学、生态学、系统动力学、系统论等研究技术和方法、Ec—Re—En系统模型设计、耦合理论和仿真技术等方面,对我国林产品贸易安全与森林生态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0)
生态林业是林业发展到一定基础的进化,与经济学原理相呼应。生态林业运用到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究因地制宜,通过实地勘察,结合自然资源的供给,使生态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源源不断地发展出人类所需要的东西,对自然有益,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也有益。  相似文献   

6.
步平 《经济视角》2003,(12):38-40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美国的主导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就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而巩固下来。这一时期,在经济的增长速度方面,美国把其它几个发达国家也远远地抛在后面。该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比日本高1.5倍,比德国高1倍。而俄罗斯却平  相似文献   

7.
林业引进外资不仅关系到林业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关系到林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林业引进外资与林产品贸易呈正相关关系.对林产品的出口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林业引资对于今后改善我国林业进出口的不平衡,缓减林产品贸易进口依存度过高的问题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水网地区主要分布于沿江沿淮地区,全省一半以上的耕地(三千多万亩)和三百五十多万亩待开发的低洼地分布于此。水网地区自然环境资源优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但是资源利用尚不充分,尤其是新近围湖造田区,河湖漫滩未开发的处女地,以及四旁隙地、这些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都很大。目前水网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不高,生态系统脆弱,缺材少柴现象严重,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为此,从1984年开始,安徽省林科所与天长县林业局共同协作建立了水网地区生态林业综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时,我国经济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同时我们也面临自然资源消耗过大,生态林业资源破坏严重的严峻形势。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生态林业养护与生态林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新时期如何进行生态林业养护才能促进生态林业复合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我国发展生态林业,有利于把林业纳入集约经营的轨道;有利于以短养长;有利于各林种建设分工;有利于增强林业建设后劲。  相似文献   

11.
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沈国兵 《经济研究》2005,40(6):82-93
本文研究发现(1)中美进出口计价方式不同和运输时滞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差异是自然的。(2)参照剔除香港转口毛利后中美贸易新估计值,1995—2003年美国对华出口低估年均在24%以上,从华进口高估年均在35%以上,而中国对美出口低估年均在20%以上,从美进口相对没变。(3)考虑服务贸易后,美中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估计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新估计值已相当接近。上述结果得到IMF数据的证实。(4)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加会造成中国对美出口增加、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依据中美两国月度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这一结果证实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而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贸易逆差转移问题。剔除外资企业进出口贡献及贸易统计差异后,中国对美贸易估计值已非常趋近于美国对华贸易估计值。  相似文献   

12.
黄玲 《财经科学》2011,(4):110-117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中国在"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国应在构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扩大"金砖四国"间的贸易规模并努力消除四国间的贸易摩擦,力求维护并巩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的稳健性,有效提高四国贸易关系中的系统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在商品分类层面研究关中贸易逆差与关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从长期和短期来看,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都是关中贸易逆差的“因”,中国制成品的出口与关国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关国进入中国的FDI,尤其是进入制造业的FDI越多,美中贸易逆差就越大;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它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除,而且会随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进一步转移而加剧。  相似文献   

14.
粮食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粮食持续发展是农业的首要问题,它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内蒙古科右中旗的粮食生产发展缓慢、徘徊的原因进行了生态经济分析,提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的对策,认为旱地农业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这是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走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其自身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动控制的黑龙江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无论是政府还是理论界都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种种问题,但目前黑龙江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自动调节黑龙江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文章借鉴自适应控制理论的思想,提出黑龙江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它能根据人类活动的影响及自身的变化自动调节其稳定性,以达到整个黑龙江区域生态体系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ree major concerns drove the U.S. into initiating the trade war, and they are (a) the concern that China’s chronically large trade surplus was depressing job creation in the U.S. (b) the concern that China was using illegal and unfair methods to acquire U.S. technology at an effectively discounted price; and (c) the concern that China seeks to weaken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it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On the dispute over China’s exchange rate and trade imbalance, the first conclusion is that it was marked by analytical confusion over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The second conclusion is that China’s trade imbalance reflects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in both China and U.S., and that the efficient and fair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requires policy changes in both countries. On the industrial policy dispute, the first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ssue of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 is largely a dispute about China using its market power to benefit itself at the expense of its trade partners. The second conclusion is that China’s use of market power can last only until the other large countries could unite and retaliate as a group. The inevitability of retaliation means that China should replace the joint-venture (JV) mechanism for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with other ways to strengthen it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the U.S. concern about whether China trade weakens its national security, the first conclusion is that the no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that is commonly adopted in the U.S. trade policy debate is ignorant about the primary determinants of U.S. capability in innovation. By focusing instead mainly on how to hold down China technologically, the long-run outcome will be a technologically weaker U.S. and hence, a more vulnerable U.S. The second conclusion is that the U.S. must identify a clear, short list of critical technologies and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for the recently reformed Committee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 to cover, and update this list constantly. Otherwise, the broad and changing nature of notions about national security would allow the bureaucratically driven phenomenon of mission-creep to steadily expand the coverage of the CFIUS process, thereby steadily rendering CFIUS to be operationally capricious. Our principal policy suggestion to China is that, because China’s economy in 2018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1978 (e.g. many parts of China now look like Singapore and China is Africa’s biggest donor), there should be more reciprocity in China’s trade and investment relations with the advanced economies despite China’s status as a developing economy under WTO rules. Our principal policy suggestion to President Trump is to stop equating strategic competition with economic competition. Strategic competition is normally a zero-sum game. While fair economic competition is usually a zero-sum game in the short run, it generally creates a win-win outcome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非州经贸关系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往来进入21世纪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贸易、投资以及其他经济合作上增长速度快、双边贸易依赖性增强。但在双边经贸关系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中非经贸关系的特点加以概括分析,探讨双边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改善与促进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基于市场经济的视角,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不完善导致资源有效产出率低下,市场失灵使自然环境遭到过度开发和破坏,政府缺位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生态治理和保护不足,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生态负面效应。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统一,需要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克服市场失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