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超 《经济师》2009,(9):13-1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换为可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能够连接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改善银行流动性,提高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调发展。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引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其次论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并列的第三种主漉融资方式。并迅速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入剖析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不仅有利于丰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推进我国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3.
李国兵 《时代经贸》2012,(16):206-206
资产证券化最早发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且因其具有较强流动性和较低风险性等特点迅速风靡全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其不仅在解决融资人整体信用不足方面有着良好表现同时还强化局部资产的利用效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和银行肩负太多的政府职能等原因性使得许多优质的项目因为融资渠道窄、资金短缺等问题无法顺利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使得资产证券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好评。本文在简单介绍资产证券化定义和发晨的基础上,就风险隔离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建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安甜  肖恒 《经济经纬》2003,(4):127-12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在我国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这里首先对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随后回顾了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外的实践与发展。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创造良好的信用基础、建立配套的信用担保与评级机构、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六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吕超 《经济师》2009,(10):86-87
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中介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会蕴涵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文章首先分析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包哲哲 《经济师》2007,(7):264-26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当代国际金融创新的典范。开展该业务对促进我国金融创新,改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具有重要意义。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发行证券本身,而在于这种新的金融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间接融资的方式,使银行的资产业务转变为中间业务,使表内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在借贷双方之间架起了更有效的融资渠道。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房地产金融的成功经验,研究和探索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有助于拓宽住房贷款的资金来源,解决抵押贷款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增强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从而为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7.
朱祖友 《时代经贸》2008,6(1):210-210,2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国内众多学者早已将目光投向这资产证券化,它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坏境及中介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会蕴涵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未采取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1.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仍以银行贷款为主,所以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多元化房地产融资机制,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手段:首先是培育和发展住房抵押二级市场,试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施住房贷款证券化,不但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融资规模,还会使整个资本市场与房地产金融市场有机互动,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有效降低银行开展住房贷款业务成本。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最早发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且因其具有较强流动性和较低风险性等特点迅速风靡全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其不仅在解决融资人整体信用不足方面有着良好表现同时还强化局部资产的利用效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和银行肩负太多的政府职能等原因性使得许多优质的项目因为融资渠道窄、资金短缺等问题无法顺利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使得资产证券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好评.本文在简单介绍资产证券化定义和发展的基础上,就风险隔离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建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国内众多学者早已将目光投向这资产证券化,它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坏境及中介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会蕴涵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未采取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以其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率的资本利用等突出特点,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不同投融资者的要求,因而成为当今各国资本市场上极具活力的金融产品。中国自90年代以来也尝试进行过一些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实践,如海南三亚地产投资证券化及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等,但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主要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一个突出的探讨热点就是证券化资产的选择切入点问题,即在多种可进行证券化的资产中,我国应首先选择哪一类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  相似文献   

12.
王晶 《时代经贸》2013,(4):83-83
自资产证券化进入市场后已逐步走向全球化,成为各国资本市场有效的融资和投资工具。资产证券化也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障碍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叶靖 《经济视角》2011,(12):60-61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它的诞生对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增强流动性、完善自身资本充足率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是商业银行向资本市场进军的又一“里程碑”。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环境阐述分析,找出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旨在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环境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王雪原 《当代经济》2016,(9):102-104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作为融资租赁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业务周转率的新型工具,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受制于税务问题,市场待挖掘空间巨大.由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在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着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断裂问题,并且由于融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的性质难定,对于投资者的投资收入所得税纳税义务尚待明确,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本文拟对我国目前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模式以及相关的税收法律制度进行梳理研究,从而为解决目前的税收困局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结构性融资工具,其核心作用是要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独特的运作方式,盘活了企业的资产,解决了项目的融资问题,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资产证券化首先运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和一些长期信贷中,随着证券化品种的增加,其运用的范围也日益广泛起来。文章试图从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内涵入手,结合电力行业融资的特性,探讨资产证券化在电力融资运用的可能性及其优势,力图为电力融资寻找一条新的融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朱睿 《时代经贸》2014,(6):67-68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掀起一阵资产证券化的热潮。资产证券化于1968年诞生于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迄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随后迅速在欧洲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资产证券化开始在亚洲兴起,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的资本场上资产证券化也开始流行。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状况,指出了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进而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债券型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最基本功能是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它为银行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的渠道,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收益水平等。就我国银行的现状而言,引入资产证券化无疑会对其良性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但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现今社会,资产证券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发展.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助于银行分流储蓄资金,也能有助于改善资本的充足率,加快资产周转,提高银行获利能力,从而维护金融稳定.我国资产证券化仍处于初级阶段,银行资产证券化更是面临着多重障碍与阻力.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就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首先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实践进行回顾,并指出其在发展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重点分析我国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产证券化的差距;第四部分为针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提出的建议,阐明其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层面梳理和评述了与资产证券化有关的理论文献。在供给层面,信息不对称假说认为打包和拆分有利于克服逆向选择,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监管套利假说认为证券化能够帮助银行规避最低资本监管,优化资本结构。在需求层面,风险重置假说认为资产证券化满足了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而便利收益假说则认为资产支持证券缓解了金融交易中高质量担保品短缺的问题。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揭露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这使得上述假说面临新的挑战。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拓宽融资来源、提高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最主要动机;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信贷供给和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证券化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激励扭曲,尤其是道德风险。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指出迄今为止的证券化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建光 《经济论坛》2005,(13):135-136
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凭借其资产信用融资、结构融资与表外融资的竞争优势,在欧美、日本及新兴国家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