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分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活跃的因素,对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当其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农业和农村原有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创举。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化分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形式,是降低农业市  相似文献   

3.
刘丹 《黑河学刊》2014,(5):93-95,123
杜润生是我国著名的农村经济专家,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对农村合作经济产生诱因、组织功能定位、务实的组织形式、独特发展思路的论述构成了他农村合作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杜润生农村合作经济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以及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有利可行的经济组织形式。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虽有较大发展,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发展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从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国情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途径。本文从新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燕 《特区经济》2006,(12):148-149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云南省水富县为例,分析了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并对该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宏 《特区经济》2008,(9):175-177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现代西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为了解决农户个体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然而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运作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经济组织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合作经济组织也由过去单一意义上的合作社发展到今天新型的组织形式,规模化成为发展趋势。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优化重组模式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造模式等对于提高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效率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及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探索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忻州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该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农村经济组织。为使农业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通过逐步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实现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作已成为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对此,忻州市供销合作社组织专人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并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石林 《特区经济》2007,(3):158-159
农户合作金融作为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古老金融形态,可以在新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中发挥合作金融的重要功能,但当前这一功能的发挥受到了观念障碍、制度障碍和市场障碍的制约。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合理利用和大力发展农户合作金融,努力营造农户合作金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从而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2.
欧志文 《特区经济》2007,219(4):151-152
农村社会的和谐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各级党政组织、各类涉农机构无疑肩负着重要责任,而身处农村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同样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甚至是一种更为重要和特殊的使命。农村合作社就是代表弱势群体利益,为弱势产业服务的,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而且推动了和谐社会的稳健发展;它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寻求城乡、地域、不同群体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刘菊芹 《特区经济》2008,(7):209-210
农村金融体系是整个农村经济体系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陕西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支持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认为欠发达地区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农村金融体制问题,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视角,提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谢廷文 《特区经济》2007,225(10):142-143
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认为:完善村民自治是推进农村政治发展的基础工程,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村富裕的必然选择,培养现代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推进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潘锦云  周芳 《特区经济》2006,(9):211-212
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主体缺失、经济、思想和认识等特殊困境,所以特殊的区情决定了中部新农村建设道路要有新思路。为此,中部新农村建设要新在“三农”现代化激活和提升农业生产力上;中部新农村建设要新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6.
杜巍 《特区经济》2011,(8):161-162
农村金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推动农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如何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做好我国农村金融的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必须做好组织体系、金融体制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晋颖  段铷 《特区经济》2008,(4):181-183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更好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从农业保险的构建和完善入手,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农业保险发展中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通过完善农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全方位、新时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贺顺奎 《特区经济》2007,(8):145-146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转变,然而现行体制下的农村公共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公共财政呈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见解,以期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尹涛 《特区经济》2010,(12):180-181
在新农村建设中,庭院经济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式。发展庭院经济要走产业化、市场化、养殖规模化之路。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完善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冯菊香  郝琦 《特区经济》2006,211(8):264-265
发展西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增加西部农民收入,实现西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西部农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与东部相比,当前西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表现出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层次、水平低,活动范围小等特点。因此,加快发展西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农民利益首位原则,面向市场原则,多样性原则和政府动力原则,选择能人和专业大户带动和政府引导推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