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孵化器在武汉成立至今,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走过了19年历程。实践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情况,本刊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共同开设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栏目,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孵化器整体的真实发展状况,帮助各孵化器了解自身的孵化能力、运行效率以及在同类孵化器中的地位,使其进一步提高孵化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改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东湖宣言"启动"联盟孵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都回到开始,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新起点。2004年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网络年会回到中国孵化器的诞生地——武汉。会上,18个城市,近40家创业中心及相关单位达成"东湖宣言",从而正式启动了"联盟孵化"的新概念。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网络联盟是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的领导下,由北京、上海、天津、苏州、西安、武汉、成都、重庆8个城市的国际企业孵化器组建而成。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向会议发来贺信,他认为,这次会议是继长春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后,我国孵化器行业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研讨国际企业孵化器  相似文献   

3.
孵化器本是"舶来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科技产业化的基础性服务机构.今年7月,科技部根据我国十五期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纲要,正式批准武汉市作为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4.
花白的头发,一副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透出学的温尔雅。他就是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主席、新一届全国创业中心专委会主任王荣先生。在刚刚结束的亚太地区创新孵化器论坛上。王荣身兼数职:既是论坛的东道主、主持人,招待来自世界各地300多位客人:也是孵化器业界专家。与学们交流各自最新鲜的孵化器观点……很自然.他对中国孵化器发展的看法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几经周折,本刊记联系了王荣,对他进行专访。[编按]  相似文献   

5.
“小苗通过不断的灌溉,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十年来精心灌溉着区内许多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各种增值培育服务。尤其在近几年,他们在原有传统孵化器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专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培育服务,将创业园发展中心的宗旨“至诚服务,创造一流”发挥得淋漓尽致。2006年11月初,创业园发展中心又赴新加坡领取了金灿灿的2006年度“亚洲孵化器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荣获此项大奖的孵化器,标志着西安高新区在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方面,走在了亚太地区的前列。“至诚服务,创造一流”是西安创业园发展中心从创立伊始,就始终秉承的宗旨,为了这句话,西安创业园发展中心历任领导和员工们在创业园内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驱车在创业园转一圈,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里已然是中小企业聚集区。“亚洲孵化器奖”的获得,标志着西安高新区在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方面,走在了亚太地区的前列。那么,亚洲孵化器奖评选条件如此“挑剔”,西安创业中心如何被评委们“相中”的呢?它的机制是什么?服务有何特色?孵化模式又是如何创新的呢?  相似文献   

6.
15年来,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企业孵化器蓬勃发展,不仅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也是我国对外合作和开放的窗口.在新形势下,企业孵化器国际化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是当前重要任务,也是二次创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站在包头稀土高新区黄河大街向北看,鳞次栉比的楼群与稀土大厦交相辉映,在朝阳的映衬下格外显眼,被誉为包头高新区“四朵金花”的四个专业孵化器就在群楼之中。  相似文献   

8.
动态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智力和资本。因此,拥有有限资源的创业者的基本战略,就是以其创意为杠杆选择性地吸引和组合外部的体现于资本的企业能力,以实现其潜在的价值。孵化器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新创企业组织和协调各种新创企业所需的资源和企业能力的理想组织。孵化器,也称企业“保姆”。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1.各种形式的孵化器 1)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 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通常只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选择项目进行孵化,如基因技术孵化器、生物科技孵化器、软件科技孵化器、INTERNET技术孵化器等等.  相似文献   

10.
民营孵化器已成为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民营孵化器的发展成为近年来中国孵化器行业关注焦点问题,学术界围绕民营孵化器已展开广泛的研究。本文基于民营孵化器的内涵特征、运营模式、发展环境和发展困境的框架,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民营孵化器相关文献。文献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民营孵化器具有效率高和营利性特征;民营孵化器基于经济效益和效率选择运营模式;与国有孵化器相比,民营孵化器发展环境约束主要体现在政府环境和政策环境上,民营孵化器面临着不少体制性障碍和行政性壁垒;营利性特征扭曲了民营孵化器的功能,发展环境约束造成了民营孵化器的发展困境。对于民营孵化器的研究,在“竞争性”和“公益性”二重约束、发展环境、“竞争中性”原则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联盟孵化”是孵化器从传统自主型服务向现代公共网络型服务发展过程中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5月19日,作为“联盟孵化”的试点之一“,燕郊创业大厦暨华北市场接入中心”在北京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揭牌仪式。燕郊创业大厦暨华北市场接入中心位于北京东燕郊经济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主要功能就是高速度高质量地孵化各类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专业企业孵化器主要在某个专业领域孵化企业,例如,化工科技企业孵化器、生物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勢:全市现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33家,其中综合性企业孵化器16家,专业技术孵化器6家,如东湖开发区的IC设计孵化器、硚口的新材料孵化器等,面向特定创业对象服务的专门企业孵化器11家,如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13个行政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全部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孵化场地面积5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家,占  相似文献   

14.
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结合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孵化器引入风险投资的组织形态有三种模式——公益型企业孵化器,投资性质的企业孵化器和公司制企业孵化器。本文在对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进行关系比较分析时,指出了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联系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受科技部的委托,由科技部高技术中心“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负责组织实施的“863”计划软件专业孵化器项目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新区》2001,(2):36-39
新世纪元年,各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在华夏大地破土而出,呈现勃勃生机。此时,翻开中国企业孵化器十四年的发展史,探寻孵化器在中国演变的轨迹,从中寻觅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我们进一步地判断和把握企业孵化器在中国的发展走向,加快孵化器网络建设和提升其功能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自1988年4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成立以来,经过十九年的发展,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达到35家,其中10个国家级创业中心、12个专业技术孵化器以及拥有"一器六基地"的国际企业孵化器(IBI)。其发展在经历了由开发区内建孵化器、大学周边办孵化器、区域经济圈内设孵化器、  相似文献   

18.
孵化器于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1956年,美国第一个科技孵化器在纽约成立。随后70年代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打开了创业之门,新创中小企业的涌现为美国孵化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继美国之后,企业孵化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和推广。目前世界上已有孵化器近5000家,其中北美1000多家,欧洲地区有2300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兴办孵化器,孵化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兴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最热门、最尖锐的讨论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究竟应该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十五年来,中国已发展到500家孵化器,13000家在孵企业,32家上市公司,30万从业人员。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虽蔚为大观,而上个世界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依然还在困扰并迷惑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经营管理者们:“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究竟应该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本文从孵化器的非营利特征与成分、判断孵化器营利与非营利的标准、孵化器对于营利与非营利的选择三个方面对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非营利性的来龙去脉作个比较透彻的分析。请看——。  相似文献   

20.
各地科技部门和国家高新区越来越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把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各级政府的响应和重视.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但在发展环境上得到改善,而且在资金投入上也有所加大,使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数量上有了新的突破.2005年,不但国家级孵化器有所增加,由各地方政府和各省市科技部门兴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发展得很快.现将2005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