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012—2013年百强榜单中,尽管“东暖西凉”的城市外贸分布特征仍十分惹眼,但在传统外贸强市持续上榜的主基调下,区域优化稳中有进。主动升级与被动转变的双重需求正催化着新兴竞争优势的显现和新生力量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2011-2012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格局传递出新鲜变化:进出口规模不再是进入榜单的决定性因素,21座外贸城市不以规模取胜,而凭借发展速度和未来潜力挤入榜单;加工贸易占主导的"贫困"式增长方式有所转变,一般贸易所占比重显著攀升;"东强西弱"的地区分布格 相似文献
3.
2012-2013中国外贸竞争力100强城市稳定性逐年增强,东暖西凉的外贸气候有所改观,东北和中部地区上榜城市版图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最新名单显示,一些城市的外贸发展在遭遇外部市场低迷而严重缩水后,已迅速恢复并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然而,许多城市并不会因这一斐然的成绩而乐观,外需不足、成本高涨、结构不合理……新的风险正在累积。中国外贸城市的生命力与竞争力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中小城市如何化蛹成蝶?外贸大市怎样第二次蜕变?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现代经济最主要的形式载体和发展空间。劳力、资本、技术、信自、等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贸易优势。 相似文献
9.
深圳、上海闪闪发光,机会多,软硬件条件好,胜在GDP;重庆、武汉虽有国际视野,政策力度强,但可能只胜在CPI。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最新名单显示,在金融海啸袭来的一年间,无论大城、小市都在各显所能,或被动转型或主动改革。中国以城市为单位乃至区域的外贸发展格局正在酝酿着重大改变。是投资热土,还是打工圣地,在参考统计数字之外,我们需要身临其境,仔细发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外贸竞争力100强城市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我国外贸总量的93.6%。他们仍然是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座城市的外贸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卒城市的发展模式。就中国国情而言,外贸依然是拉动经济腾飞的捷径之一。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剧烈的外部市场动荡后,中国的外贸城市或许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身的短长,也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看,中国外贸显然没有企稳、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情况比较差、美国近期的各项数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的中国外贸形势不会出现大的好转,世界整体经济环境与中国经济进程,似乎都无法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承载了全国约6成的总人口,创造了约9成的GDP,城市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地理名词,而是财富、创造和消费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新鲜出炉。将2008、2009与2010这三年的外贸数据比对,可以清晰看到,在全球经济遭遇危机的时候,中国 相似文献
16.
尽管外需仍然疲软,但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仍然创下新高,进出口200强的上榜门槛也"水涨船高"。加工贸易企业的不断内迁使得2011年中国外贸版图发生了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更强更均衡”是中国外贸城市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毋庸置疑,迅速发展的外贸城市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外贸城市的未来如何因而也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宏观层面,它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在微观层面,它关系到数千万人民群众的就业与生活改善,关系到诸多现存或潜在企业的关键性商业决策。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08年中国外贸200强”如期发布、闪亮登场了。
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危局下,中国外贸仍然取得不错业绩:2008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5616亿美元,30年累计增长了123倍,演绎了连续5年蝉联“探花”的“中国式神话”。 相似文献
20.
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由全产品高度化、市场等价数目、市场离散度、产品等价数目、产品离散度等组成。在此方面,全国有7座城市优势突出.宁波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