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4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五条大米生产线能否用一种包装袋>一文,叙述了江苏某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行政执法中,碰到的一起5条大米生产线,使用同一种带有"QS"标志的包装袋的问题,也就是说另外4条生产线的身份是否合法的问题.那么,这种生产、经营行为到底违不违法呢?从各地读者的踊跃来信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倾向于文中的第三种意见,应将本案认定为无证生产并查处.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2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问题农药定性难>一文,叙述了一起篡改生产日期、又假冒北京某农药公司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复杂案例,并由此而引发执法部门定性难、处理难的问题.文章刊出后,各地读者来信踊跃,并热烈地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刊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5年第1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冒用质量标志怎样处理更妥>一文,叙述了某五金批发公司销售的交流弧焊机无3C标志,同时又冒充"中国名牌产品"的质量标志一案.问题看似简单,但执法人员在处理时对如何定性、如何适用法律等问题,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文章刊出后,尽管时值隆冬,但各地读者的讨论热情却丝毫不减.现将部分读者的来信选编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9期刊登的<两种处理意见为何大相径庭>案例,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无标生产,二是标识违法,三是连续违法(同时出现无标生产和标识违法).下面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 2003 年第 11 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委托生产产品质量责任由谁负>一文,提出了一个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十分棘手的问题,即本地一家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为处地一家企业生产瓷砖产品,但产品质量经检验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3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检验结果能否代表已售出产品质量>案例,列举了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抽取某加油站的汽油样品,检验结果能否代表该站已售出的汽油质量,在执法人员中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这两种意见代表着基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不同看法,也是基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检验结果能否代表已售出产品质量不是绝对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要看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7期刊登的<加量收费该不该罚>一案,案情比较复杂.本案既可能涉嫌违反"据实收费"规定,构成计量违法,又有可能涉嫌擅立收费项目而构成物价违法.由于原文介绍的情况较为简单,对分析该案带来一定难度.为此,笔者特地向有关办案部门了解了该案的调查情况.现将查处意见分析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2009年第三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显示,木制家具近三成不合格.在"黑榜"中的不合格家具产品中,广东和四川家具企业生产不合格家具数量竟占到全部114种不合格产品中的41.2%.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5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同一违法行为能否罚款两次>一文,以某企业在接到责令改正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后的一年时间里,一直在擅自充装、经销氧气为题,提出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该怎样作为的问题.那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到底该如何认定、如何处罚这类案件呢?同时,又该从中得出什么启发和反思呢?现将部分读者来信进行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  相似文献   

10.
我们无权查处 山东德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肖强、山东临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刘兆涛认为:根据文中所述,我们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无权查处.因为<产品质量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产品标识应当有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本案中,水果园艺场使用的纸箱只是标明"××水果",没有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装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没有经过特别的加工、制作程序,即使存在销售和交易行为,也属于初级农产品交易范畴,因此我们没有查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2期刊登的<问题农药定性难>一文,就某农药企业违法生产"久效磷乳油"农药行为,应如何定性及适用哪些法律条款处理更准确的问题,提出了4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3年第12期刊登的<有缺陷的合格产品如何处理>一文,认定某经销商经销的除草剂属于"有缺陷的合格产品",据此提出了三种处理意见供大家讨论.笔者认为,该案中的除草剂并不属于有缺陷的合格产品,执法人员认定事实尚不清楚,提出的三种处理意见均不准确,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再予定性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案情回顾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第6期"抛砖引玉"栏日刊登的<一人参加听证会程序是否合法>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行政相对人提出的书面听证申请,依据<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听证工作规则>有关规定,在该局会议室举行行政案件听证会.  相似文献   

14.
手机(移动电话)系一般产品,对其产品质量、"身份"(权且称3C认证)的认定、"三包"等有关问题,依次应由<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及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和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发的<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责任规定>)进行调整.<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第3期刊登的<投诉"水货"水机该如何处理>一文中涉案"水货"手机,涉及产品质量、3C认证及"三包"等问题,正确处理此案,要对"水货"手机商品进行法律定位,再依职权依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16年前,她来到这个世界;今天,她已经问世了200期.历经16年风雨,<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长大了. 16年时间,老编辑走了,新编辑又来了.一茬又一茬的接力中,不变的是"要做质量技术监督领域权威刊物"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顾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第1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使用不合格床上用品该如何处罚>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近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辖区内的医院、宾馆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在经营活动中正在使用的床上用品和病号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第6期的<箱装水果算不算产品>一文,就某水果园艺场(以下简称园艺场)擅自使用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水果"标志的纸箱,盛装其所采收水果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进行查处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处理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而申请复检时,会遇到诸如承担复检的质检机构如何确定,复检不合格可否再申请复检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产品质量法>及<产品质量法释义>又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处理产品质量复检时,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8期刊载了<减轻处罚可否减掉罚种>一文,就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县啤酒厂生产销售不合格啤酒一案进行审理时,在针对啤酒厂的违法行为有减轻行政处罚的讨论中,形成了"对未售出的和追回的共120箱啤酒"依法可不予没收的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能否减掉罚种,涉及到行政处罚种类的适用问题,正确解读相关法律,并用法理审视本案,是正确处理本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第10期刊登了"‘长城'认证标志能否这样使用"一文,各地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同仁纷纷来函,发表看法,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