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融危机在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损失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对金融危机给中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机遇的分析,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思路,即应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保持强烈风险意识、改变金融监管模式、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参与国际银行业的并购重组等措施,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展露新春色
建立一个健康的金融系统对亚洲经济的恢复至关重要。亚洲银行业历来是亚洲经济蓬勃向上的支撑,但亚洲金融危机却暴露了亚洲银行业的弱点。9年前,在金融风暴的狂飙中,亚洲银行业步入了艰难困苦的境地。此后,被视为千疮百孔的亚洲银行业呆坏账水平高企,债务注销使许多放贷者面临倒闭边缘,金融丑闻频出等等问题挥之不去。这些年来,亚洲经济步入稳定成长,但亚洲的银行业一直苦苦挣扎,各国银行业以各自的方式改革、重组、并购,重新纳入昔日常态运作轨迹,到如今,终于一洗颓气,走出金融风暴后的阴影,以资产规模扩大、整体营业额上升、盈利增长显著等优势重新步入稳健发展的轨道。《亚洲周刊》2006年度的“亚洲银行300排行榜”新近出炉,这个榜单全面反映出亚洲银行业展露的新春色:上榜银行的总资产达到1377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客户存款1022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客户贷款7688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纯利7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g%,成绩亮丽。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是我国银行业作用斐然的一年。不仅银行业改革再谱新篇、国际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在成功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实现自身业绩复苏的同时,积极稳健的增加货币投放,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4.
5.
娄建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7):12-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从国际经验看,国际化是全球大型商业银行保持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银行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及应对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使人们预期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甚至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中国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新兴市场之一,而且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那么这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大影响呢?本文认为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增长必将趋缓,但不至于像部分悲观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即中国经济将陷入衰退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如果中国的迅速增长还能维持20年,那么它的确有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的某个时候,夺得“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头衔。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美国金融史甚至全球金融史上最深重的危机之一。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此次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明显,我国经济正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