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10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1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需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定期公布。山西省浮山县财政局以制度为抓手,严格规定“三公”消费标准,不断强化“三公”经费全程监督,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云南金融》2012,(8):10-10
7月9日,国务院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条例提出在对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要求的同时,适用范围将扩至县级以下政府。条例中还规定。超预算开支“三公”、购建豪华办公用房责任者最高可撤职。  相似文献   

3.
采购速览     
《中国政府采购》2012,(8):6+8-6
1国务院:县级以上政府应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纳入预算管理。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结合机关事务管理实际,制定实物定额...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具体要求,着力规范全市"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规模,湖北省荆门市国库收付中心在国库管理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一是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对动态监控预警规则、监督方式和流程进行了规范,近期出台了《荆门市市级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办法》(荆财库规【2014】206号),办法严格按照省市八项规定相关要求,加强对"三公"经费支  相似文献   

5.
2012年10月1日,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的国务院第621号令《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生效施行.《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它的公布施行,将翻开我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新的一页,标志着我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新阶段.《条例》系统总结了机关事务部门深化改革的成果,将机关事务工作成熟经验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彰显着创新的理念,成为今后全国各级机关后勤工作的行为指南. 《条例》颁布的法律意义 《条例》对机关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首次明确了机关后勤工作的法律地位,是我国行政立法的重大突破.《条例》开宗明义,把"加强机关事务管理,规范机关事务工作,保障机关正常运行,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作为立法的目的.随后将"经费管理"、"资产管理"、"服务管理""法律责任"分章依次列出,明确了机关事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管理重点,强调了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标准,规定了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央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大力压缩政府部门"三公"经费,但部分单位想方设法将"三公"经费通过其他渠道列支,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三公"经费审计工作,发现单位"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政府部门行政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4年,宜昌市夷陵区财政局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并立足自身实际,多措并举强化"三公"经费管理。1—9月,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3%。一、强化预算约束。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预算。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在2013年基础上压缩5%;二是单独编制"三公"经费预算,如实反映经费预算总数、开支项目事项;三是严格接待费管理,实行  相似文献   

8.
吕玲 《会计师》2012,(18):52-53
<正>"三公经费"主要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向社会公众公开的数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要求省级政府部门在两年之内必须全面的公开"三公经费"。自2012年10月1日起,县级以上政府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应当包括"三公经费"这一子模块,并定期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从政府不断下发的文件和指示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  相似文献   

9.
《财政监督》2011,(15):70-71
"三公"经费公开,成败在于细节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时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  相似文献   

10.
"三公"经费是学校工会运行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漏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铺张浪费。随着群众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关注持续高涨,如何压缩"三公"经费开支,合理规范使用"三公"经费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加强职业院校工会"三公"经费管理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三公"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及"三公"经费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豫财监【2014】19号)精神,河南省周口市财政局、审计局先后发动各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自查自纠以及重点检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截至2014年8月底,全市"三公"经费支出16930.3万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多数单位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核算、使用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笔者就"三公经费"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会财会》2014,(7):36-36
正"三公"消费,指党政部门公务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治理"三公"消费领域突出问题,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因此,深刻查找和剖析"三公"消费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十分重要,诸如以下现象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关予馨 《中国财政》2012,(21):60-61
随着新华社、南水北调办和中国地震局7月中旬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开了2011年部门决算,备受关注的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正式拉开大幕,这是继去年之后,中央部门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等信息。"三公"经费是指各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是纳入各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经费。近两年"三公"经费公开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千呼万唤、不肯露面到  相似文献   

15.
近期,我所在的审计局对全市一级单位2011年至2013年“三公”经费进行了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审计要情》向政府提出压缩“三公”经费开支的建议和措施,具体是:
  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总量规模。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办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各部门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实行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正"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长期以来,因为"三公"经费的滥用和不透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的不良"三公"消费行为,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甚至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如何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从根源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是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的话题。从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首次公开,拉开了  相似文献   

17.
治理并规范"三公"消费是廉洁政府建设的必然结果。人大、财务、审计和纪检等多个体制内监督主体分别从经济源头、过程监控、事后审查和责任追究等环节监督"三公"经费,构成"三公"经费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予馨 《中国税务》2012,(10):32-33
今年7月,随着新华社、南水北调办和中国地震局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三公"经费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  相似文献   

19.
"三公经费"的使用与管理问题是公众关注和关心的焦点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备受诟病和质疑。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解决"三公经费"的使用缺陷和存在问题是亟待落实的重点内容。本文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三公经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内控制度、内控执行、内控监督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三公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大幅下降,高端白酒从根本上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支柱,需求的缩减导致高端白酒泡沫的破裂。有关方面和一些人士担忧由此当前经济市场需求不足,引发了"三公消费"对经济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