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为能更好地保护公司的利益免受不正当行为的侵害,以及当公司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立法势在必行。本文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阐述了我国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如何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股东代位诉讼制是当公司权益受到侵害,公司未能追究侵害公司利益人的法律责任时,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的制度。其产生主要是源于保护小股东利益的需要。股东代位诉讼中的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股东,被告是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怠于对其行使诉权的侵害人。公司的诉讼地位则应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原告一方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3.
试论股东代表诉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传来诉讼或代位诉讼,它已为各国公司立法认同,并成为保护少数股东利益的重要的司法救济手段。我国有必要明确规定股东代表诉讼,具体有:在原告主体资格上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规定单个股东股还是少数股东权,二是股份持有时间的要求,三是提起诉讼的股东是否为记名股东与无记名股东,有表决权股东与无表决权股东的限制;在股东代表诉讼的范围上规定为控制股股东、董事;诉讼请求范围包括停止违法和侵权行为、要求赔偿;诉前程序为30日即可;诉讼实体条件为实施了诈欺和严重疏忽行为、造成损失并不能用其他方式有效排除;律师费用胜诉由原告公司负担,败诉自行负担。  相似文献   

4.
范世乾 《全国商情》2008,(2):124-126
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是股东保护自身权利的两种手段.从表面上来看,直接诉讼适用于股东个人权利受到的损害,而派生诉讼适用于公司所遭受的损害,但由于公司的利益本身就是由股东的利益所组成的,因此公司所遭受的损害也不是完全能够清楚地与股东个人的损害相分离的.因此,区分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的标准是构建公司法中的诉讼制度至关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治理中道德风险的司法防范机制有两种:一是国家启动的诉讼程序,二是股东启动的民事诉讼程序。由股东启动的民事诉讼程序即股东诉讼,在诉讼主体、诉因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法律对其作了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的特殊规定。股东诉讼又可分为直接诉讼和间接诉讼,前者主要约束上市公司及其代理人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后者侧重于对上市公司治理中的道德风险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平衡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以防止侵犯股东利益和公司的正常经营,2005年我国在《公司法》的修改过程中引入了该制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试图提出一些完善该制度的建议,以更好地维护股东和公司利益。  相似文献   

7.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保障公司以及股东合法权益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制度。由于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诉讼利益与风险的显失均衡,以及股东"搭便车"心理的存在和我国"厌诉"思想的束缚,致使股东缺乏提起代表诉讼的积极性。需要正确处理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利益与风险失衡问题、原告资格问题和原告股东处分权的问题,建立起股东诉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洪涛 《全国商情》2005,6(3):26-28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肆意侵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作为一种维护公司股东平等原则及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后补救措施和事前的一种有效预防约束机制,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便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亟须解决的重要事项,但为了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以阻却滥诉,对提起此诉讼也有必要进行合理的限制。本文主要通过借鉴美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实践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以最终实现公平这一正义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公司法>的修改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仍然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对<公司法>新确立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审视,结合对其他国家相应立法经验的考察比较,设想构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两大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两个机制既有效保障股东行使监管之权以维护公司利益的权利,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扼制、防止借派生诉讼捞取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的恶诉、滥诉事件发生,使股东派生诉讼在我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收购中保护目标公司的股东尤其是处于弱者地位的中小股东的利益处于核心地位,它是法律对公司收购进行规制的出发点,同时又是法律公平实现的归宿。本文围绕上市公司收购中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阐述了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中对中小股东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进而提出了一些完善这方面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小股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现实中,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却较为普遍,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分析中小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几点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强化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治理机制、资金运作、股利分配过程中均存在对中小股东保护不力的现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范,公司内部权力制约失衡,法律保护缺失及中小股东自身投资素质缺陷是导致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需要通过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完善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成为公司治理中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凭借其实际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相关学者“掏空”行为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披露的上市公司“掏空”行为方式的研究,发现、总结“掏空”行为信息披露的特征,并以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准绳,提出通过事前披露、强化证券交易所的监管作用、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信息披露评级制度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等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以有效制约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为小股东和债权人设定了超越于民法的制度命运.公司内小股东受制并依附于大股东,并不对大股东享有特殊的商事请求权;债权人通过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获得了公司法确保其交易对象具有法人资格的承诺.企业集团立法的问题属性在于解决公司之间通过合同而形成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问题,单纯的股权控制没能溢出公司法的调整范围,不应被纳入到企业集团立法问题;企业集团框架内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具有超越于公司法的意义,但被支配公司债权人利益维护问题则相反.赋予被支配公司债权人对支配公司的直接商事请求权是企业集团单独立法的内在机理,企业集团单独立法的价值在于进一步实现公司之间契约关系的制度化,以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企业是国有企业在经营层次上的实现形式.但是,股份制企业不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不能是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即不能是上市公司.而且,国有企业也不应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股份制的运用上,一家国有企业可以组建多家股份制企业,可以组建由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也可以成为某些股份制企业的参股股东;总之,可根据经营的需要,灵活地运用控股或参股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实现“全流通”之后,大股东采用操纵利润和股价、并购重组等更为隐蔽和复杂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导致大股东掏空行为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存在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严重的投机理念和大股东“经济人”的自利心理。外部因素包括趋于严峻的融资环境和经营环境、监管不力的监管环境以及形同虚设的外部审计。建议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完善外部经营环境和融资环境等方面来减少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发生,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在存在大股东控制的情况下,“隧道挖掘”行为会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侵害。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转移资金和利益、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等动机,常常通过为关联方提供担保、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金和利益、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直接借款、高派现等途径实施“隧道挖掘”行为,从而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破坏了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市场影响。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充分发挥外部治理机制作用,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是制约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赋予了中小股东一系列的自益权和共益权。但是修改后的公司法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小股东受大股东摆布的命运。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公司法》目前对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相关规定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长期缺乏有效保护,这在现金分红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尽快解决分红问题,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一系列被称为强制分红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市场数据来看,强制分红制度的出台并没有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许多大型上市公司仍然坚持常年不分红;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强制分红制度实施效果有负面影响;强制分红制度给处于成长阶段有巨大投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带来资金负担,且其"软约束"的特点反倒使分红成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手段;在考虑税负的情况下,强制分红成为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取2003—2009年所有股票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对股票增发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流通股股东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但增发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不受其产权主体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