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辽宁经济统计》2008,(7):42-42
一、油电价格上调有利于疏导价格矛盾和保障市场供应 此次价格调整,汽油、柴油价格从6月20日起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全国销售电价自7月1日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此次油电价格调整是在原油和煤炭价格上涨,我国成品油、电力因价格矛盾出现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原油和煤炭价格由市场调节,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则由政府调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管理办法,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电力工业健康、有序发展。但是,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其他影响煤炭供给能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煤炭供求矛盾依然紧张,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全国发电企业面临着全面亏损的局面。从价格管制导致租值消散的理论出发,分析探寻当前电荒背后的经济规律,对进一步加深对电价形成机制和电荒现象的认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生产成本和国民生活质量,为此,世界各国都对电价实施控制,控制的环节主要体现在供电环节。我国也对电价实行严格的政府控制,不但对供电企业的价格(下网电价)进行控制,而且对发电企业的价格(上网电价)进行控制。陕西是能源大省,煤炭产量大,火电装机容量也大,尽管尚未发生"电荒"问题,但如果任由目前形势发展下去,煤电矛盾不断积累,也将造成不良的后果。为此,我们将站在陕西的角度,对煤和电的矛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2011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上用电淡季的一季度出现了电荒。在电力消费增速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夏季用电高峰电力短缺问题更为严重。除受电力需求增速处在相对高位、水电面临蓄水不足的影响外,长期积淀的电煤价格之间的矛盾没有理顺等原因,削弱了  相似文献   

5.
一、电力影子价格的概念及其经济数学描述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下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对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影子价格在国外又称为预测价格或计算价格。对于电力影子价格而言,电力影子价格是指能够保证电力资源的最优利用,反映电力真实价值的价格,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使用的价格参数。假定P(q)为电力的需求曲线方程,MC(q)为电力生产的边际成本曲线方程。电力影子价格的数学描述是,对于某一电力的需求量或供给量q,整个社会的净效益为:  相似文献   

6.
部门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多部门动态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1994年版的中国多部门发展分析模型(MUlti-sectors De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for China——MUDAN)进行了价格变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定量分析:一是假定仅有一个部门价格变动,计算其他部门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幅度;二是计算1994年国家对粮食、棉花、煤炭、电力、原油和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其他部门价格以及居民  相似文献   

7.
作为特殊的商品,农产品的价格应该保持基本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的生活,还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先后出现五个完整周期的波动。尤其是2009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的畸形波动,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为此,需要将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法制化建设,重视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产品的安全认证体系建设,竭力构建确保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价格波动不仅影响到煤炭自身及其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更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煤炭价格预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2006年~2015年的煤炭价格数据,对当前在煤炭价格预测中应用较多的ARMA模型和VAR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限值,但在同时应用两种模型时,ARMA模型对煤炭价格走势的预测作用更加明显,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国内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运用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制造业、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降低总能源强度、石油强度、电力强度和煤炭强度具有积极的贡献。提高能源价格是改善能源效率的一个有效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近一时期以来,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这一主题,按照"安民生、保改革、促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全面落实价格调控措施,大力加强民生价格监管,深入整顿市场价格秩序,为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平稳、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生产能力持续增加,1996年产量达13.6亿吨。在1985~1995年间,国有重点煤炭产量年均增长2.17%;地方国有煤炭产量年均增长1.51%;乡镇煤矿产量年均增长7.84%。煤炭生产已告别了短缺;但供过于求,也给煤炭生产企业经营带来困难和挑战。要改变当前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成本高、效益差的困境,一方面是要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则是要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这就要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价值工程是首选可推广应用的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78-2016年我国GDP和煤炭消费变动数据及2014-2017年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煤炭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朱格拉周期"(9~10年)现象,煤炭去产能的"最低"点是煤炭经济周期下行的"谷底"点,此后会按经济周期规律"转机"回升.煤炭去产能应由调供求转向调结构,发挥煤炭市场价格"晴雨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半年,受外围欧债危机反复性和美国复苏放缓影响全球经济乏力,国内经济和通胀双双回落,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钢材、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逐步下跌,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下滑,国内经济增速连续走低。自2010年四季度GDP增速9.8%以来,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已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同比增幅仅为8.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创23个月以来新低;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相似文献   

14.
系统解决煤电矛盾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因此,不调整好煤电关系,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理顺煤电价格机制,应统筹考虑煤、电、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以交易入市、网运分核、规范收入、系统监管的思路,抓紧建立煤炭、电力、运力三个有形市场,适时出台煤炭资源税,清理各种中间环节收费,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通过这些措施,在煤、电、运各个环节和政府之间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与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控物价已由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变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物价调控目标提高到4%,并强调为价格改革预留空间,凸显出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迫切性。2012年1~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平均上涨3.7%。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放缓、猪肉价格  相似文献   

16.
煤炭、电力和燃油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战略性能源物资,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辽宁省是能源资源大省。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省。今年以来,受需求不断增加和有效供应不足等影响,全省能源原材料.特别是煤、电、油等能源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供求矛盾已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16):43-44
随着"十三五"能源规划的颁布实施,作为开局之年,国家通过对煤炭供给侧进行大刀扩斧的改革,进而实现降产能的目的。但自7月以来,煤炭价格一路陡涨,客观上对国家经济整体宏观战略规划及去产能实施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分析本轮价格异常波动原因,总结提炼煤炭价格异常增长的因素,并由此推及对煤机制造行业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郭翰超 《数据》2013,(9):42-43
有这样一把尺子,宏观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微观至百姓生活幸福程度,它都能一一客观衡量,这把尺子就是"价格"。当下,关于价格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吸引着市场的眼球、牵动着政府的神经、关系着百姓的生活。同时,伴随着统计知识的宣传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在国家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施电煤价格并轨、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之后,煤炭市场遭遇了"寒冬季":煤炭价格一路飙低,企业持续亏损,市场供需矛盾激烈。煤炭市场遭遇"寒冬季"的深层原因在于产能过剩,而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来自于供给方——煤炭供给持续增加,需求方——煤炭需求增速下降。我国煤炭市场现状与国际油价困境类似,因此借鉴应对国际油价下跌的国际经验,提出了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煤炭市场治理对策,包括企业补贴、控制劣质煤生产使用、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拓宽亚洲煤炭市场、出台强制削产计划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能源行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能源战略是"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日益增大,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煤炭又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要突破这一瓶颈问题需要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