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阳转不停     
第一句台词通常都从"正月里来"唱起,要么是"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儿啊……"要么是"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逛花灯……"。一出《小拜年》是最常见的"小帽儿",而演员即兴发挥的能力特别强,我前后看过4回,每一次都有"事故",有中间插进一段"说口"的,有故意唱错词引出小包袱的,总之都让你笑,笑得还没有一次重样的。  相似文献   

2.
"一遍遍喊着你在天亮时候一次次想起你在梦的尽头九曲黄河一壶好酒日日夜夜你总在我心上流日日夜夜你总在我心上流……"刚踏上柳林县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的游船,就听到船头飘来刘欢的这首《九曲黄河一壶好酒》,多么激情的旋律,多么美妙的歌词,在每个中华游子的心中,黄河不正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吗?伴随着刘欢高亢的声音,开始了我们的黄河风情游,开始了我们的寻梦之旅。是的,作为地位特殊的黄河,始终是我们的一个梦想,谁人不想亲自感受黄河呢?"不到黄河心不死",我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尚且这么魂牵梦绕,更何况他人?你看,第一次见到黄河的那些人是如何的激动?其中,就包括我的爱人,一见到黄河,便拉着我大呼小叫。  相似文献   

3.
偶读庚辰(1940)排印《菽庄丛刻·菽庄三九雅集徵诗启》,竟想不到其中对菽庄花园的总体布局、景点配置以及文化底蕴,作了十分独到而又翔实的描绘和说明,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如果我们将此文献同现今的菽庄花园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有三方面的问题。 一、山海园林 南北汇集 从84年前落成至今,菽庄花园中的建筑、景点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是总体布局是没有改变的,一曰“藏海”、一曰“補山”。陈嵩毓有诗赞曰:  相似文献   

4.
青雾 《旅游时代》2015,(2):24-26
"你教给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90年前,徐志摩在"翡冷翠"(现译为佛罗伦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翡冷翟的一夜》,很多人也因这首诗了解了佛罗伦萨这个别具风情的城市。对于打算在情人节浪漫出游的情侣而言,白天感受佛罗伦萨的意式风情,夜晚在"翡冷翠"的酒店中酣然入睡,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只要你看过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心里就一定会默默祈祷:神呐,给我一间翡冷翠的景观房吧,让百花大教  相似文献   

5.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我作为一个文人,平生很信奉诗仙李白的这一爱好,有机会常去名山大川一饱眼福。黄山、庐山、泰山、华山、嵩山、恒山、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等都留有我的足迹,从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地感受到大自然之美与人生的乐趣。由于我旅游启程之前,大量地阅读了以上景区的有关书籍和资料,走一处对照一处,甚至还游了书上没有介绍的景点,真是其乐无穷,并享受到许多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6.
信箱     
《时尚旅游》编辑: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写这封信,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给杂志社写信。 我只有16岁,是一个高一的女生,但我对贵杂志的热爱应该不会输给成年人,而且我还是一个旅游爱好者,比较喜欢西欧、罗马、巴黎、阿姆斯特丹、马德里、柏林……这些城市都是我神往的地方。虽然现在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不能实现我的"旅行梦",但是贵杂志确实给我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对我们这代人来讲,是个启蒙的年代.记得第一次读《世界人权宣言》,在读到第十三条"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时,我震惊地从座位上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在小屋里走了一圈!当时,我国刚刚从"文革"的浩劫中恢复过来,"文革"中外出必须用介绍信,甚至买火车票都需要介绍信,我不能想象一个人随意在国内"自由迁徙",甚至有权自由出入境,这对当时的我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从未想过自己还有这样的权利!《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三条深深地震撼了我.  相似文献   

8.
吴妍 《当代旅游》2006,(4):23-25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呦,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呦嗬…… 每当我听到这悠扬悦耳的《敖包相会》歌曲时,都会对那美妙的歌词赞叹不已,情不自禁地遐想着牧民们一年一度的"敖包会"到底啥样子?为什么每年"祭敖包"时,无论刮风下雨,男女老少都要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举行这一盛会呢?为什么年轻男女头一天晚上就赶到敖包山,草当地天当房,等待明天这一幸福时刻?带着这些不解之迷,我曾先后四次去内蒙古大草原参加"敖包会".  相似文献   

9.
1955年夏秋之际,毛泽东来到杭州。其间,他心情很好,游兴也很高,兴致勃勃地接连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五云山等。攀山途中,他时常被名胜古迹和南方山峦秀丽幽美的风景吸引得流连忘返,诗意盎然。在这期间他一连写了三首诗,《五律·看山》就是其中的一首: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曾任公安部部长的王芳在其回忆录中说,毛泽东在杭州写的《五律·看山》公开发表后,大家都说此诗是对杭州湖光山色的赞美,是一首写景诗。其实不然,此诗流露出来的是,毛泽东对在警卫工作中脱离群众的做法十分不满,用写诗词的方式对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王芳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毛泽东当时在杭州市的活动,都是由王芳他们负责安全保卫的。毛泽东三上北高峰,王芳都全程陪同。这三次分别从北高峰的正面和东、西两侧爬上去,再从不同方向下山的。  相似文献   

10.
试论雁荡山的旅游美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雁荡山的旅游美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吕学斌蒋祖云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荡山,在《雁荡山日记》中赞曰:“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句中“奇巧”一词指的是雁荡山奇峰秀美,巧夺天工,拟人状物,栩栩如生;“百出”指的是奇峰怪石,姿态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