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省部分国有林场按市场需求对木材的生产、销售方式进行了探索、创新。目前较为成功的经验是采用“包产包销”的方法,即国有林场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后,将皆伐伐区划定明确界线,将站立木向社会公开招  相似文献   

2.
探索集体林区国有林场木材产销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福建省国有林场木材产销方式进行探讨,提出木材产销采用包产包销的经营方式,对包产包销经营中的伐前准备、伐区招标、伐区管理进行了研究,达到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木材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美高 《绿色财会》2006,(11):41-42
传统的木材产销方式,是指国有林场在依法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后.木材生产环节向社会公开招标,中标工程队按国有林场的造材要求进行木材生产,并将木材运到指定的货场,由国有林场按销售指导价销售木材的一种方式。该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造材,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材数量较多,木材产销成本较高,木材定价受场领导的决策水平影响较大,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木材销售价格容易受到客户的操纵或垄断.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木材营销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林权所有者致力研究探索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木材产销方式,是指国有林场在依法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后,木材生产环节向社会公开招标,中标工程队按国有林场的造材要求进行木材生产,并将木材运到指定的货场,由国有林场按销售指导价销售木材的一种方式。该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造材,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材数量较多,木材产销成本较高,木材定价受场领导的决策水平影响较大,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木材销售价格容易受到客户的操纵或垄断,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木材营销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林权所有者致力研究探索的难题。2001年起,我们…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木材经销也由原来的计划调节转变为市场销售。征收育林基金的对象也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林场和乡村林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林场、乡村林场和个体经营者。在计划经济时期,征收育林基金是在木材生产单位实现销售收入后以会计凭证作为计征依据,实现征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林的采伐销售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林场统一组织采伐、造材,归集到初级林场后由楞场统一按国家计划销售的单一经营方式转变为三种经营方式。即:一种经营方式是由国有林场统一组织采伐,统一组织销售;第二种是活立木按采伐设计出材…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国营林场的年采伐限额也在逐年减少。在国营林场改革的轮廓已日见明晰的今天,如何使国营林场控制下的有限可采森林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面临改革和正在改革的国营林场应该重新审视的一个问题。一、瞄准市场,开好“源”实践证明,在木材市场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瞄准市场,才能把握市场,驾驭市场。为此,要围绕市场把好生产和销售两个关口。(一)按市场需求把好造材关按市场需求造材要把握一个原则,即“长材不短造,优材不劣造”。所谓长材不短造,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造出长材。通俗地说,原条如能造一根4…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木材供不应求的情况十分严重。要解决木材供需矛盾,首先应改变森林资源被严重浪费的现状,充分利用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在吉林省的采伐企业里每年有150多万立方米的采伐、造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被白白浪费掉了。这批大好的森林资源,可以生产100万立方米刨花板或中密度纤维板。产值约4至6亿多元,可代替350多万立方米木材使用。目前,林业企业发展综合利用的困难是缺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状况为切实解决我国木材和木材产品的供需矛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林区的采伐、加工和造材的剩余物,大力生产木片,开展小材小料加工,发展人造板生产。”近年来,东北林区的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的利用有了进一步发展。如黑龙江、吉林两省一九八○年利用“三剩”生产了纤维板25.7万立方米,刨花板1.8万立方米,比一九七七年分别增加0.6倍和3.3倍;黑龙江省一九八○年生产术片25万层积立方米,比一九七七年大约增加38%,估计今年的产量可达到40万层积立方米;还利用“三剩”发展了小材小料生产,为市场提供了急需的小木制品。黑龙江省一九八○年“三剩”利用率大约已由一九七七年前的20%,提高到25%左右,其中较高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是发展林业的重要力量.目前,国有林场已从单一的营造林生产活动发展成为既有造林、营林、又有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综合利用、种苗繁殖等多样化经营活动,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决定了林场必须按企业化管理要求进行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10.
浅山区森林采伐木材生产成本核算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采伐木材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是林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我国木材成本的核算,是建国初期按苏联的核算模式学来的。木材工业苏联称之为木材采运工业,和煤炭工业一样按采掘工业进行管理,因此在木材成本中只有木材在采伐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作业流程为:林木采伐、打枝、堆枝、造材、吊卯、集材、归楞、运材(运至贮木场)、归楞、清理等10道作业程序。此种作业程序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多年来的木材成本核算调查,以往的木材成本费用支出如下表:木兰县林业局1994年-1998年天然林木材生产成本核算调查表从以上木材生产成…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完善国有林场效益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是发展林业的重要力量。目前,国有林场已从单一的营造林生产活动发展成为既有造林、营林、又有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综合利用、种苗繁殖等多样化经营活动,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决定了林场必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属国有林场现状及财务管理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福建省属国有林场现状(一)省属国有林场管理体制。1990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造林绿化,大力发展林业的决定》精神,福建省林业厅建立了"省办、地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在省级设立厅属正处管理单位,地、市级设立科级市属事业机构管理。省级管理局统一管理全省国有林场,并在林业行业内部实行计划、生产、基建、财务、采伐限额指标和运输等切块单列管理;对地、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实行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3.
卖青山是指国有林场将已办好木材采伐手续的活立木出卖,由购买者自行采伐,自行处置木材的一种经营方式.它始发于一些森林资源多,木材蓄积量、过熟林多,林区设施不完善,交通运输困难,缺乏劳动力和资金的林场.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从1984年起,林业部拨款和借款营造的中央速生丰产林,经过多年的抚育、管理现已成熟,近年来各县都陆续采伐,省林业局根据木材管理条例,为了有计划地采伐和充分利用木材,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而决定由省丰产林公司同各县林业局(公司)合作,在进行中央林(按树)采伐时,木材全部上调给省丰产林公司收购切片销售给日本,这不但增加了外汇收入,而且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对发展林业再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木材采伐收回投资借款方面,按县同林农签订合同规定,每借款造一亩中央林,采伐时,县从上调数量中每亩扣一吨…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国有林场农业特产税征收环节问题我省国有林场在执行新的税制过程中,不少林场反映,当地财税部门将国有林场生产的木材分别按生产与销售两个环节征收农业特产税,税率共计176%(一是按销售收入征收8.8%,二是按当地木材公司收购均价征收8.8%),国有林场生产的木材既是生产环节的纳税人,又是销售环节纳税人。这种作法显然是不符合财政部(94)对农税率第7号“关于农业特产税征收具体事项的通知”规定:“生产和收购原木、原竹的单位和个人均按《规定》的同一税年执行。“国有林场大多是自产自销木材,收购行为比重很小,不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 ,森林可采资源的锐减 ,木材产量大幅度下调 ,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已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伐区剩余物进行木片生产 ,既节约了木材资源 ,提高了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又创造了经济效益。笔者就鹤北林业局充分利用伐区剩余物生产木片的情况谈几点浅见。1 木片资源及生产基本概况鹤北林区木片资源来源于采伐剩余物。2000年林业局木材产量调减到20 6万m3,按1989年省森工总局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计算方法 ,可产生伐区剩余物40886层积立方米 ,折合28592m3 ,可生产木片71484层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木材经销也由原来的计划调节转变为市场销售.征收育林基金的对象也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林场和乡村林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林场、乡村林场和个体经营者.在计划经济时期,征收育林基金是在木材生产单位实现销售收入后以会计凭证作为计征依据,实现征收.  相似文献   

18.
<正> 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放开经营后,福建省三明市地方用材工业(包括地方造纸工业等)的发展,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令人刮目相看。从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上讲,不失为新的开端。其一,通过发展深度加工,增加了对清山材,采伐剩余物,间伐材、枝桠材的利用,提  相似文献   

19.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农户抚育采伐行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农户理性人假设和实际调研数据,深入地分析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农户抚育采伐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影响农户抚育采伐决策,农户抚育采伐决策主要受到抚育采伐技术规程、抚育采伐的木材生产成本和短小材和小径材市场价格的影响,在抚育采伐技术规程的严格约束下,农户往往会推迟抚育采伐的开始期,并在采伐木的选择上做出"砍中留大留小"的决策,这说明严格的抚育采伐技术规程并未达到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的政策设计初衷,政府需要对森林抚育采伐的技术规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单国锋 《绿色财会》2003,(12):41-42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是发展林业事业的重要力量.目前,国有林场已从单一的营造林生产活动发展成为既有造林、营林生产,又有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综合利用、种植养殖等多种经营生产项目的多样化生产经营活动.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实行经济核算,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国有林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资产管理混乱,成本核算不实,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等问题却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文针对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加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