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三农"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有限。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议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支持。第一,通过财政补贴方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的金融支持,推动创新农业信贷担保机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第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公共物品。通过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基于SWOT分析方法围绕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提出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对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创新,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合理引导民间资本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支农改革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随机边界模型分析外部融资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测度农业生产经营的金融支持效果,并探寻金融支农改革路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及融资不确定性的存在会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利润,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能够缓解融资约束;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业生产经营项目仍面临着较严峻的融资约束困境。鉴于此,本文从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质量、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金融支农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孙鸽平 《农业经济》2022,(3):99-10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融资困境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和数字特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商业银行网络信贷模式、大数据小额贷款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众筹平台融资模式等数字金融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熊磊 《农业经济》2023,(1):111-11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供给方存在“使命漂移”,农村金融需求方存在“精英俘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间纵向增信机制缺位。对此提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应当明确金融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加大金融资源向小农户倾斜力度,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数字金融所具有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边际效益递增性等特点,能够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融资的供需匹配有效性。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中西部四省一市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probit模型,Ⅳ工具变量等进行实证检验和稳健性分析。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有助于增加金融资源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和选择,进而有利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社会网络资源越好、金融素养程度越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数字金融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作用机理显示,二者是供需匹配且动态平衡的,亟需在政策层面建立多方位协同创新机制才能保证二者协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和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国家竞的争力有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发展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等表述已经体现出国家在针对我国农业政策重点以及政策方向上存在着较大的变化。本文以功能性政策转变为视角,探讨了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对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并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方法、完善市场制度环境和扩大市场机会以及扩展经济主体自由度的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是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那么金融环境能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效率的提高?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金融生态环境、供给型信贷约束、金融市场扭曲三个金融环境综合指标,据此提出三个假说,并利用2014年度实地典型调查的四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运用DEA模型获得生产效率值,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环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容易在生产上缺乏效率,却在生产要素分配上能够较容易达到有效;供给型信贷约束的缓解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金融市场扭曲的影响为负,不符合原假设;金融生态环境以金融市场扭曲和信贷约束为中间变量间接影响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新政     
<正>中办国办出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意见提出,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包括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以及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体系,包括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扩大保险支持范围、鼓励拓展营销市  相似文献   

10.
王宁  米青 《农业经济》2018,(4):102-104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以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并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农村市场经济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成,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造成了严重困境,农村金融服务很难满足当前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从制约因素上看还存在现行金融制度还存在缺陷,农村金融服务过于单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担保物,政府协调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境。通过问题分析应该从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服务机构三方面入手,创新融资路径,提升服务水平,有效破解当前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农业生产率提高、国家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表述在政策重点和政策方向上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功能性政策转变的视角,探讨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解决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分析政府如何提供金融支持,完善市场制度环境与扩展市场机会,扩大经济主体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发展任务的达成,有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有助于产业融合带动“三农”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不充分,产业链覆盖不强,经营积累的基础较为薄弱,融资能力存在较大短板,制约了其向现代化高水平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金融实践的跟踪研究,认为数字金融在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数据质量不高、信用风险高发、数字金融普及程度低等因素限制了数字金融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在实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行信用评价、产业链条融合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载体。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新型农业发展的重点政策导向。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融资的局限与困境1.1市场准入缺乏标准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标准,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对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4.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基础和重点,亦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渐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但实际调研发现,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短频快的融资需求与传统金融难贵慢的融资约束之间的困境仍然存在。本文基于湖南省的实地调研和问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有效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较高的风险偏好和较好的身体状况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使用工具变量后发现,是否拥有智能手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使用数字金融的决策;在异质性分析结果中,参加技能培训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金融从事乡村产业融合产生正向影响。由此,亟待进一步推进数字金融创新服务产品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持续增加相应的金融教育培训内容,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进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分析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快速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即组织化程度低,发展能力普遍较弱;土地流转难,规模化进程缓慢;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人才缺口较大;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等因素。[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来保障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土地规模、资金、人才、科技和政策等需求,以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发展较快的趋势,整体发展前景较好。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中仍暴露出如下问题,如土地流转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金融困境、政府扶持方式有待改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足,等等。现阶段,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路径,是要破解其发展困境。加速推进农地流转工作、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金融困境、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只有构建合理完善的金融扶持体系才能保障其发展壮大,充分体现其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主力军地位。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针对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际情况,从金融资源配置、经营主体发展、财政金融政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4个方面探讨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完善内控制度、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我国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21世纪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经营水平得到了同步发展。但在土地、金融、管理等要素制约下,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辐射带动能力未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未充分显现等问题,应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和引进相关人才等相关措施加以解决。文章阐述了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分析了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强 《山西农经》2024,(1):82-8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一项重要举措。介绍了乡村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包括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就业和收入水平等方面,讨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供创业培训和金融支持、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高品质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可获性是解决其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部分地区高品质农业经营主体为调查对象,分析资金需求现状、融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通过AIC准则实证分析影响经营主体融资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经营主体规模、企业年初信用等级、贷款用途等对贷款可获性具有实质影响,不利于农业经营主体顺利获得建设资金。扩大金融供给,适当引入政府力量,可以促进高品质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