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精准扶贫"战略为核心参照,去驱动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是加快农村民众脱贫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而受制于发展理念片面、运营模式单一以及管理体制落后等因素,当前"精准扶贫"战略与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接,并未形成交互共进的双赢格局。因此,应当立足现阶段农村社会的发展实际、稳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借助相关利好政策、构建高效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精准扶贫是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变,对在新时代中改进农村扶贫机制、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存状态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在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着精准扶贫运行机制不科学、优秀人才匮乏、信息化程度不足以及扶贫主体较单一等问题。应重点优化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建立信息化的精准扶贫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立一元主导多方参与的扶贫主体结构,充分发挥出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新兴的产业扶贫形式,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农村产业联合发展的新动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和贫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路径。但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还面临着"走"与"留"、"贫"与"富"、"真"与"假"、"破"与"立"以及"外"与"内"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需要以融合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品牌意识打造特色旅游资源、以精准思维进行识别和帮扶、以协调战略处理开发与保护以及以联动机制促进外部扶贫与内部脱贫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电子商务人才稀缺是制约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现实困难。发展电子商务来进行精准扶贫,必须坚持思想扶贫、经济扶贫及知识扶贫同步推进,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广泛吸纳社会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能够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村脱贫进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相关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做出“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突出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是落实全面脱贫和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电商产业的前提在于充分激发农村市场机制的内在动力,要点在于结合地域农业实情将线下实体企业与线上电商平台业务有机融合,促使农村实体产业与农村电商经济产生叠加效应,促进农村社会消费升级,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增强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农村产业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以"数字经济~(1)+体验经济~(2)"为代表的新型经济~(3)是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有效推手,也是农村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既有产业扶贫模式存在不少问题,而构建新型经济视角下农村产业精准扶贫发展新模式却具有显著优点。山西省省级贫困县沁县所发展推广的汾酒原粮种植扶贫基地模式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对于发展新型农村产业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基于乡村旅游的产业扶贫则是践行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举措。研究解读以乡村旅游为拉动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背景;揭示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不特、精准不精,贫困农户素质不高及利益回馈渠道不畅通等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能的若干问题;给出精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投资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精准设计旅游收益回馈机制等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帮扶力度。在新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科技、新兴大众传媒、新媒体运营等相关手段助力"三农"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创意点和研究项目。从网络直播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实况分析、农村地区商务在网络直播运营中存在的不足、网络直播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上的对策研究3个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视域下网络直播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巩固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成功与否对农村经济发展、"三农"问题、精准扶贫问题极其重要。文章梳理了我国成功的农村电商模式以及经验,分析了影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因素,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创新路径提供一些有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战略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农村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当代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是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并实现永久脱贫的关键。受教育水平不高、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脱贫意志不强和科学知识匮乏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农民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和"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因此,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实现自主发展的长久脱贫,应当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王建红 《山西农经》2021,(5):102-103,144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需要认识到精准扶贫审计对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分析了精准扶贫审计的现状,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审计的难点,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审计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村精准扶贫面临扶贫需求与扶贫供给"双重分散性"的挑战。而组织建设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措施。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着垄断、职能混淆和责任能力不对称等组织问题,应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通过推进城乡统筹、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强化政府服务、强化村社组织建设、农户协商参与等组织建设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贫困内涵、贫困发生区域的多维度和复杂性,进而对贫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精准化进行剖析,最后探索了精准扶贫的可行路径,并阐述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特色路径的优越性和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15.
常艳花 《农业经济》2018,(12):132-134
电商脱贫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的重大创新,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单靠农业种植不足以实现农村小康。而农村人口众多,互联网发展迅速,电商市场潜力巨大,电商扶贫不仅能够实现农村整体脱贫,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国家在2014年将电商扶贫列为精准扶贫十大战略之一。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本文深入了分析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进行扶贫攻坚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发展也进入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结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延边州农村电商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结合发展时期,为延边地区农村持续发展提出了"政、校、行、乡、户"协同推进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与互联网融合更加紧密,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特别是在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电子商务得到迅猛发展,对于我国传统农产品而言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传统农产品物流体系显得捉襟见肘,传统农产品物流亟待转型升级。而电子商务发展不仅为传统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也为传统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方向。可以说,传统农产品物流转型升级正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时代,应多领域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重科技兴农与教育兴农,加强城乡融合,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加强用地保障与改革,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反贫困的重要战略,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两者息息相关。"精准扶贫"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兜底"作用,因此,笔者以沈阳市于洪区农村贫困农民作为调研对象,以社会保障制度的视角来审视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从保障对象、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三大层面助力精准扶贫,增进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的顺利解决和促进其可持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方宜霞 《山西农经》2021,(5):142-14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完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乡村建设与发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站在审计视角,探讨了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