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基于CHARLS 2013年全国追访数据,运用劳动参与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养老制度对农户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养老覆盖更倾向于鼓励农户脱离城镇非农部门,转移到农业农村从事自家农业和农业打工等农业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工荒",说明新农保养老制度正在加速劳动力市场转变。政策制定部门在完善新农保自身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农户收入增长对就业决策内在影响的角度解释中国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从农户家庭层面考察农户就业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湖北省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对农户收入变动对就业决策的动态影响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发现:农户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动显著影响农户在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上的时间配置;农户在就业决策的动态考量中最关注的因素是收入状况和对收入波动及其风险的判断;理性农户会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适时地调整农业劳动和非农劳动的时间分配,进而形成家庭就业的合理决策。由此,笔者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提出解决当前农户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4.
王玥  罗信  黄玉浩 《农村经济》2020,(1):120-127
我国城镇化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不同城镇化路径下失地农户的生存发展存在不同特点。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失地农户的家庭发展能力模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了新城开发、旧村改造、集体经济发展三种城镇化路径下402户农户失地前后家庭发展能力数值。研究发现,辅以留地安置+集体产业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城镇化路径可以显著提升失地农户的家庭发展能力,而侧重于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的新城开发城镇化路径则难以提升失地农户家庭发展能力。因此,在未来城镇化中,集体经济发展式城镇化是一条可选路径,其可使农户失地不无地,留地可发展,发展可共享,进而促进农户的全面可持续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劳动负效用视角下,通过构建退耕农户决策模型研究退耕还林成果的可持续性问题。引入劳动负效用概念构建农户决策的基本模型,并通过拓展的模型分析农户的生态林管护概率、林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以及家庭成员劳动就业结构与真实劳动报酬的关系。研究表明:退耕还林成果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退耕农户参与工程的真实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6.
当农户生活消费或生产经营受到资金限制时就产生了借贷的需求,农户的借贷行为是农户基于自身资源要素禀赋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由于家庭外的保障体系缺失,使得农户在产生借贷需求时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友情借贷成为农户首要的融资资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友情借贷盼发展特点,从关系网络、自身经济状况、规模数量及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友情借贷供给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友情借贷供给的可能性边界,从推力和拉力角度分析了高利贷及金融机构对友情借贷的替代性,并就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与高利贷竞争、如何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大量农业用地的征用,而不同的土地制度对应着不同的土地征收和补偿方式。本文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对征地补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证明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合理且必要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资本投入对征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前期固定资本投入越多,越不愿意土地被征收,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非常必要的。实证结果还证明了,已被征收部分土地的农户存在后悔效应,农户的年龄、人口非农比、经济作物收入占比、农业补贴等因素也会对征收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最后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农户行为分析都建立在农户独立决策的基本假设上,但是有理由认为农户的生产受限制于外部性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体决策行为。基本的逻辑是,如果农作物生产存在比较强的外部性,即农户的种植方式选择可能是集体决策,连片种植的概率就比较大。江苏和黑龙江的实证研究表明:集体决策客观存在,集体决策的主要原因在于作物生产的外部性和地块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实验区的建设,重庆市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这些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局面.在社保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解决失地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保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失地青年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失地青年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在中国 ,虽然农业与非农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联系很重要 ,但对于农户和个人在不同的经济时期 (繁荣或萧条 )在农业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动力机制问题上却鲜有研究。农户成员在经济繁荣与萧条时期的就业选择机制与这种非农就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福利方面的影响等问题上仍存有很多疑问。他们到哪里去找工作 ?这种部门间劳动力转移规模有多大 ?在萧条时期 ,农业部门是否吸收了劳动力 ?这种吸收带来的劳动力重新配置是否意味着非农就业工作的失去 ?哪些人在经济紧缩时失去其非农工作 ?哪些人在繁荣时期加入到非农工作中去 ?对于中国这…  相似文献   

11.
"增减挂钩"政策下农户对失地后的生活是否满意?本文基于对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还迁居民的调查,筛选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评价了农户失地后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失地农户对生活的满意度还取决于人均月收入、家庭的经济条件、现有工作的满意程度、国家政策、补偿的配套。下朱庄街失地农户对现有生活以满意和基本满意为主,整个项目建设比较成功,也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成为天津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来自湖北、江西两省的619个农户调研数据,对失地农户的征地补偿费使用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失地农户如何使用征地补偿费是一种受自身能力和客观环境因素制约的理性决策,失地程度、所获征地补偿费数额、家庭收入、非农劳动力状况、社会资本、家庭特征等是影响失地农户征地补偿费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就农村已婚妇女失地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已婚妇女失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失地农户租入更多农地,但对农户租出农地影响较小。失地农户是否租入农地,主要取决于农户的经济状况和要素禀赋,而不是取决于已婚妇女失地。在一些人均耕地紧张的地区,已婚妇女失地虽然增加了农地需求,加剧了农地市场的供求矛盾,但在另一些人均耕地充裕的地区将有利于促进农地市场的发育,减少耕地撂荒现象,加速农地市场流转。  相似文献   

14.
基于1132户退耕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及生计状况问卷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和DEMATEL-ISM集成分析法剖析退耕农户营林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退耕补偿满意度、产权安全感知、非农就业技能、风险偏好水平、生计风险抵御能力、生态环境关注度与家庭劳动力数量等因素是影响退耕农户营林决策的关键要素;退耕补偿满意度与产权安全感知要素构成了结果子系统,对农户营林决策具有最强的、直接的影响效用;非农就业技能与生态环境关注度等要素构成了原因子系统,是影响退耕农户营林决策的根源性要素。  相似文献   

15.
考察失地农户生计活动是理解他们生计转型并改进征地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活动特征、生计活动影响因素及其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由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经济,继续发展种养经营对失地贫困农户不一定是有效率的选择;(2)人力资本提高有助于促进贫困农户从事种养以外经营活动并提高收入,也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受雇概率并提高收入。加大贫困农户培训、鼓励剩余农地自愿流转、发展多样化生计等三方面政策建议应相互配合,协调并进。  相似文献   

16.
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户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资源化、商品化是当前我国将低碳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秸秆产业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农户行为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对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进行分析表明,市场条件、农户当前处置秸秆的方式、政府政策、同伴行为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出售秸秆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估计了农户的农业生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估算了家庭成员的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由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本文以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为基础对劳动供给函数进行了估计。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决策与劳动供给决策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劳动供给具有家庭联合决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的加快也催生了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然而我国的失业保险体系并未将失地农民纳入其中,导致失地农民的生活落入困境,诱发了失地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种种矛盾。这些冲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制约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以促进就业为为重点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不因失地而失业,同时能够分享城市化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户的非农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Cragg提出的双曲线模型进行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研究,探讨影响农户非农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的主次影响因素及该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湖北省样本地区的研究表明,教育和性别是决定非农劳动力分配决策的两个重要个体特征变量;成年人人数、汇款水平、家庭的种植面积和其资产持有水平则是非农工作时间分配决策的显著要素.  相似文献   

20.
农户选择农作物新品种的决策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影响农户选购农作物新品种的决策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选择农作物新品种受到农户内部因素和农户外部因素的影响。农户内部因素包括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收入水平、农户收入来源、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状况;农户外部因素包括新品种特性、新品种价格、新品种的广告宣传、进步农户的“带头”作用、种子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种子经营单位的数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种植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