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这种城镇化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受制度、政策、城市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不彻底性。这种转移方式,一方面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并弱化了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不彻底的转移增加了转移成本,且压抑了消费需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核心在于将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市民化战略的有效落实是实现我国从传统农业国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但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将试图身份城市化的农民工群体限定在进退两难的城乡边缘地带。研究探讨了农民工身份市民化的内涵及意义;从文化歧视、经济困境及政府政策错位等方面揭示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工身份市民化进程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给出社会文化重塑、经济保障及政府政策优化等推进农民工身份市民化战略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然而,受制于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广大农民工在为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没能获得如城里人同样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成为城市社会中的边缘性群体。目前农民工在政治权利、公共服务、经济条件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依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影响其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一个大战略,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大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种种难题,从而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洁 《农业经济》2015,(6):103-104
农民工市民化战略的有效落实是实现我国从传统农业国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但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将试图身份城市化的农民工群体限定在进退两难的城乡边缘地带。研究探讨了农民工身份市民化的内涵及意义;从文化歧视、经济困境及政府政策错位等方面揭示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工身份市民化进程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给出社会文化重塑、经济保障及政府政策优化等推进农民工身份市民化战略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锦州市、本溪市等地区的680位完全实现市民化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从个人基本情况、物质生活情况、精神生活情况、社会保障及就业情况四个方面入手对其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丹 《农业经济》2012,(4):44-46
用“农民工市民化人数”代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个指标,不断完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目前已经引起学界高度的关注,本文采用帕森斯社会系统AGIL理论来探究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路径应是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全覆盖,既要加大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也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土地被用于城镇化建设,甚至一些村庄还出现整体搬迁现象,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且城乡就业模式的迥然不同使得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越发凸显,仅仅依靠安置补偿款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他们正面临着"无地、无岗、无保障"的生活窘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而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纳入到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促进城镇化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唐宁 《山西农经》2014,(6):63-64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学者提出"新型城镇化",着力于以人为核心,保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强调均等化待遇。在此背景下,"就地市民化"也赋予了新的意义,意在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本文就此展开思考,分析实现"就地市民化"的途径及其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最有希望转变为市民的农村居民,作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渴望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一系列不合理制度的存在使他们的正当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简单的身份差别决定了公民的福利待遇的迥然不同,这样的权益政策体系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均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在于农民工市民化,虽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阻滞因素正在逐渐消解,但除了制度层面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需要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类,厘清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等三个成本分担主体的责任所在,进而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一个政策思路,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采取何种配套措施,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艰巨任务。本文基于发展机会的均等性和发展成效的共享性两大维度在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求进行论述的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及其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合理提升其福利水平;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思路,进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市民化是解决我国农村转移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影响市民化的制度性不利影响将减弱,未来制约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门槛将逐步拆除,而功能性社会排斥将成为制约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研究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推动市民化进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是构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方共同参与承担的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主要分为保障住房成本、教育培训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成本、私人增加的生活成本等5个部分,对其进行分类加总测算的结果显示,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总成本为285760.84元。其中,政府需要承担的部分超过总成本的一半,而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分别需要承担的部分均少于成本总额的1/4。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应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开拓和创新多样化的成都市财政筹资渠道及成都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渠道等。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确权颁证作为加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重要措施,是否促进了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农户劳动力转移仍未有定论。围绕这一议题,利用确权颁证这一历史契机,从农户个人和家庭两个维度,探讨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承包地确权本身对农户个人迁移无显著影响,对农户全家迁移有负向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思考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产权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寻该区域农民工收入增长的改进措施。[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增收5条路径下的8个指标对农民工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城镇化率、农村机械化水平、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村高中级以上学历劳动力数量、城乡土地置换率和城市下乡科技服务人员等7个指标对于苏南地区的农民工收入为正向影响,但是农村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民工收入为负向影响。其中工业化率对农民工收入影响系数最大,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小。[结论]城镇化、农村资源水平、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农产品的供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人口流动对于农民工的收入均有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增长是负向影响。因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优化工业化水平;引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升农产品有效需求、优化农产品定价机制,便可从根本上促进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的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要发掘本地区特色文化,开展相关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地区城镇化与现代化贡献力量,提升人民生活幸福程度与生活水平。探究了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走上返乡创业之路,逐渐成为就地城镇化的中坚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并缩小城乡差距,是一种正常的由生存诉求转向发展诉求的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但由于受到创业技能、创业资金、创业政策以及创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延缓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进程,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重阻碍。本文首先阐述了就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和意义,并从就地城镇化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支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就地城镇化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有大批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来谋求发展,他们融入城市难成为破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建设首当其冲。农民工的流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其养老保险的特殊性,而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都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建立相对独立的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并将农民工群体进行科学分类,使其分别进入到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养老保险体系逐步从三元化转为二元化,再到一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