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人才资源提供支柱力量。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是什么,进而解决为什么用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途径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以及如何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体制机制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包括创新培育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和创新培训模式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宋越 《山西农经》2022,(8):168-170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主体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农民参与培育的内在动力不足、培育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培育资源分散以及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探索新时期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施路径,能够为更好地培养出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职业农民提供实践导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周宏伟  徐莉林 《山西农经》2022,(16):155-157
乡村振兴是推动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人才振兴中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就业水平,发挥其优势是现阶段重点研究方向。文章以兴安盟为例,研究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梳理了兴安盟城乡人口分布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期阶段,哪个群体最具新型职业农民潜质,最具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特征,尚需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认知统一。课题组依据对某地区以粮疏种植为"主业"的农村村落的调研认知,与现有文献观点商榷。以此结论演绎乡村振兴战略初期以粮疏种植为主业的广众农村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概念,分析了娄底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提出了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并列举了娄底地区新型职业培育成效,以期不断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构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人才支撑。在实施过程中,精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参训心理并探索有针对性的对策,会对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我国对农民的扶持力度逐渐增大,力求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重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下集体林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时代,培育一支强大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要求,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紧迫性基础上,研究了集体林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部和外部动因,认为收入因素、个体偏好、职业理想、教育需求是林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内部动因,规模经营、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和社会认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动因。在此基础上,立足现代系统观,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动因系统。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赋能,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开辟地方新农民建设地方经济促发展的道路。以广州市从化区乡镇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与培育的现状,总结从化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培育策略,对助力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枣阳市2013年被列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2014年列入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开展工作5年来,共培训各类新型职业农民4109人,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政策而言,要实现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总结、分析枣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引导全市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经济建设任务越来越繁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方法和对策,旨在提升农民综合能力水平,培养出更多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3.
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连续6个中央一号文件进行部署,明确要求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职业农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怎样让农民田间学校成为培育职业农民的重要阵地,成为他们讲好致富故事、放飞创业梦想的圆梦之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田间学校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顺应民意、鼓舞人心。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瓶颈,关键要搞清楚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支撑。谁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主要的力量有以下几类人: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多年来,国家在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培训和培育,但有一项基础的工作没有做,就是建立职业农民制  相似文献   

15.
2018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设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探讨了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意义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新形势下,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要与时俱进,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牢牢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开展培训,努力培育出更多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农业强不强,要看农业产业强不强;产业强不强,要看能不能让农民既增收又致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围绕产业做培训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汤璇芷 《山西农经》2022,(4):164-16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属于基础工程,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内生动力。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应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开拓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助力农业强、农民富等目标的实现。基于此,对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和培育价值进行了简单阐述,从长远培育计划、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路径,希望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充分考虑其职业适应性,知识技能屏障、管理能力不足、创新创业局限均可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业道路上的绊脚石。本文结合职业适应性理论,从初始阶段、实践阶段、成长阶段、瓶颈阶段、成熟阶段5个层面论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培训方向,同时提出了“树立榜样”结合成功案例普及新技术,“精准画像”针对职业背景划定培训内容,“因地制宜”甄选培训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等建议,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型职业农民在促进产业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使命,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产业素质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需要文化素养高、经营管理理念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重要培养机构的高职院校,必须找准培育对象,科学设置培育方案,丰富培育内容,不断强化培育对象的职业意识,提升其知识水平、道德素养以及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