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粮食价格已由过去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转向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国内外粮食价格反差。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国内粮食市场的对外开放,外国优质低价粮食将会对国内粮食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和程度。国内外粮食价格反差现状及其原因粮食价格反差现状。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的市场批发价格比同类进口品到岸价格高20~40%。国内部分大宗粮食不仅绝对价格水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果加上质量差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制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6类粮食品种价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和非执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均能产生明显影响;粮食价格对价格政策因素反应最为灵敏,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改革调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持审慎态度,避免给粮食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风险价值法,以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度量了我国粮食市场的风险大小,评估了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市场,并且还是一个高风险市场;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大小有所不同,其中大豆的市场风险值最大,其次为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小麦的市场风险值最小;粮食市场价格下跌风险与市场价格上涨风险的发生频率基本相当,两者同等重要,在重点关注粮食价格上涨风险的同时,更应重视粮食价格下跌所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对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估计价格支持政策对不同粮食品种期现货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实证分析和比较了政策及其调整对粮食期现货价格波动实施效果的影响,为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撑。方法 文章利用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将政策以虚拟变量的形式引入GARCH模型实证分析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及其调整对平抑粮食期现货市场波动的作用。结果 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影响,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够明显降低稻谷和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但对期货市场波动的作用则相反;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导致现货市场波动性提高,而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价格支持政策具有降低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政策调控效果与实施品种的国内供求及市场形势、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程度密切相关,政策的完善还需关注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是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粮改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只有实现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转换,突破僵化的粮食管理体制,形成由市场决定粮食价格的新机制,才能为粮食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并发挥应用的调节作用创造前提条件,才能与国际粮食市场接轨,也只有在粮食价格市场化的条件下,才能促使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并促进粮食生产向优质,专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三种产品的农户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国际价格相互之间的价格传导,以及不同省份批发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贸易政策限制,三种谷物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国内外价格传导不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谷物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整合程度较高,价格传导比较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农户收购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价格传导不充分;不同省份小麦和玉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高,而大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后,为应对价格波动、保护农民利益而设计实施的,对有效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政策干预市场的负面作用日益凸显,形成了明显的"政策市",扭曲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  相似文献   

11.
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由计划取向向市场取向转变,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回顾这一过程,寻找目前粮食价格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粮食价格改革,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粮食实行严格的政府定价政策,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经营粮食的政策。自1979年以来,粮食价格政策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向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基本维持“统购”,提高收购价格这一阶段粮食…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下半年麦收开始,我国粮食市场走出自1998年以来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粮食价格出现全面上涨.这次粮价上涨首先表现在粮食产区,很快传递到粮食销区,引发全国范围内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全面上扬.  相似文献   

13.
对市场放开后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放开后,我国粮价在2004年、2006年出现两轮大幅波动。与以往相比,新形势下的粮价波动表现出新的特征,并带来相应风险。面对粮价大幅波动,政府以最低收购价为中心。从生产、流通、进出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有:促进了粮食安全:维护了粮价稳定;体现了调控意图;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粮食价格调控也表现出诸多负面效应:打破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扭曲粮食价格信号:不利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粮食价格调控成本趋高;不利于建立市场风险分担机制。反思粮食价格调控的得与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粮食价格调控:重新认识有关粮食的一些重大问题:建立与完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完善政府价格调控的机制;建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支持和收储制度实施过程中也逐步显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价格支持和政府收储为核心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效能正趋于弱化,且政策对市场的强烈介入导致市场价格信号被人为扭曲,市场机制对粮价的调节作用难以发挥,不断提高的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产生的误导资源配置的风险不断上升,造成社会资源和效率的巨大损失。深化粮食价格和收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粮食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应以市场价格为主,即在供求的相互变动中自发形成价格.但由于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局限性和粮食产业的特殊性,完善的粮食市场价格机制还应包括对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在粮食价格机制中,均衡价格是粮食价格的基本形式,期货市场是粮食价格形成有效方式,科学的宏观调控措施是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销区粮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放开粮食生产、粮食收购和粮食价格。调查表明 ,自 2 0 0 1年夏粮收购开始 ,海南、广东粮食市场已经放开并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初步形成了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 ,市场价格和农民收益有所提高 ,销区市场繁荣 ,供应稳定 ,多渠道购销格局形成雏形 ,非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明显并逐渐跃居主渠道地位 ;但同时在粮食储备、粮食风险金、农业税收、财政补贴、建立产销区关系、粮食市场管理等环节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之后的市场变化   (一 )粮食市场放开后 ,粮食价格上升 ,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  相似文献   

17.
粮食价格是一个突出而又敏感的问题,粮食价格的波动受到生产、气候、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从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两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我国不同品种粮食价格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国际价格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较显著;而小麦、水稻的市场价格受国家粮食价格政策的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面临总结、反思和改革的关键节点,本文通过2008~2017年主要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月度数据,以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为标准,运用VAR-STR模型对国内价格支持调控政策有效性进行判断。研究发现,政策价格干预造成国内外价格联动的门限效应,当价格保护处于低区制时,国际粮价能够同步影响国内粮价,国内外市场趋于整合,而当价格保护处于高区制时,国内粮价背离国际粮价波动趋势,国内价格调控虽化解国际粮价冲击,但由此造成国内外市场分割而使调控有效性下降。据此,本文认为政府价格干预是造成当前粮食困局的主要原因,政府应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和时间跨度,渐进式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建议可将名义价格保护率作为调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空间市场整合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利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和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数据对空间分隔市场的价格传导和市场整合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均衡调整速度较慢,地理距离是影响价格调整速度和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市场间的贸易成本空间分隔受到市场、运输、信息和政策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中国粮食市场尚缺乏有效的空间套利活动。为了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粮食安全,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利用市场机制、降低贸易成本以推动粮食市场整合。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粮食价格反差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部分粮食价格已由过去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转向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国内外粮食价格反差。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国内粮食市场的对外开放,外国优质低价粮食将会对国内粮食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和程度。一、国内外粮食价格反差现状及其原因近10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不断下滑,而我国粮食受资源、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扣除通胀因素后成本年均上升10%左右,粮食价格也已由10年前大大低于国际市场粮食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