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自身如图腾一般的文化印记,是民族对外展示的强有力名片。在新时代,文化身份的打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加顺应时代潮流,民族节日文化随着旅游热潮不断变化。当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传统民族文化会在时间推移中不断被影响,最终发生变迁与重构。以壮族的"三月三"民族节日为例,分析旅游发展对这一传统节日所产生的影响及民族节日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红色边疆农场依托满达民族历史和界江资源优势,实施"抓特色、建精品、创品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突出农场文化资源的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深入挖掘和打造满达文化和界江山水文化,构建起以特色文化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是一种知识型、体验型和娱乐型的文化产业。文章以体验为视角,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发展策略,即提升演出质量,坚持"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演出内容;强化互动程度,增强游客体验参与性;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态度;明确演出时间,采取立体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莉 《农业经济》2023,(8):139-141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国内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村寨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就是对其增加经济增长、缩减地方差距、大幅度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实体建设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发展重心转向了市场经济,让很多国外文化和国内文化不断相交融汇,导致国外市场的文化对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让村寨产生了人为的受损和变化。基于对当下村寨文化实体建设中的问题与现象,应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大力宣传我国村寨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解决民族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形成社会主义建设下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当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发展热点,依托高原民族聚居区资源优势,黄南州与青海省文旅厅联合打造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对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8~2019年黄南州文化和旅游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权重法、耦合度与同步性等模型,对示范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吴小立 《南方农村》2012,28(8):49-53,64
农业旅游扶贫战略与人力资本投资战略的重点是以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受益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从协同基础上看,广东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三种主要的农业旅游扶贫与人力资本投资协同战略模式,有利于惠及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的旅游人文资源,形成西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还能推动西藏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目前主要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比较分散、缺乏高素质服务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提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民族传统旅游品牌、培养旅游人才和优化服务质量等建议,从而促进西藏旅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民族文化产业的"文化旅游业(民族村寨游)、旅游演艺业、民族会展业、民族工艺品业"四类业态作为考察对象,研究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产权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机理,最终提出一系列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产权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给游客带来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手工艺活动、周边自然风光、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建筑、民族传说与乡村民风和民族服饰及饰品。在实际调查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民族风俗和手工艺活动,分别有72%和70%的游客选择了这两项。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期待程度最高,占比达到51%和53%;对于节庆氛围、宗教文化、远古文化和婚庆习俗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结论]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优势,但当前其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开发,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增加黔东南州旅游与经济活力,提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旅游扶贫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是我国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现实中,由于政府层面缺乏统筹规划,农旅产业融合度不高,村寨空心化严重等问题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发展。因此,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融合、绿水青山"生态+"、"观念扶贫、智力扶贫、智慧扶贫"等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通过发挥"旅游+"的综合效应、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创新商品营销模式、汇聚社会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等途径促使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扶贫。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族地区是贵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的旅游胜地,是苗、侗、布依族最大的聚居地和民族旅游资源富集区,探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有利于认清实际,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族旅游的兴起,新、奇、特、异的地方文脉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甘肃甘南州玛曲县为例,通过深入挖掘民族地区文脉资源,分析了地方文脉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竞争的核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要在特色文化品牌、新生业态发展、打造民间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上下足功夫,使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4.
吉首市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名人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城市。其所属乾州古城风貌完整,文物建筑众多。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吉首市面临着加快民族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本文对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影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简单或单纯地讨论"保护第一"还是"开发第一"并不能真正解决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实际上都可归之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其关键则在于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本文以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为核心,针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节庆是地方品牌传播,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少数民族乡村节庆旅游则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助力民族乡村地区脱贫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林芝嘎拉村桃花节为例,梳理了节庆影响地方品牌化形成的框架。研究结果发现桃花节作为社会符号载体具有传播地方品牌意义的作用,同时其在地方文化、形象和认同三个维度对地方品牌化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地方品牌化理论以及为政府通过节庆手段助力乡村扶贫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凉山彝族安哈镇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建筑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借此打造地方民宿。民宿建设能够提高居民的日常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当地文化进行传播与宣扬。我国旅游形式中民宿旅游具有重要的地位及意义,通过对安哈镇民宿建设现状以及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得出民宿对于安哈镇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是赫哲族传统文化荟萃之地。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与乡村旅游日益火热,尤其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深入推进背景下,赫哲民族文化村凭借自身的自然环境优势与文化优势,旅游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本文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旅游的大趋势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游乐型”转向“文化休闲型”,人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姿多采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是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对于保持云南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对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