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是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而旅游扶贫是为贫困地区提供"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据统计,我国七成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良好而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大多集聚其中。因此,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将"地利"转化为"红利",成为乡村精准扶贫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拟从资金筹集、扶贫对象识别、居民扶贫意识和能力培养及电商扶贫四个维度,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2.
旅游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是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的一种造血式、内生性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农村旅游,可以激活农村特色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及经济结构优化;引导更多消费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针对旅游扶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扶贫而提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虽然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仍然有约四千万贫困人口,且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深度贫困的边远农村地区,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好生活,关键在于乡村建设,尤其是贫困乡村振兴建设。深刻认识与科学把握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统一认识,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来探索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选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旅游扶贫是一种借助旅游经济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与融合作用,带动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增收,乡村旅游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引导、产业推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目标是确保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脱贫和同步小康。乡村旅游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多重困境,从理念到操作基本都侧重贫困户的经济增收,并基本对标于2020年的脱贫目标,没有考虑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户持续发展问题,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扶贫模式差距较大。为此,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建设、基于旅游产业链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注重贫困户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旅游扶贫激励机制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及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将农村、农业、农民串联起来,成为扶贫开发中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带"的功能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精准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从空间作用机制、动力机制、受益机制三方面辅以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模型的原理,从景区、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五大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黎  童静  刘成 《农村经济》2021,(3):56-63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其中乡村旅游是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当前,对于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产业发展试点,助力乡村精准扶贫的路径和模式上还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为样本,分析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精准扶贫的评选机制、动力机制、示范机制、规划设计机制,提出乡村旅游示范村需要精准选址评定和营造特色场景,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指标体系,研究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扶贫是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方式,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迅速的推进和发展,在各地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乡村旅游扶贫不能脱离其核心任务即"扶贫",也不能脱离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目标,实践中易将其与旅游开发相混淆,从而导致陷入与扶贫目标和宗旨不符、政府包办、项目缺乏特色、利益联结不稳等困境。笔者根据对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了目前贵州乡村旅游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结合理论研究提出了精准视阈下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成为较多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力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增加乡村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机会、大力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但在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也遭遇了精准定位难、市场前景预测难、资金借贷难、从业人员培养难的困境,要摆脱困境寻找出路,应精准识别各要素、精准开拓市场、精准制定资金帮扶措施、精准培训从业人员,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精准扶贫实施中,文化扶贫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公共图书馆在推进文化扶贫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基于精准扶贫观念分析,归纳和概括图书馆对文化精准扶贫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和对策,以期为农村基层图书馆建设及参与文化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发展情况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一些贫困地区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可以挖掘当地资源的内在价值,采取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既能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还能完善基础设施的优化建设,使贫困地区具备造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李佳柔  付苗 《山西农经》2022,(17):42-44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落实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转变人们对乡村的认识,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灵体验和精神享受。文章简单分析了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总结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希望能为推动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旅游扶贫在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强烈的带动作用和有力的造血功能。在具备一定旅游价值或可开发性较强的贫困地区,将旅游产业开发与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等密切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精准脱贫找到可靠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田桥村200名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合作社作用效果对已入社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营规模对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影响显著;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降低成本提高售价的效果对已入社农户参与行为具有正向效果。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合理布局,适度经营,规范运行,提升经营能力等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起步晚但发展快的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更规范化的要求。面对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当前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索推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实践进行调研发现,河南省主要形成了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公司)+农户文创+民宿旅游等四种实践模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乡村旅游产业联动机制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和核心竞争力不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有待改进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路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消减贫困、提高弱势群体收入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弱势群体及精准扶贫的属性,然后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增收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给出农村弱势群体的增收路径。旨在借此为消除贫困、保障与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新的困难与挑战。以安徽金寨县为例,探讨新常态下县域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能对金寨乃至其他地区扶贫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