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什么”的重要论述 ,是人生航程的指灯 ,寓意深刻 ,令人深思。作为政府收费管理部门的一名领导 ,承担着为政府聚财用财 ,为社会、企业和群众治乱减负的重要职责 ,为了把本职工作做好 ,自己时时刻刻告诫自己 ,人生要以“三个什么”立身 ,行政要以“三个代表”为政。一、要把党的宗旨作为“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的出发点。当前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 ?这一点在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还没有真正解决 ,因此 ,出现了成克杰、胡长清等腐败分子及其他一些问题。作为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什么”是党员干部世界观改造的重点。作为县级主要领导干部 ,只有解决了“三个什么”问题 ,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肩负起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历史重任。一、解决参加革命为什么问题 ,确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参加革命为什么的问题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对党员干部来说 ,就是是做官呢 ,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 ;是人民的公仆 ,还是人民的主人 ;是为广大人民服务 ,还是为个人或少数人服务 ;是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 ,还是骑在人民头上发号施令、作威作福 ;是向人民负责、为群…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关于“三个什么”的讲话 ,寓意深刻 ,发人深省。我们致力于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致力于先进文化的不断进步 ,归根结底 ,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思考“三个什么” ,回答“三个什么”的最终目的 ,也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 ,实践“三个代表” ,思考三个什么 ,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贯彻群众路线 ,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的公仆。当好人民公仆 ,心里要装着群众。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 ,离开了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实践“三个代表”,其中之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的党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勇直前。作为区一级基层政府,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就是真正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走群众路线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即“官德”始终受到社会关注,被视作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胡锦涛同志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都强调了这“三常”。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一门重要功课。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曾反复告诫全党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 ?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 ?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他同时指出 ,这个问题我看还要继续提、不断提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反复想、深入想。在深入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论述过程中 ,紧密联系实际 ,认真思考“三个什么” ,对于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做好本职工作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时刻不忘问自己“参加革命是为什么”。人生观问题是领导干部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60多年前 ,全党上下学习白求恩同志“…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真抓实干、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座谈会上,高瞻远瞩,就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作了深刻全面的阐述,指出,这支队伍,“不论做什么工作,作为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江泽民同志就此提出了五条基本要求,概括起来:一是坚持一条道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实践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贯彻一条“思  相似文献   

9.
我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任县长已是三年有余。有人问我 :“当县长有什么体会 ?”我想体会很多。最近 ,我整理自己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笔记 ,并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什么”进一步审视自己的所言所行 ,写下了如下几段话。牢记宗旨才不会忘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的县长理所当然应该心系百姓 ,想民爱民为民 ,做问心无愧的人民公仆。这是我们的工作之本 ,也是“为官”之本。我觉得不论是当县长还是当什么长 ,从政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从我们到这个岗位履行职责的那天起 ,…  相似文献   

10.
切实加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使命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共产党人的使命感,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使命感教育应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茂名高州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什么”,即:参加革命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  一、“三个什么”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完成历史使命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白色恐怖环境下,每个加入共产党的人面对血与火的考验,客观上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要思考“三个什么”的问题。任何意志薄弱、信念不坚定、缺乏使命感的人都终将被革命的洪流淘汰。奉献和牺牲是检验共产党人的试金石。但是…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国人缺乏“科学”与“民主”精神并不仅仅是由于其愚昧无知,而且也是由于其在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过程中对“科学”和“民主”精神的自觉拒斥。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与“民主”绝非什么创造性发展,它只能是“科学”与“民主”精神被中国传统文化扭曲后的变异态。  相似文献   

12.
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否自觉过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关 ,是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一、过好群众关是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首先 ,过好“群众关”是新形势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考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过好群众关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 ,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目前…  相似文献   

13.
在“三讲”教育中 ,中央反复强调 ,领导干部要走下去 ,到基层去 ,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 ,特别是要到那些困难比较多、问题比较复杂、群众意见比较大、领导干部较少去的地方去 ,亲自听取群众的意见。无疑 ,这样做对帮助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观念 ,转变工作作风 ,防止“三讲”教育走过场 ,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下到哪里去 ,下去干什么 ,毛泽东早在 1 945年就明确指出 :“去 ,是为了工作去的。什么叫工作 ,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 ,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 ,这才是好同志。…  相似文献   

14.
一、述职要“述学”,督促政治理论学习落到实处。一是强化“述学”份量。在青年领导干部的述职过程中,将“述学”单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实化“述学”内容。要求青年领导干部在“述学”时,坚持“三述三看”:一述系统学习政治理论情况,看政治意识强不强、宗旨观念牢不牢、思想解放不解放;二述理论联系实际情况,看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如何,解决了哪些实际工作中的矛盾与问题;三述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看工作思路宽不宽、创新意识强不强,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有没有大的提高。三是量化“述学”标准。对青年领导…  相似文献   

15.
追求是人生的普遍现象,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内容不同、方向不同、方式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可以说,一个人追求什么,往什么方向追求,再怎样去追求,这就大体上反映了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什么是人生追求呢?所谓人生追求,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人生目标(生活目标)而进行的自觉、持久、不懈的努力进取,这是人的一种积极能动的人生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杨 《开放时代》2008,(6):39-51
本文对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问题作重新探讨。通过该书的起草者陶希圣档案文本、蒋介石日记以及相关的中共党史文献等,本着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态度,尽可能客观地解读这段历史,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蒋介石推出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二、《中国之命运》被视为“反共宣战书”是如何提出的?为何说它是“反共宣战书”?三、围绕着《中国之命运》一书争论背后,国共两党领袖交锋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曾海军 《开放时代》2022,(5):74-90+7
新冠肺炎疫情即危情,没有什么比“由己溺之”表达的那种刻不容缓、生死一线更为贴切。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如水深火热之中自不待言,“救民于水火”需要国家庞大而复杂的战略布局。自上而下的体恤精神离不开每个人全心全意地落实,这种“全心全意”在“视民如伤”的传统政治话语体系中叫做“匍匐救之”。“为人民服务”既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又要求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非常时期,受传统“赤子”论的启发,这种服务关系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为人民服务”所包含的与人民同欢喜、共忧患,称得上“与民同乐”的变奏曲。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照应,勾连的是整个“视民如伤”的传统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忠实代表人民利益。首先,增强群众观念,必须以民为本。一要服务为民。要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时代经贸》2012,(9):18-19
北京小吃“申遗”和调查工作已经启动。在缱设“三个北京”,特别是“人文北京”和“国际美食之都”的大背景下,这一工作的启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项工作是老字号企业的自觉的内在要求,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省委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树公心、行公道、做公仆”活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树公心、行公道、做公仆是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做人、处事、为官的基本准则和立身之本,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形势下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途径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一项有效措施。一个党员干部的人性好不好、品行正不正、党性强不强,这“三公”可谓一个衡量的尺度。树公心,就是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