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快经济发展,营造高质量的就业环境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社会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三者是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统一体。本文在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沅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目标。从概念上看,经济增长一般指的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加,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处于就业状态。在两者的决定因素中,有些是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起作用的共同因素,有些只是影响某一方面。这样,一方面,两者的变化形态可以是多形态的;另一方面,随着决定因素势力的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尽管他们可以获得土地补偿,但补偿费用不能满足其长期生活需求,更无法解决其在城镇的保障问题。因此,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首先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和如何城镇化是否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城镇化用三个指标来度量:一个是城市集中度,全省城市人口中最大城市所占城市人口的比重;二是大城市人口比重,即省内10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总人口占省城市人口的比重,三是最大城市人均GDP。通过引进交叉项、利用两步回归分析(工具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检测如何城镇化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如何城镇化都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城镇化对经济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最大城市经济发展和大城市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间接影响表现在城市集中度通过城镇化率影响经济增长。最后提出从城镇化率和如何城镇化两个方面着手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丽宾 《中国就业》2006,(11):10-12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理论关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前提和物质保证。而就业则是人们获得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途径。因此,任何一个政府都将经济增长和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两个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选取江苏省1990-2015年的城镇化率和人均GDP两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反映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进一步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呈协调发展,但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大于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建议江苏应提升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并注意改善环境和交通,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5,(17):125-126
改革开发后,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增长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文章从实证角度检验了中国1960~2010年间的城镇化进程,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快速下降阶段(1960~1978)、稳定提升阶段(1979~1995年)和快速提升阶段(1996~2010年)。在整个时期,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协调稳定进行,但从2004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已经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此时,我国应该重新考虑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控制城镇化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可阻挡,随着城市规模向周边城镇的逐步扩展,城市周边农村土地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经之地.失地农民逐渐成为边缘化、非劳动化、无保险的边缘群体,其生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就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VAR模型分析了新疆经济增长、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金融支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城镇化与金融支持不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经济增长、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相关。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新疆经济增长、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加深金融支持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许多摩擦、起伏和痛苦。这些困难不仅根源于经济体制,并且根源于我国独特的人口经济国情。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协调,不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一、广东人口与就业状况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人口增长型供给,即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二是发展型派生供给,即一部分已经就业的劳动力由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和发展性原因转为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供给。广东…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加速导致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农民面临着岗位少就业率低、受歧视就业难、缺中介信息少、无技术工资薄等诸多困难,本文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户籍制度、政府职能、农民受教育程度等几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农民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发挥政府领导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市场机制,以及提升农民素质等改善城镇化进程中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陶春柳 《物流技术》2012,(23):45-48
利用江苏省太仓市2001-2010年间GDP和三大产业就业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目前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存在不协调性的结论,同时对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就业弹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拉动就业的巨大推动力。新型城镇化通过以产业为代表的物质要素和人口为代表的生产力要素的集聚,影响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就业总量的供求结构、就业人员分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而就业增长反过来不断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广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以人为核心,注重城镇化发展与就业协同推进。2013年广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日益优化,城镇单位就业增长明显,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苏省太仓市2001-2010年间GDP和三大产业就业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目前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存在不协调性的结论,同时对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就业弹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袁明智 《财会月刊》2012,(24):17-21
本文建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解释税收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家庭工资收入与就业影响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关系,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断,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税负处于低水平时提高税率能够增加经济产出。税负通过政府投资影响劳动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收入,最后通过就业影响经济增长。税负与就业也存在稳定的倒U型关系,税负较低时提高税负就业增长,当税负高到超过临界值后,税负提高就业量就开始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扩大内需是积极有效的途径。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就会提高40%,投资则会提高50%;如果能够完全释放进入城镇农民的消费潜能,城镇化会拉动经济1~2个百分点的增长。因此,应将城镇化真正作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保障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一、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非农就业基本情况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中小城市和乡镇蓬勃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