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凤莲 《财会通讯》2014,(7):105-107
本文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之间的关联担保细分为提供担保、接受担保以及交互担保三类,并针对每种类型关联担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发发现,财务状况良好、股权集中度较高以及治理机制完善的企业更容易从其关联方中获得担保,而国有企业更愿意对其关联方提供担保。  相似文献   

2.
担保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种正常经营行为,可以使公司更方便快捷地获得资金。我国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往往发生在有关联的企业或有潜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我国上市公司向关联公司提供担保,甚至是巨额担保现象普遍,上市公司为此涉及担保诉讼而陷入财务困境。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关联方担保及其风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隐性担保的影响下,我国债券市场上部分国有企业信用债券存在信用评级与违约率倒挂的现象,形成较大的信用风险。打破国有企业债券的政府隐性担保预期,需要政府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对违约国有企业进行救助,并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相关配套措施。本文以华晨汽车集团债券违约为例,从政府隐性担保角度,对目前我国债券评级市场上存在的国有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失效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债券违约的省内传染效应、信用评级的动态调整以及债务违约后的政府救助。研究发现,由于政府的隐性担保,华晨汽车集团债务结构失衡,同时伴随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自有品牌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陷入流动性危机并发生债务违约。华晨汽车集团的债务违约带来了辽宁省内其他国有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上升。在信用评级方面,发行人付费模式可能带来信用评级中枢的全面上移,投资人付费模式相对有效,但也存在信息获取不足等问题。本文发现政府应当持续推进对债务违约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救助,坚定打破国有企业债券的政府隐性担保预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ST贤成案例中股权隐性失衡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体现出的隐性终极控制人利用复杂的股权操控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开展关联交易以及债务担保等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措施,以遏制股权隐性失衡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特殊关系的存在,因此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会互相提供担保或关联担保,且其范围不断扩大,性质也发生了异化。有的甚至进行恶意担保,即将担保作为一种掠夺资金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股地位,利用上市公司对大股东和关联企业进行巨额贷款担保,将上市公司变为“提款机”。上市公司融资担保通常有两种形式,即关联担保和相互担保。关联担保是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迫使上市公司为股东及关联企业提供巨额担保;相互担保是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互相提供…  相似文献   

6.
杨帆 《中国企业家》1999,(12):41-42
近日听说,重庆市曝出非法集资串案,近200家金融“三乱”机构以高息揽存.筹集资金后,出现巨额损失.因许多居民卷入这场非法集资闹剧,地方政府不得不举债10余亿元垫付,才予平息。实际上此类我国地方性金融风潮已经频频发生,如湛江基金案,郑州集资炒股票案。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外债案等,部与地方政府行为有关;或者由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以高利息为诱惑,招揽当地居民存款;或者政府支持设立各种名目的基金,或者政府为本地企业提供担保举借外债.或者通过在香港的“窗口公司”举债。  相似文献   

7.
结构转型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研究金融支持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将政府干预因素纳入研究框架。选取1990—2013年的各省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估计,验证在不同政府干预条件下,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关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于产业升级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在较低的政府干预强度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效果随着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但是在政府过度干预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于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政府干预对于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整体呈现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8.
试析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及涉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群 《财会月刊》2006,(1):66-67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特殊关系的存在,因此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会互相提供担保或关联担保,且其范围不断扩大,性质也发生了异化。有的甚至进行恶意担保,即将担保作为一种掠夺资金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股地位,利用上市公司对大股东和关联企业进行巨额贷款担保,将上市公司变为“提款机”。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财政分权、金融分权等宏观制度层面探讨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初始动因的基础上,深入剖析PPP、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购买服务及政府投资基金模式下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现实逻辑,并以PPP项目为例,构建Probit二值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现实微观机制进行实证验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行政效率、行政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等微观要素会通过影响PPP项目的失败率进而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唐风 《上海质量》2003,(12):1-1
本文采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的一个失败的案例。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表明,减持国有股,进而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正式约束)对于国有企业的改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机会成本对决策极为重要,而沉淀成本根本不重要。由于在现实经济条件下,沉淀成本是否给予补偿具有重要的再分配效应,特别对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而言,在改革过程中实行“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情况下,必须考虑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存量调整障碍影响。在依据沉淀成本概念基础上,我们重新找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界限。换言之,沉淀成本大的行业不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困难重重。而沉淀成本小的行业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非常容易。这样,我们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建议,在于政府有效地降低或补偿沉淀成本数量,以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金融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转型国家(以我国为例)的金融发展与改革的特征,运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中关于政府作用的最新理论,寻求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及政府干预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依据权变理论观点,将产权性质和政治关联作为情境因素,探讨政府干预对企业过度投资及其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干预加剧了企业过度投资,对民企影响更大;(2)民企政治关联能弱化政府干预影响,国企则恰恰相反;(3)政府干预降低了民企经济效益,提升了国企社会效益。研究结果揭示了产权性质、政治关联对政府干预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行为的差异化影响,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创新和完善治理机制提供了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政府企业关系视角,以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为案例,在微观尺度下探讨了工业企业用地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政府企业关系包含地方政府干预和企业政府关联两个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以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为依据,将政府企业关系时间演化划分为"地方竞争"和"地方引导"两个阶段。在"地方竞争"阶段,地方政府干预增强了工业企业的用地可获得性;而在"地方引导"阶段,企业政府关联对工业企业用地行为影响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具备较强企业政府关联的企业在土地要素获得性和用地规模上均优于不具备企业政府关联的企业。验证了地方政府干预和企业政府关联的相互作用,是工业用地快速扩张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发挥金融生态的"资金洼地"效应,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该流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和资本配置效率,再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法,先后探究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作用于金融主体显著影响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金融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基础、制度和诚信水平正相关,而与政府行为负相关,政府干预越多,就越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最后,据此提出了改善长江经济带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对国有企业实现“三能机制”任务的要求,选取甘肃某大型国有企业G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国有大型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与关键要素,总结绩效管理优化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为广大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程度都很强,它的发展实际上是“政府推动”的。尤其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央政府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和地方政府不同经济发展政策造成的区域经济环境差异是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的根本性原因。因此,政府行为是区域金融发展中的关键变量,政府行为的优化十分必要。中央政府应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多符合市场化规则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则应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金融深化、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长的动因之一,城市化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这一结论给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支持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纽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3—20LO)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共治理目标导致政府干预企业投资行为的动因及后果。结果表明,GDP增长率越低和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越大的地区,政府干预动机越强,所辖范围内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就业率同企业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受干预程度大于非国有企业。说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并不都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乐 《企业经济》2012,(4):175-178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短板,要消除困扰我国数十年的金融与"三农"经济严重失衡的矛盾,应从改革这个短板开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从体制或机制入手,在改革过程中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实现金融企业和各方利益均等,这不仅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