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琳  童薇 《会计之友》2009,(2):92-93
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处理上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国际上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倾向使用购买法,取消了权益结合法;但我国实务中出现的不少企业合并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更适合采用权益结合法。本文主要就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之前的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准则中先后对企业合并中权益结合法的取消,进一步将合并会计方法推向了我国会计界的前沿.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合并会计的内涵,其次,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的问题,同时,从规范权益结合法的应用标准;补充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完善配套准则的可操作性;关注知识经济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可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实务处理;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购买法进行会计实务处理。新准则的出台,既遵循了国际会计准则,也符合我国目前现状,但是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就是企业在实施合并进行会计处理时对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权益结合法按账面价值进行账务处理,购买法按公允价值进行账务处理)所作出的选择行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法对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使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整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或者使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整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而选择对企业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际上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最终国际会计准则取消使用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这引起了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中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就现阶段的文献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自己微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潘煜双  周燕峰 《财会通讯》2009,(1):75-78,82
权益结合法一直是充满争议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本文重点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合并前后财务指标数据的分析,揭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时,将对存续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等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对存续企业在合并前后股价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购买法的模拟运算,对比分析企业在合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因合并的方式及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看,我国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而且其会计处理主要特点也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由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严格 的限定条件,因而在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采用。我国大部分同志也认为在我国不必采用此法。根据上述情况,本文以购买法原理来说明企业合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胡群英 《财会通讯》2009,(1):83-84,105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中,国际趋向是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选择购买法。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却仍然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在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及利弊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准则中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文章回顾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沿革,分析了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运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文章回顾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沿革,分析了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运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企业合并》准则规定,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而购买法是世界各国企业合并均采用的方法,权益结合法只有少数国家采用。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应作调整,对企业合并的购买法应作出明确规定,凡是属于购买性质的企业合并,均应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为基础,比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运用的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阐述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共存的合理性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路径,而不能因为迫于国际趋同的压力直接把权益结合法取消。  相似文献   

13.
企业合并中的会计核算方法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进行简单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两种方法核算下合并后存续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一步探讨了采用权益结合法对合并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存在的利弊,指出了使用权益结合法将造成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相关性降低,并结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提出了限制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并最终实现购买法取代权益结合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要求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类似于权益结合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取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在我国,学习企业合并不可避免要提及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企业合并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权益结合法一直是充满争议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本文重点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合并前后财务指标数据的分析,揭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时,将对存续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等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对存续企业在合并前后股价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购买法的模拟运算,对比分析企业在合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国际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中,国际趋向是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选择购买法。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却仍然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在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及利弊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准则中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等都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规定企业合并只能采用购买法。我国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仍然允许购买与权益结合的“二元格局”。文章将对我国的这一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准则,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另一类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于前者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后者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区别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赵亮   《会计之友》2007,(3S):35-36
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纷纷取消权益结合法,采用购买法作为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指定方法的国际背景下,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却给了权益结合法一定的“生存空间”。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存在的现实价.值,提出其在我国的今生——暂时的现实选择。同时。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改革的趋势,又提出其在我国的后世——取消之必然。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的合并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问题。在国际上,对于企业合并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基本方法。但在两种方法的使用上,会计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考虑改变现行的两种方法并行的规定,美国已经取消了权益结合法。那么,在我国的企业合并业务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