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新颁布和修订了无形资产等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对原有《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重新修订。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主要规范的是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问题,它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易最大的特点是以物易物,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所以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及相关损益的确认。本文拟就该准则修订前后不同之处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31):163-167
明确界定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和数字货币的概念,通过对三种非法币形式货币的对比研究,指出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的主要区别。从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出发,针对数字货币是否值得信任、是否真的安全和能否成为真正的货币三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给予综述和讨论。分析认为数字货币作为颠覆性创新虽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发展前景,但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认可和法律法规的保护,以及与传统金融体制的相互妥协和融合创新。最后本文指出数字货币的当前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宋艳霞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65-166
马克思货币理论和西方货币数量论是当今经济学界影响比较大的两种货币学说,两者在批判和比较中共同发展,从不同角度充实并推动货币理论发展。文章主要比较两者在货币定义、货币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三个方面的论述差异,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货币学说。  相似文献   

4.
中国超额货币识别——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超额货币识别模型,研究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金融四个部门的超额货币需求行为。研究发现,只有超过总产值增长速度的部门增长才能吸收超额货币,这意味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未必同时是影响超额货币需求的因素。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和工业增加值占比下降均能引致超额货币需求,而农业部门不会对超额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另外,金融市场交易额的增加也会吸收超额货币供给。这意味着超额货币可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被消化,并不必然形成通货膨胀隐患,但货币政策仍将对金融市场活跃度下降过程中货币回吐做出防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际板筹备工作的加速进行,一些关于国际板的制度安排和技术细节也逐步明确。本文通过借鉴国际股票市场和我国B股市场的经验,对我国国际板可行的计价货币选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给出了可行计价货币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结构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公众的现金持有偏好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来间接实现的。对我国1994~2006年季度数据实证研究,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存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现金持有偏好与准备金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波动规律,以国外净资产比重持续上升、商业银行再贷款比重不断下降及央行票据比重陡然上升为主要特征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导致我国基础货币过快增加和货币乘数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7.
P Diamond最早提出货币的搜索模型并研究了货币均衡多重性,以此来分析货币政策与就业问题。Nobuhiro Kiyotaki和Randall Wright的著名“搜索理论”对货币在交易一生产过程影响资源配置的问题做了突破性的研究贡献。Alberto Trejos和Shouyong Shi对这种搜索模型的多重均衡性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主要是指出交易中的利益分配对于均衡多重性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于1999年颁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旧准则”)。实施不到一年,财政部就对旧准则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因此新旧准则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对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计价及相关损益确认的规定有所修改。 一、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新旧对比 (一)非货币性交易中未发生补价① 新准则一律以换出…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研究》2009,(7):20-20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2009年7月6日在上海启动,标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年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储备快速增加而持续增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通过基础货币直接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论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的产生原因,然后对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广义货币供给、外汇占款等指标作为变量,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了模型,并得出结论:我国巨大的外汇占款规模对我国货币供给数量产生了同方向的扩张作用。在短期中,外汇占款是影响货币供给的最强因素。  相似文献   

11.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利用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全面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GMM识别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而借助自举法的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探究货币国际化与其显著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货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某个阶段可能以某一职能发挥为主,不同阶段的政策着力点应该不同;货币国际化与其影响因素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主导性国际货币对发行国经济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成果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开放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货币错配的大量积累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形成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为同样面临着长期货币错配问题的中国提供借鉴,同时探讨中国货币错配问题,最后从汇率制度改革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实际的金融运行中,金融交易者众多,金融交易品种不尽相同,交易的计价和记账方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信息公布也不一样。中央银行要从事货币与金融统计,首先要解决统计规则问题。本文将主要探讨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以来我国价格水平又呈通货膨胀趋势,尽管供给冲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基本上可由基础货币因素来解释,货币乘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对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贡献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基础货币增长压力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根源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相关政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冲销外汇占款只能是权宜之计。最后文章就调控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货币铸造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文化史中,货币文化十分丰富、悠久,不仅能够见证我国发展历程,还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通过研究各式各样的货币之后,可以对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面貌等有一定了解,本文主要就古代货币的演变和发展历程进行论析,通过研究不同时代的货币特征,来探究博大精深的货币文化.  相似文献   

16.
货币替代,货币化过程与货币流通量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货币需求问题,始终是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实证研究货币需求的文章很多,可是,实证研究中国货币需求的文章却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所需数据不容易得到,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兼有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点,从而使得中国的货币需求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货币银行学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货币以有货币为载体的社会经济联系,利益形态、流通运动过程与规律,研究信用的本质,机制及相关政策工具等。最近在学习货币银行学理论后,对货币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有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二级银行体制下,一国货币供给总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者的乘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来控制货币供给总量,首先要解决货币乘数如何测算的问题。如果货币乘数不稳定而又不可预测,或者预测精度不高,那么这种调控货币供给的方法至少在理论上是不可行的,当然在实践中也无法操作。然而,货币乘数的测算却远非易事。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m2B=(n+h)/(r+e+h)①,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很多,而中央银行能够完全控制而较为稳定的只有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比率、超额准备金率等因子受利率季节性因素及其他因素影响变…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国际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主要看储备货币、汇率调节和国际收支调节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日前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其中包括了对原有《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重新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已于2001年1月起在所有企业施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主要规范的是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问题。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易最大的特点是以物易物,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所以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及相关损益的确认。本文拟就该准则修订前后不同之处作一比较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