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我国仍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煤炭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其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均产生影响。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角度对煤炭价格传导路径分别研究,并应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煤炭价格给三个产业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精确度量,结果显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各行业的相互作用,是定量研究价格传导机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我国两个化石能源部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产品价格分别单独以及同时上涨10%这3种情境下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炭价格依然是对我国各部门产品价格影响最广的因素;而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个别部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过度竞争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而煤炭产业就是最为典型的过度竞争产业之一。煤炭产业过度竞争不仅造成煤炭生产能力的闲置浪费、煤炭资源的破坏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全行业亏损和不正当竞争带来的经济秩序混乱,而且对煤炭产业自身的结构升级、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我国产业结构的逻辑演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电力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和各个行业都将产生影响。本文以2002年中国12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电力调价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进而估计电力价格波动对价格总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产品和服务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稳态阶段的美国与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的中国进行比较.基于OECD和中国投入产出学会投入产出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消费产品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明显,对第三产业产品的消费比重逐年提升,消费呈多样化趋势,居民最终消费对各产业总产出的拉动在不同年份其拉动力的强弱也不同,对各产业也有不同的放大效应,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煤炭产业是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安徽省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安徽省煤炭产业的一系列系数.结果表明,安徽省煤炭产业同能源、金属和制造业部门关联性较大,是目前安徽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郎威  陈英姿 《经济纵横》2019,(4):95-10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度量工业内部十个高耗能行业产出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四种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动态关联关系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十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灰色关联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行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存在动态变化,行业间能源使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逐渐由高污染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过渡。为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生产、引进、调配环节上下功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对高耗能行业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全面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对1992-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各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的动因,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进而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同时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做了单独考察。文章还基于各种推动因素,多角度地考察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2002-2007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其推动因素为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其中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较大。(2)信息产业产出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信息产业的出口扩张和技术进步。(3)机械工业对多数产业部门都有重要影响且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大;服务业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对多数产业部门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影响较大。因此,未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重点应是推进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扶持机械工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同时,鼓励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促进服务业消费与投资增长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增长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LMDI分解法对1994—2015年中国40个行业的煤炭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解耦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研究期间,达到强解耦状态的产业有12个,2个产业处于无解耦关系,26个产业处于弱解耦状态;高耗能产业的产能退出是煤炭消耗减少的重要因素,煤炭效率的提高是抑制煤炭消费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动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根据分析结果,从产业结构、煤炭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等层面出发,为我国节能规划和解耦政策的制定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省区内部煤炭产业流动及资源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我国煤炭产业利用途径的基础上,选取山西、山东、辽宁3省,再现了各省煤炭产业流动过程,并运用物质流分析对资源流动进行了核算,最后从资源自给率、耗煤产业结构、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煤炭流动的资源环境效应.结论有:①不同省区资源/产品自给率不同.随着由资源→初级产品→再加工产品的煤炭产业流动的逐步深入,各省煤炭资源/产品的自给率都不同程度地提高.②煤炭资源产业流动可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辽宁资源/产品中间消费比重高于山东、山西,其煤炭产业结构较完善.③各省原煤入洗率低、资源回收率低、产品产率低使得煤炭产业流动的环境影响大,尤其是入洗率和回收率的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四川省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剖析了四川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揭示了对经济影响较大的产业和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系数较大的产业,并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岳平 《经济问题》2000,(6):25-26,58
消费变化是引导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在不考虑消费结构变化和投入产出关系变化条件下和消费结构变化条件下,以及在综合考虑消费结构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化条件下消费将诱发不同的生产结构特征。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类型进行划分,才能为适应消费变化和产业升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天津市宏观经济数据和投入产出表,考察天津市产业结构的现实情况,对比三次产业42部门间的产业发展关联系数,探讨天津市产业结构变动中各部门的运行状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天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消耗总量和比例无法在短期内出现下降的趋势。火电产业不仅消耗了中国50%以上的煤炭,而且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居于世界第一位,是决定中国环境质量的关键领域。文章把电煤价和产业技术政策作为关键变量,引入到对中国火电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中。研究发现:(1)电煤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双轨制的逐渐融合是导致大机组装机容量不断提高的市场化因素;(2)政府火电产业的结构、技术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影响了技术结构提升的趋势和幅度;(3)减少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冲突,是实现电力产业"结构性"减排目标的主要前提。研究还表明,火电行业的结构优化和能源效率提高,不仅要发挥投入品价格的引导功效,而且更要提升环境监管和规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利学  方萱 《技术经济》2022,41(12):91-98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分析数字经济产业的投入产出结构及其产业关联特征,对于发挥数字经济的带动和支撑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7年、2018年、2020年中国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数字经济的投入产出结构和产业关联进行刻画,结果表明:第一,数字产业是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中间投入和上游需求部门;第二,在产业静态关联方面,传统产业与数字产业的产业融合程度仍然较低,而数字产业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中均具有重要影响;第三,在产业动态联系上,数字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具有极强的需求拉动作用,但其他行业对数字产业的整体拉动作用较小。基于这些结论,本文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边叔元 《经济师》2011,(2):237-238,241
文章从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过程和山西因过渡依赖煤炭而逐步形成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带来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阐明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进而全面分析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利条件,对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按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对不同产业和行业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的重点、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亦赫 《经贸实践》2016,(17):18-19
文化创意产业是低消耗,高收益的新兴产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然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区际产业转移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是短期内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区域的结果说明,区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暂不显著,区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产生显著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关于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程度及差异性。实证研究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产业发展潜力最大。东北地区第二产业亟待调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一、二产业发展比较好,但第三产业竞争力较弱,实证研究结果为我国经济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调整及产业转移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