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监管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均放弃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随着各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渐明显,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经缺乏发展的基础。从前瞻的角度看,分业监管模式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有序竞争的监管功能方面面临弱化的处境。因此对目前的中国而言,选择一个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业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正是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对美国1999年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前后的金融监管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金融业混业经营势在必行。经历了金融风暴的袭击之后,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美国,正努力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模式。这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中的金融监管无疑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金融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原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文章对我国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必然的,但是我国目前推进混业经营还面临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改革国有银行和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安排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建设、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相关法规的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我国对金融监管模式的进一步思考.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按照银行,保险和证券划分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为及时疏导和控制混业经营过程中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旧有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拟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出发,通过探讨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模式,探索我国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型过程中的金融监管模式及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及其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凤生 《北方经济》2008,(17):92-93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银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在市场需求、金融监管、同业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速度将会显著加快.为了适应经营环境的发展变化,与带有混业经营背景的外资银行竞争,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积极谋求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7.
郭鹰 《浙江经济》2001,(11):45-45
近年关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我国加入 WTO,这一切都对我国原有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及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旨在介绍混业金融经营模式下金融监管方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广西的金融业银证合作、银保合作发展迅速,混业经营初露端倪,广西金融监管面临新挑战;文章提出了完善广西金融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组织体系将无法适应金融开放与金融创新以及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金融监管大部制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模式。金融监管大部制的实现要循序渐进,逐步独立于政府其他机构。  相似文献   

10.
韩国强 《发展》2008,(10):46-46
发达国家金融业变革的信号表明,混业经营不仅是一场金融制度的变革,更是一个金融机构竞争与整合、金融服务手段创新、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理念革命的过程。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创造和完善条件,为我国金融业特别是作为金融业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推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周丽华 《新疆财经》2007,(2):54-56,24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国外金融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精神指导下,探讨在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下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已迫在眉睫。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全能银行模式和分业模式的特点,可以兼顾效率和安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金融混业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金融业最终由目前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结合国情,我国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大力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丁俊 《亚太经济》2001,(4):73-76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的转变的趋势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国家,在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蔚然成风及加入WTO带来的现实挑战前,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业在与外国混业经营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文章认为,在实行混业经营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在现有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混业经营,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的最合适的制度安排,文章根据国情提出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融运行机制包括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相应的监管模式,在金融运行机制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模式: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和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式,随着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模式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本文打算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模式的历史演进的总结和分析,对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和推进路径,提出 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是实行混业经营。在此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如何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根据中国国情和国外发展经验,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经济优势、协同效用优势、风险递减优势。选择什么样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是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入世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近几年来金融业之间的业务渗透现象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模式的改革,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点促进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及我国金融业改革的进一步加深,我们必须正视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下,强调各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我们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任重而道远.本人试分析我国现今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张爱萍 《发展》2005,(5):82-82
古语有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际金融业发展大都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交替发展的趋势.我国经历了从大一统的中央银行管理模式,到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分出.随着我国入世后金融业全面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金融业必将走向混业经营的大环境中,这是客观规律. 混业经营也是金融业竞争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垄断壁垒被打破,我国金融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消除分业经营的界限,推行混业经营,提高金融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魏义俊 《南方经济》2005,(12):104-106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加速,金融控股公司是各国金融混业经营所选择的主流模式,也必然会成为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本文从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态势入手,对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理论思考,进而提出了解决立法与试点、模式选择、金融监管以及风险控制等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