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引爆了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和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商业银行被迫为传统融资渠道枯竭的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比重以符合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次贷危机造成美国住房投资萎缩,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机制抑制了美国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信贷紧缩也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造成负面影响,上述原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危机将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  相似文献   

2.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9月正式公布了国际金融监管新框架《巴塞尔协议Ⅲ》,首次将逆周期资本缓冲这一重要工具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本文在简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及《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的基础上,测算了2000年至2013年我国应计提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对《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的确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产证券化的复杂交易结构中,要想达到完全转移风险的目标,不仅要对风险暴露进行资本监管,而且必须判断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转移程度(即风险转移的确认)。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转移确认是资产证券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本文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监管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代表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趋势,上述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对各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和指导意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是建立在先进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是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促成次贷危机发生和发展的原因:资产证券化的时候没有如实地披露信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贷款证券化监管的缺失;商业银行经营的“原生一分销”模式的制度设计缺陷。然后提出了次贷危机给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留下的启示: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要严格把握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要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琦  王帆 《北方经济》2009,(20):36-37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波及实体经济,并向全球蔓延.近年来,中国经济也同样碰到了利率较低市场环境下的流动性过剩、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资产价格泡沫化程度严重等问题,各家商业银行应对资产泡沫的风险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对提前防控我国房地产金融产品的风险,保持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监管资本套利动因及对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百花 《开放导报》2005,(6):99-101
监管资本套利产生于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框架的缺陷,其根源是银行最优资本和监管资本要求的不一致。在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仍然面临监管资本套利的问题。监管资本套利在对银行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应从短期、中期和长期对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管理和监管分阶段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新  刘炜 《改革与战略》2010,26(3):86-90,137
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也是最具破坏力和最难预测的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在全球金融界兴起,受到广泛关注。自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大案要案频发,操作风险有失控趋势。在应对次贷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货币信贷快速增长,贷款激增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埋下隐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日益突出。文章在界定操作风险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系统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监管操作风险的原则,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巴塞尔协议Ⅲ》下的资本监管进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监管,可以说是三代巴塞尔协议始终如一的监管核心。不论是1988年第一代协议中的资本充足率规定,2001年提出2004年正式发布的第二代协}义中的第一支柱下分母被风险敏感化了的资本充足率新规,还是次贷危机后被广泛提及的第三代协议中对资本充足率的诸多修订,无不彰显了资本监管在银行风险监管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原因的研究归纳为三类观点:微观市场主体说.新自由主义理论说,和长期宽松货币政策说。其中微观市场说又分为三种类型:商业银行“发起-销售”模式引起道德风险增加与贷款质量下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链条运用过度,以及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不力,存在监管真空和监管盲点。不同观点相互联系统一,共同解释次贷危机错综复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1988年颁布的巴塞尔协议是针对十国集团银行实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公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举措被全球银行业所普遍接受,成为全球银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 2004年经多方征集修改建议的新巴塞尔协议完稿,新协议为全球银行业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资本充足率框架,旨在通过建立最低资本要求,强化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在我国的金融改革实践中,银行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所以我国银行监管当局也非常重视巴塞尔协议资本要求。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计量和规定,正好为我们银行业金融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国际标准。而研究资本充足率及其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人们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虑我国金融部门实际情况及金融统计数据的限制,实证中以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作为整个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替代,而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对资本要求上。本文参照国外关于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的实证模型,选用2008-2012年我国16家A股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资本缓冲率与经济发展景气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有所降低,特别是在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推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逐步实现了逆周期性,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准则以及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贡献,对比了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准则与巴塞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的差距,指出了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同时,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发生后,有观点认为资产证券化风险过大,并认为中国银行业管理水平不行,没有能力做好资产证券化,而事实上次贷危机的根源并非资产证券化本身出了问题。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应对资产迅速增长,保证资本充足、分散风险的一个良好途径。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应继续推进,不应因次贷危机而受影响,而应在机制设计上吸取教训l。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召开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就"巴塞尔协议Ⅲ"的基本框架达成一致.同年1 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正式通过了该框架.该协议草案从提出到最终通过仅1年时间,充分体现了各成员国的重视和有效监管的紧迫感.而旨在促使银行减少高风险业务的巴塞尔协议Ⅲ也被认为是近几十年针对银行监管领域的最大规模改革. 一、对巴塞尔协议历史的简单回顾——简述"巴塞尔协议Ⅰ、Ⅱ"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多方面的意见,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Ⅰ".其主要内容有:第一,资本的组成.确定了监管机构可以接受的主要资本形式,将银行资本划分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并考虑到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暴露.第二,风险加权的计算.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的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协议主要关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及表外项目所固有的信用风险,之后又加入了市场风险.第三,资本与风险资产的目标标准比率.银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目标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与经济具有高度关联性,加强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意义重大.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监管部门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缺失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本文提出我国应着力加强房地产企业信贷、个人信贷业务、房地产信贷创新的监管,加强商业银行周期发展模式和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刘飞 《科技和产业》2006,6(5):35-37
为了使监管资本对操作风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商业银行资本金进行精确计量并使之与银行潜在经济风险相匹配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旨。本文对新协议中关于操作风险资本金计算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剖析,有助于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也开始了关于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首次出台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进入实质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10,(5):F0003-F0003
最近,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主要内容是: 一、基本规定。商业银行须从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中分别扣减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在剔除风险准备后剩余额度的50%,资产证券化的销售利得也将从核心资本中扣除。  相似文献   

20.
路妍 《辽宁经济》2001,(12):26-26
2001年l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这是在1999年6月公布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修改,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将于2001年底定稿,并于2004年正式实施。巴塞尔新协议作为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界配置资本的指导性文件,其变化将影响到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尤其对加入WTO的我国银行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内容,对加强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十分必要。 巴塞尔新协议草案与1999年6月框架文件一样,强调最低资本要求、监管评估、市场约束三大支柱,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