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韩孟君 《中国经贸》2015,(11):140-140
自2004年中国颁布《最低工资规定》以来,最低工资的调增越来越频繁,执行力度也有所加强。本文使用省级宏观面板数据和9个主要省份的微观家庭纵向数据评估2004到2011年期间最低工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与之前研究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当年最低工资对就业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并且对中部地区促进作用较大,对青年工人就业的促连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梅 《开放导报》2008,(2):41-45
本文对最低工资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并以深圳为案例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在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趋近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会导致区域就业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年和2006年之间中国各省市最低工资的提升作为一项自然实验,使用就业方程和工作时间方程控制个体异质性,应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提升的劳动供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提升对女性就业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男性周工作时间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随着最低工资提升幅度的逐渐增大,其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对男性工作时间的正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当最低工资提升30%以上时,其对男性就业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最低工资在提高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同时,不会对其劳动供给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最低工资提升应该是一个适度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区域城镇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认识最低工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需在居民户与厂商之间建立的劳动要素供求关系下展开,并从影响厂商生产的各类因素中去具体把握。文章以作者所在地区的服务行业为考察对象,就最低工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展开讨论。最低工资政策构成了我国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该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的民生保障举措。目前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主要增大低端劳动力的供给、较难改善劳资双方议价地位、倒逼企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制约初创企业原始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6.
深圳新版最低工资标准2012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调整后,深圳市2012年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由1320元/月上调至1500元/月.涨幅达13.6%。由于上述标准在全国已公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的城市中位居第一,新版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广东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分别测算了广东省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VAR方法对最低工资的提高对于广东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最低工资提高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较大,但总体说来,影响甚微并且都具有时滞性。  相似文献   

8.
2011年持续的高通胀造成生活成本增加,我国大多数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国家如何建立社会收入和就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关键。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制定明确的《工资法》和《最低工资标准》,导致在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褒贬不一。制定科学的、合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实施有效的法律,是帮助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近日刊登了一篇与最低工资相关的报道,文中引用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位官员的话:“(最低工资)不能说这几年涨得快就一直涨下去。这几年上海虽然最低工资的绝对额最高,但增幅不是最高的。最低工资调整是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水平、企业成本、就业状况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11,(2):110-110
人民网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3月8日在就“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答记者问时表示,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去年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大约在24%,应该说是比较高的。进入今年以来,目前有六个省再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据了解,今年还会有相当多的省区市要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尹蔚民指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特别是企业~线工人的工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博     
《新财经》2012,(3):15-15
"十二五"规划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13%以上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是我国首部由国务院批转的促进就业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这一新成长起来的群体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目前,农民工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和工资低廉已是不争的事实,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1997年5月执政以来,以布莱尔为首的新工党政府将就业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如实施“从福利到工作”的新政、加强教育和培训促进就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行国家最低工资制度等。文章拟对英国新工党就业政策改革的背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又到了学生毕业求职高峰,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闻充斥着各种媒体。继大学生就业出现“800元最低工资”之后,一些大学生为落实单位,先干上一阵儿,以积累经验和攒资历,竞采取了“零工资”就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毕业生需求量、区域政策制度影响毕业生心理偏好、区域工资收入水平影响毕业生目标选择、区域环境影响毕业生职后发展预期.河南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可从增强河南区域就业吸引力、确定毕业生就业最低工资标准、拓宽毕业生职后发展空间、转变毕业生家庭择业观等方面加大力度引导毕业生流向河南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保增长之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救市举措:“缓调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困难企业缓缴半年社保”,今年年初广东省更是出台“对企业高管慎用拘留逮捕”、“涉嫌一般犯罪可不拘捕”等10条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各地发出稳定就业形势的通知,要求在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适当降低保险缴费费率:并要求劳动力输入省份,将已在用工地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  相似文献   

18.
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10,(18):12-12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即使美国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大量开支,政府也向工商业频频示意,但9.5%的失业率始终难以好转。像共享经济和不设最低工资标准等以往不受欢迎的想法可以增加就业和增强经济活力,值得人们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丁焕峰 《改革与战略》2009,25(4):118-120
广东省城镇就业量决定模型的定量估计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实际工资是引起广东省城镇有效就业人数增加的两大主要因素。资本投入有利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而实际工资上涨对就业人数增加有抑制作用;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广东省城镇有效就业影响不显著,但会有正作用;保持工资的适当增长幅度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零就业家庭成员在政府开发的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就业和棚户区回迁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在回迁小区内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由省市两级财政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用人单位为其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含个人应承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