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融资》2010,(10):67-67
亚行1.5亿美元支持内蒙古安装高效、清洁的供暖系统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将提供1.5亿美元贷款的期限,支持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改善老化的燃煤供暖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亚行董事会批准了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改善项目"二期的贷款。  相似文献   

2.
《国际融资》2009,106(8):69-69
亚行将大幅度增加清洁能源投资,从以前的每年10亿美元增加到每年20亿美元,以便加快该地区的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亚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在亚行总部举行的亚太地区气候变化高层对话上宣布了这一消息。黑田先生表示,“虽然每年20亿美元是一笔巨额资金承诺,但这仅代表了本地区清洁能源领域融资需求的一小部分投入。我们希望这笔投资能够带动私营部门、碳市场及其他领域为此提供更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国际融资》2013,(5):67-67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为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亿美元贷款,帮助中国中小城市将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转变为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能源。贷款协议在北京签订。  相似文献   

4.
《国际融资》2013,(2):67-67
在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帮助下,中国的公交公司将转向使用更清洁的燃料,在主要城市的道路上将会见到越来越多的低温室气体排放公交车。亚行已经拨款2.75亿美元,专门用于与中国五家高端金融租赁公司合作,为租赁使用清洁能源的公交车提供融资,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公交车及电动和混合动力公交车。  相似文献   

5.
李诗洋 《国际融资》2014,(12):66-67
八大挑战: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实施平稳进入尾声阶段,"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已被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应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之邀,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提供建议与支持。亚行明确指出,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是若要成为高收入国家,仍需进一步深化结构改革。在技术与生产力方面,中国仍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国际融资》2009,(1):71-71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将提供300万美元赠款扩大其清洁能源计划,以便使更多的发展中成员体参与到该计划中。  相似文献   

7.
亚行为绿色动力提供两亿美元贷款,帮助中国中小城市将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转变为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能源前不久,亚洲开发银行与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贷款协议,亚行将为绿色动力提供两亿美元贷款,帮助中国中小城市将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转变为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能源。在签约仪式上,亚行私营部门业务局局长菲力浦·阿奎舸表示,中国目前正经历大规模城市化进程,高水平的城市化能为中国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对市政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简称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相似文献   

9.
《国际融资》2012,(9):67-67
使用中国人民币和印度卢比进行的区域内商业贸易有望增加,这一预期促使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开始支持其贸易融资计划(TFP)中以这两种亚洲货币进行的交易。亚行董事会已经批准将中国人民币和印度卢比纳入贸易融资计划,这一决定通过向银行提供担保和贷款来为贸易提供支持,填补了贸易融资的市场空白。贸易融资计划超过50%的业务支持了区域内贸易,而此举将增强贸易融资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亚洲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提供支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