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和含义理解人本管理,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本"。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这是"人本主义"最核心的思想。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创造的,它们又都为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它要求一切以人的需要出发,一切经济的发展和一切经济制度的安排与制定都要围绕人的实际需要来实施。当然企业也毫不例外。人本主义其实是针对资本主义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企业谋取更多剩余价值的最主要手段。因此,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是以"资"为本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人对提高企业生率的贡献越来越大,人的作用已经上升到比资本更重要的位置,资本主义企业的主导地位就将逐渐为人本主义取而代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从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人本管理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这个核心要求企业,不能仅将企业中的人当作人本身来看待,更要从哲学意义上来提高对人在企业中的"本位"、"根本"的新认识。从而在实践中不仅仅是把人和企业凝聚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把人和企业融合在一起,真正形成人本管理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人本原理就是指一切管理工作都应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作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人本原理”要求在现代科学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进而提高管理的功效、实现预定目标。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认识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 笔者认为,要理解人本管理,首先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虽然在西方管理研究中曾先后出现过多种人性假设,但没有一种人性假设是建立在科学、全面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根本原因是对人的需要和工作动机缺乏深入的理论概括。我们综合当代心理学的动机研究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系统动力论和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即“目标人”假设。其基本观点是:  相似文献   

4.
窦万顺  文旗 《经济论坛》2002,(12):36-36
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管理科学蓬勃发展,企业管理创新日渐迫切。就我国现阶段的企业现状,人本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加以推广。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人才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的其他活动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如何服务于人这一核心资源而展开。纵观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古典管理理论只着重强调管理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的“人”的因素与作用以足够的重视。在…  相似文献   

5.
林东民 《发展研究》2004,(12):66-67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人都讲“面子”、爱“面子”。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顺应人性的管理。关心人、尊重入、实现人的价值是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讲“面子”,就是尊重人。“面子”,作为构成“人性”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引起领导者的足够重视。因此,谈人本管理就不能不说“面子”。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说说“人本管理”与“面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人本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不能缺少人、财、物这三个基本要素。企业管理,也就是指对人,财,物的管理。而人是最基本的要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和利用”。所以说:企业即人,这个“人”是由管理者,员工和顾客三者组成的,人本管理的基本观念就在于理顺这三者的关系,即:在管理者心中只有员工第一,在员工心中才会有顾客第一。从字面上看,人本管理即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人本管理以ES(Employee Satisfaction),即员工满意度为核心,强调人作为企业活力的源泉,应该成为企业的中心,管理者要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的核心。实行人本管理,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核心和动力来进行。本文论述了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本理念经过了以人际关系为本、以人的需要为本、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以人的复杂性为本、以人的有限理性为本、以人的文化性为本等发展阶段,其基本含义是企业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企业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怎样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使企业目标和企业成员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的伦理道德规律,人本管理因强调充分尊重人的正当需要、大力促进人际和谐、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而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在具体操作中,它要求企业以人道主义的方式对待利益相关者,公正、宽容、民主地开展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9.
谢玉国 《经济师》2006,(4):181-181,183
“人本和谐”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员工、企业和社会相互关系和谐的管理,其中“和谐人”假设是实现“人本和谐”企业文化核心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唐春生 《江南论坛》2001,(11):43-44
自上世纪7O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教育界、管理界吹来了一股强劲的“人本之风”以来,人本主义思想有了长足的发展。它通过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主体性,充分尊重人的本体价值和挖掘人的潜能,使人能够得以整体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校长,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根据人本主义思想,就不能简单依靠权力影响力,那样只能满足于一般号召,而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工作也就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事实上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发挥起校长非权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走出人本管理的误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探讨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的基础上,对目前人本管理的主要误区进行了分析。指出人本管理不能等同于激励管理;人本管理也不能等同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人本管理实践中,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一定要兼顾到员工的发展;不能把企业仅仅看成是生产单位,应同时将生活与工作兼顾起来,让员工在企业真正体味到“家”的温馨,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刘亚男 《时代经贸》2010,(10):246-246
本文立足于当今新的发展和实践,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割析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揭示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3.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及发展 “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人为根本目的,以人的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而有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在人与物、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仍然是以人为手段而非目的的,因而从根本上说管理理论至今还没有完全脱离以物为本的藩篱。随着人对自身价值、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在理论上的成熟和实践上的运用,实现管理观念真正向“以人为本”、体现新的发展观的现代管理观的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指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凸显出来,它的建设需要一个平台,而学习化社会:正是具有这个社会性平台的特点。因此,构建学习化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研究中的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民 《当代财经》2000,(11):3-10
西方经济学对人的研究表明:西方经济学是以财富的获取和占有为对象,以资源稀缺为出发点,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物本经济学;马克思的人本经济思想,实现人本主义哲学传统和经济学的统一,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的统一,由于当代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胡立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强调经济学研究人,强化经济学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在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中,不同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动机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只不过这种认识和理论假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大的理论突破,几乎都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飞跃.各种管理理论的不同,也多是基于对人的认识不同,这说明了在整个管理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以作为企业来讲,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激励简单的说。是从人们客观存在的需要出发。依据一定的条件帮助人们确立合适的目标,从而激发人们的动机,促使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和利益决定的。激励的目的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性的发挥是由人的动机推动的结果。从管理角度看就是要赋予员工以完成工作效益目标所需的动机或动力。作为企业决策人,无不希望自己的员工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不懈地工作,而员工也无不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决策人应当正确充分地运用激励机制和领导艺术,并以自己的良好语言修养和自律行为影响和引导这个激励过程,给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能施展才能的有利条件。使被激励人在致力于实现整体工作目标中能达到个人期望的目的。这样员工才能始终保持种愉快、向上的情绪,从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就科技人员米说,首先要保证把他们安排到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岗位工作,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要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使员上能专心致志地搞科研,而不至于花费太多的精力为钱奔波。再次,要解决员工的生活问题,包括收入和住房,满足其最低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管理是社会活动的第一要务,而一切管理的主体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文主要针对现代企业管理职能中的管理理念展开论述,突出了“人本管理”的重要性。较全面的论述了人本管理的实质和内涵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管理职能中的管理理念作了一些分析及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 在企业管理中,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何为“人”,何为“本”。有人认为人本管理就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和动用人力资本。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它不过是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组织中的人并没有摆脱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并未有何重大突破。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