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由多个相互竞争制造商以及多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且零售商面临分布不定的需求的供应链网络均衡.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设计网络均衡的求解算法.数值分析了分布不定和限制性价格上限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随机需求相比较,需求分布不定情形下的零售商利润将减少,制造商利润将增多且生产量更大;当存在限制性价格上限时,消费市场可能出现商品短缺,且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2.
崔玲  李增强  胡小根  周岩  张桂涛  胡劲松 《物流技术》2011,(13):132-134,160
研究了由具有产能约束的多个相互竞争制造商以及面临随机需求和商品限制性价格上限的多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结合数值算例,分析了产能约束和限制性价格上限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将造成消费市场中的商品短缺,并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减少;当存在产能限制时,将导致无价格限制的商品均衡价格更高以及消费市场中商品短缺量更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具有产能约束的多个相互竞争制造商以及面临随机需求和商品限制性价格上限的多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结合数值算例,分析了产能约束和限制性价格上限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将造成消费市场中的商品短缺,并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减少;当存在产能限制时,将导致无价格限制的商品均衡价格更高以及消费市场中商品短缺量更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需求函数为一般需求函数D=f(p)时,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不合作定价、合作定价的供应链利润。找出了两个充要条件,证明了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不合作定价博弈存在纳什均衡时,该纳什均衡状态的供应链利润劣于合作定价的供应链利润。文中并且给出两个典型需求函数的例子:线性需求函数和柯布一道格拉斯需求函数。分别证明了它们均满足该两个充要条件,印证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5.
汪源 《物流科技》2015,38(2):10-14
针对由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制造商提供服务且考虑网络渠道服务向传统渠道溢出情形下,建立了零售商不实施策略和实施价格补偿策略、成本分担策略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变化,比较策略优化协调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策略实施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服务溢出率和服务成本系数对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恒升  鲁文明 《价值工程》2011,30(21):14-15
本文针对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制造商多个销售商的二级供应链,建立了集中模式控制和分散模式控制下的利润模型,假设需求确定并是价格的线性减函数以两部收费为例定量地分析了对供应链协调的作用机制,并且证明了两部收费能够使供应链协调,能使销售商和制造商的利润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和资金约束零售商组成的单级供应链系统,研究了供应链有无延迟支付期限策略条件下零售商的订货数量问题。研究结论表明,无延迟支付期限策略时,零售商的订货数量和供应链的系统利润都与制造商回购价格负相关;有延迟支付期限策略时,零售商的订货数量与制造商回购价格正相关,而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与制造商回购价格负相关。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结论的适用性,为供应链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孙国华 《物流科技》2009,32(3):122-125
文章建立了一个由单制造商与单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供应链协同合作三种情况下,分析了供应链的价格一质量均衡:研究发现,在非合作博弈下,制造商与零售商更倾向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协同合作情况下.供应链能取得比非合作情况下更大的利润。文章使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对增加的利润进行了分配。  相似文献   

9.
张岩  顾巧论 《物流科技》2024,(3):96-102
针对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会将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心里预期价格比较确定是否购买产品的情形,建立不同回收模式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消费者预期和不同回收渠道对制造/再制造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和制造商总会随着参考价格因子和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变化调整价格来接近消费者预期,且参考价格因子越大,零售商利润越低,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润越高;当渠道间竞争激烈时,消费者预期对供应链整体利润是有利的;同时渠道销售成本的增加会损害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此外,我们与没有回收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回收再制造可以使得企业获利,且制造商回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具有质量竞争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借助Lagrange对偶理论和有限维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供应市场、零售市场及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条件,并利用投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算例,讨论了质量标准、质量成本系数对网络均衡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当质量标准较低时,制造商存在一个高于质量标准的均衡质量水平;当行业质量标准超过该均衡质量水平时,随着行业质量标准的提高,制造商利润会降低,而零售商利润会增加;随着行业质量标准的增加,供应链网络总利润呈现出先增后减规律,因此从供应链网络整体来看,行业质量标准应当适当,不能定得过高。同时,具有质量成本优势的制造商,会提高均衡质量水平,而具有质量成本劣势的制造商,会降低均衡质量水平,目的是增加产品质量差异以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