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拍卖》2012,(8):14-17
今年,正值《拍卖法》实施15周年。为进一步宣传和贯彻《拍卖法》,普及拍卖知识,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中拍协继去年组织了第一届全国“拍卖宣传周”活动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拍卖》2011,(8):12-17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普及拍卖知识,扩大拍卖的社会影响,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增进社会公众对拍卖行业的了解,中拍协于《拍卖法》颁布15周年之际,组织全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国拍卖咨询服务周”活动。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实施以来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拍卖法》的规定 ,加强对拍卖活动的监督管理 ,规范拍卖企业登记注册 ,规范拍卖行为 ,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工商机关难以掌握拍卖活动情况 ,致使大量的非法拍卖行为不能及时查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拍卖业的健康发展。为认真履行《拍卖法》赋予工商机关的职责 ,有效打击非法拍卖行为 ,保护拍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切实维护拍卖秩序 ,我们总结《拍卖法》实施以来各地工商机关的实践经验 ,研究拟订了《拍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  相似文献   

4.
《拍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2001年3月1日起施行。局长王众孚二○○一年一月十五日第一条为维护拍卖秩序 ,规范拍卖行为 ,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拍卖法》及本办法对拍卖企业及拍卖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主要职责是 :(1)依法对拍卖企业进行登记注册 ;(2)监督拍卖企业、委托人、竞买人以及其他参与拍卖活动的当事人遵照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参与拍…  相似文献   

5.
《中国拍卖》2014,(2):11-14
《拍卖法》修订呼声强 自《拍卖法》颁行后,《拍卖法》为拍卖企业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框架,对拍卖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从拍卖实践活动中也反映出了诸多问题,修改《拍卖法》已经势在必行。在中拍协组织召开的两会代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给予《拍卖法》修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08,(12):80-80
网络拍卖的交易活动本身与《拍卖法》中对拍卖活动所作的规定是有很大区别的,依据《拍卖法》的具体规定,可以对网络拍卖交易和传统拍卖交易做出以下区别:拍卖标的(1)拍卖标的权属不同:传统拍卖中,拍卖物品为委托人所依  相似文献   

7.
《中国拍卖》2008,(5):24-25
2006年是中国拍卖业恢复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颁布实施10周年的特殊年份。为进一步增强拍卖人的行业认同和凝聚力,提高拍卖业的社会认知度,促进中国拍卖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二十年回首喜撰《中国拍卖20年》1986年,国营广州拍卖行成立,标志着建国后一度中断的拍卖业开  相似文献   

8.
全球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于1744年设立并开始从事拍卖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拍卖市场也日益活跃起来。今年是我国恢复拍卖业的第20个年头,也是《拍卖法》实施10周年。但是,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国的拍卖市场还很不成熟、规范,拍卖企业弄虚作假、违规操作、不正当竞争以及拍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我国的《拍卖法》制定得过于原则,可操作性较差,给拍卖企业许多恶意规避法律的机会,也给执法部门的监管带来不小的困难。随着拍卖业在我国的不断兴起,一方面修订《拍卖法》或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能够被理解、执行更为重要。本文作者结合亲身办理的两个案例,深入阐释对《拍卖法》相关条款的理解和运用,以期更好地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做好拍卖市场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12,(1):19-19
在12月22日举行的2011年全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席会上,中拍协副秘书长欧阳树英介绍了中拍协2012年行业宣传工作计划的要点。艺术品拍卖发展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各地公共资源拍卖中心建设及网络拍卖开展情况,是2012年行业宣传的重点。《中国拍卖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0.
谁是拍卖人     
《中国拍卖》2012,(3):55-55
问题:此拍卖公司是否违反《拍卖法》规定——“拍卖人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东乡县红星土地使用权拍卖中串通竞拍案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赣工商文犤2002犦16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你省东乡县土地使用权拍卖活动是由当地土地管理部门举办的,属非拍卖企业举办的拍卖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二条规定,此拍卖活动中的串通行为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二○○二年七月十六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江西省东乡县土地使用权拍卖中串通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  相似文献   

12.
学习拍卖法 做好拍卖法执法准备刘占伏《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已于今年七月五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将从明年一月一日起正式实施。这对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市场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拍卖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无疑会起到重...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已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拍卖法)对拍卖原则、拍卖标的、拍卖当事人、拍卖程序和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拍卖企业、依法查处违法拍卖行为的职责。全面实施《拍卖法),对规范拍卖行为,促进拍卖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积极贯彻(拍卖法),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现作如下通知:一、认真学习(拍卖法),提高执…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工商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商局关于贯彻《拍卖法》的通知精神,根据《拍卖法》及有关规定对上海的拍卖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对拍卖交易行为加以规范,目前,已初见成效。上海最早成立拍卖行在1988年,到《拍卖法》实施之前有各类拍卖企业近50余家(包括分支机构),另外还有23家企业兼营拍卖业务。这些拍卖企业的存在对于加速物资流通,提高物资利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经营主体资格问题,拍卖过程中的种种违规违纪问题等。为此,上海市工商局根据《拍卖法》及国家工商局有关通知的要求对全市拍卖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  相似文献   

15.
网上拍卖是网上交易的主要方法之一。据《中国计算机报》5月11日报道 :中国拍卖网站有100家左右 ,而且不断有新的拍卖网站“诞生”。据业内人士预计 ,国内的网上拍卖还会更加迅猛地发展。然而 ,由于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规尚未出台 ,1997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尚未关注到网上拍卖 ,而目前网上拍卖存在着不少问题 ,迫切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一、拍卖人主体资格传统的拍卖公司在具备《拍卖法》规定的相应条件后 ,报政府拍卖业管理部门批准 ,工商部门登记发照后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  相似文献   

16.
近期,广州市工商局对全市35家拍卖企业逐户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市拍卖企业及拍卖行业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将影响我市拍卖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拍卖企业存在的问题1.我市拍卖企业都是在1997年1月1日《拍卖法》施行前成立的,有相当部分注册资金不符合《拍卖法》规定的要求,如广州拍卖行等6家拍卖企业注册资金未达到《拍卖法》规定的100万元,广州市公物拍卖行无法交付货物,业务部甚至只有5万元。《拍卖法》规定经营文物拍卖的企业应有10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而我市有文物拍卖经营范围的企业中,只有广州市艺术品拍卖有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拍卖》2013,(2):20-20
一、为提高我国拍卖业的整体实力,引导拍卖企业提升拍卖服务质量和综合能力,促进拍卖业健康发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拍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国家标准《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GB/T27968—2011)开展拍卖企业等级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8.
《工商行政管理》2011,(15):59-59
2010年全省共办理拍卖备案10408次,成交额413亿多元。拍卖市场繁荣的同时,监管工作也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拍卖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行动隐蔽,取证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拍卖法》对拍卖活动的公告形式规定不明确,导致拍卖活动的信息不对称,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相似文献   

19.
拍卖一向被人们称为“一槌定音”的交易。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与拍卖自身的巨大生命力相互融合,使我国的拍卖热一浪高过一浪。面对迅猛发展的拍卖市场,河北省工商局一手抓引导,一手抓规范,大力宣传《拍卖法》,提高了全社会的拍卖意识;全省拍卖企业适度发展,成交总额稳步增长。河北省工商局既是《拍卖法》规定的监督管理拍卖行为的行政执法机关,又是河北省政府指定的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因此在监督管理拍卖业上负有重要职责。该局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着力解决规范与发展,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颁布多个规…  相似文献   

20.
从事拍卖活动也需遵守《消法》规定 拍卖是一种竞价高者得的交易方式,一般情况下,非自然人的买受人和拍卖人若发生纠纷一般由《拍卖法》、《合同法》来调整。那么在拍卖活动中,买受人受让拍卖标的物是否属于消费行为?拍卖行为又是否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范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