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数据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共享程度低、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宏观方面,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自上而下统筹建设模式,实施在联盟框架内分散建设、集中服务的模式,并采取相应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田芳 《黑河学刊》2009,(3):131-132
数字资源整合是目前图书馆界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向。分析高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结构特点,探讨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挖掘的有关技术和方法,明确了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梁继宏  佟潇 《黑河学刊》2013,(7):179-181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自动化的高级阶段及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向,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存在数字化系统建设不够规范、学科数字资源缺乏宏观调控、服务能力不理想等问题,只有树立网络化观念,提高信息存贮能力,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特色馆藏,以及提高馆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才能进一步推进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资源趋于同质化的时代,特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各类资源体系中最能体现图书馆特色化和个性化的资源体系。随着智媒时代发展与技术应用,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转型与创新考验,数字人文与智媒赋能为高校特藏资源建设带来新契机。文章通过人工智能、VR技术、AR技术等智能媒介驱动知识体系建设,让特藏资源“活”起来,从资源建设、空间再造及感知体验等角度让特藏在智媒时代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更多地从线下转到线上,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以便为图书馆合理构建数字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高校采购的数字资源具有资源类型全面、学科覆盖面广等特点,但目前还存在着各种资源利用不均衡的问题。文章主要以高校采购的数字资源使用情况、成本效益、数据商服务以及读者反馈情况为依据,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利用专家评价法对数字资源后评估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针对图书馆评价和读者评价初步建立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数字资源后评估指标量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加大数字资源建设的呼声日益强烈,普通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基于牡丹江师范学院的问卷调查,提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建议,应以现实发展为依据,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树立大资源观;力求平衡纸质和数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数字时代赋予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新的内涵,西部高校图书馆要针对现阶段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在更新观念,加强文献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共建特色数据库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环境发生复杂变革的环境下,为了提供更有效、更深层次的数字资源服务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和服务必须有新理念、新方法支撑,建立数字资源组织与服务的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面向社会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和服务的影响因素,阐述面向社会服务的数字资源组织的特点和难点,设计面向社会服务的数字资源组织构架,提出面向社会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创意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出版服务成了图书馆界的热点话题。文章从文化创意及数字学术出版服务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出版服务的固有优势,介绍了文化创意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出版的几种模式,最后从学术资源建设、加强馆社合作、调研用户出版需求3个方面提出了文化创意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出版服务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徐颖慧 《魅力中国》2010,(8X):215-215
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由于其具有的共享性、时效性、动态性等,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数字资源进行了评价,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价值实现途径和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环境下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内网络化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对此,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应当在增加新型资源、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加快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注重网上资源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郑斌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3):96-101
零售在供需对接上起主导作用,零售数字化创新驱使零售与制造重构联动机制。分析指出现阶段零售数字化在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过程中存在零售数字化转型不充分、零售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制造业生产流程重组困难、异质性资源融合创生不足等制约。从零售理念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零售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制造业构建C2M敏捷模式到零售-制造的异质性资源融合创生,提出零售数字化创新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实现路径,通过充分发挥零售主导作用,拉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实现关联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沈涛  郑展  柴美群 《科技和产业》2023,23(14):27-32
为揭示河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特点与发展现状,对河北省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62份有效样本统计分析。发现河北省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人才培养质量不足、人才引进难而流失严重、人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人才政策支撑力度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有望为河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以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赵宇  李志翠 《科技和产业》2022,22(11):265-270
数字经济是继传统农耕经济、现代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挖掘农村现代化的数据资源、加快延伸产业链构建,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达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以耦合分析为基础,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数字化水平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新疆数字经济和其他西部4省以及全国水平2016—2020年数字经济相关数据做出对比,测算三者指标之间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效益水平与数字化水平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数字经济规模发展已经完成从萌芽到成长的阶段,即将进入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快速增长的阶段,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利益分配是激励慕课联盟平台和高校共同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保障。以宁波高校慕课联盟平台为例,首先运用Shapley值改进模型设计高校间在慕课数量和质量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其次考虑平台为“经济人”角色,将Shapley值改进模型融入平台与高校的委托代理模型中,设计平台对高校的奖金分配机制。研究发现该机制有利于激励高校共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扩大慕课联盟的数量规模,提高平台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一帆 《科技和产业》2024,24(2):165-171
基于系统性构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前提,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心城市的显著性更强。此外数字经济通过人才资源储备与低碳技术创新进一步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的巩固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还应缩减内部差异,以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不少地方正积极探索数字政府建设.然而在数字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如政府与企业合作的界限问题以及所涉及的数据权属问题、法律问题等仍是阻碍政企合作的主要障碍.通过聚焦政府和企业协作建设政府信息平台的现状,主要以广东省和浙江省为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达到有效促进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目的.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具体省份为例阐述现有数字政府建设现状,分析目前数字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供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本研究以在无锡市开展的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需求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当前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现状,深入研究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求规律,从直接利润和间接利润两方面分析了资源的利润来源.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三种不同的免费定价策略,可以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者、资源平台的供应商提供较为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戚聿东  褚席 《改革》2021,(2):41-53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建立数字经济学学科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数字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是完善经济学学科体系、培养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数字经济、抢占全球数字经济话语权的需要。基于数字经济学的研究定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构建了数字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框架,初步描绘了构建数字经济学学科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了数字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路径:实施数字经济学学科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开放、包容、共享的数字经济发展理念构建数字经济学学科体系,着重研究技术创新背景下的数字经济学学科发展范式,将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