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研方式,从结构——主体视角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机制。首先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的社会结构基础: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结构、国家与农民、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变迁;然后分析了既定结构下由外来小农、传统小农、工商资本下乡和大学生构成的主体在既定社会结构下转化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式;最后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两个阶段: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职业农民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是未来农业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在未来几十年中,要使我国由一个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变成一个市民为主体的社会,从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是日本二战以来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消除日本社会两极分化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日本政府以完善法律体系,明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长期目标,以政府为主导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并依法保障各项政策措施顺利落地,建立以行业和农民身份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了将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政策目标。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建议确立加强再分配制度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差距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改革方向,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相关制度稳定施行,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政策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在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分阶段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杨骏  崔军伟 《理论观察》2007,(4):103-104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以"富农"与"教农"为两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富农"是激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的基本要求,"教农"是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现实需要。两翼齐飞方能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数亿农民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学习来求得发展,势必需要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而农民正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获取的主体,新型农民则是农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探讨了新型农民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旨在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关系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潜在利润是否能转化为现实 ,是由目前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社会主体力量的结构 (政府、农民 )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户联姻,基地辐射的社区成教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亚东 《魅力中国》2011,(10):146-147
成人文化教育在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成人教育模式需要根据学校教育自身特点,专业服务优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的生产、技术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培训。本文以社区群众为对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根据近年来开展的校户联姻对接服务,基地引导示范的教育培训模式,探索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总结出以农民为培训主体,科技种植示范基地为依托,融农民、学校、教师为一体,发挥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学校主体,农民参与的社区成人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陈巧玲 《特区经济》2007,221(6):131-132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还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作保障:建立多种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和力量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农民市民化是受阻农民突破环境障碍取得平等地位的过程,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成为现代市民的过程,是主体农民创造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主体性是与主体地位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农民的主体性需要得到尊重.主体素质与主体性具有必然的联系,优化素质结构对于农民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当前市民化的最大难点不是外界的责任担当,而是农民自身素质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非农化的过程已使农民处于一个剧烈的体制变迁和观念冲击的社会转型期.从非农化与农民意识的变迁的视角,探讨社会转型期间农民的基本心态和意识的变迁,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这个研讨会的题目是小农与市场。讲到我国当前的农民,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小农。这涉及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经济性质的认识。应该说,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的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因而,农村社会经济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农业经济,另一方面是农民家庭经济。这两方面是不能分割的;集体经济采取了农户分散家庭经营的形式;农民家庭经济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而得以存在。集体经济组织因掌握着土地所有权而对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进行调节和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最主要的建设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决定着我国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的对外开放,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早期以农民起义政权为主体所进行的带有某种现代化特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显著的历史进步意义,历来为学者们所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太平天国对外开放活动同样表现出显著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在农民的现代化问题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的时代背景下,对此予以总结,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探寻制约中国农民迈向现代化的主客观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要以“生产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以“生活宽裕”为目标,大力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水平,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管理民主”为目标,增强农民的法律素质和自我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而试图代之以政社分离的全新体制,但事实却是有政无社,集体经济组织至今没有得以普遍建立.农民集体在形式上还主要表现为村民自治组织——以村委会为代表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从而使得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在事实上兼具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双重属性.但这并不妨碍对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的分析和认定.从社会实证和规范实证的角度看,农民集体具有社会组织的团体性和法律主体的人格性,也具备独立的责任能力,即集体成员并不为农民集体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农民集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此,我国未来的民事立法应予以明文确认.  相似文献   

16.
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早已是共识,然而由于分散农户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长期以来农民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只能是原料生产者。组织起来的密云农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经过几年探索,在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穷人的主体是农民,中国的公共服务应首先为农民提供。然而,作为中国社会大众的主体——农民,却一直是被中国公共事业管理遗忘的“角落”。而基层政府作为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人民政府,处于直接面向农村与农民,实施党和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组织广大农民完成建设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特殊地位。因此,变革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传统治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根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论新农村建汉对农民主体惠识的发展诉求及其促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发展农民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民主体意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营造出良好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农民主体意识也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房彬 《乡镇经济》2009,25(1):63-65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发展农民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民主体意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营造出良好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农民主体意识也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艳 《老区建设》2007,(5):24-25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闻报道的主体就要突出农民.这和以前的"三农"报道有两大不同.以前的"三农"报道是以工作为中心,而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这个主体,抓住城乡统筹这个关键性环节,发掘一些新的报道内容和新的报道命题.本文从以上角度出发,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