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建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法治秩序和法律框架从来都处于中心地位。事实上,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西方国家正是通过大量的诱发性制度变迁,建立了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度的法制基础性框架,使财产及合同权利得到清晰界定并得到保护,使市场机制能够发挥资本的功能。因此,所谓法治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就是试图在政治经济学提供的跨学科视野下,将关于法治与政治、法治与国家权力、法治与经济发展的讨论结合起来,从而揭示法治在政治经济学发展争论中隐含的价值取向,并提供一个能普遍接受法治观念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法治国家的建立、健全除了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构建外,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法治信仰的培育。而我国法治发展的现状表明我国法治恰恰是缺少这个因素的,法律文化底蕴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的根本游戏规划是基于法治的规则。法治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秩序雏护作用来体现其法治理性和价值内涵。法治的经济发展作用,应着力规制政府公权;法治的经济秩序作用,应着力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4.
以GDP为主要考核标准的政绩评价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推行法治要与发展经济一样,也需要政府提供这样的动力。基于此,我们以长沙市中小企业发展法治环境为着眼点进行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提出法治湖南建设中的企业法治环境治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仅使大量的投资机会难以实现,而且内生企业的腐败行为。只有建立有效的法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效的法治不仅能维护社会公正,而且还能实现经济活动的效率。此外,有效的法治对经济活动和政府行为的规范所起到的长期激励效应,使法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一种威慑作用。但法治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政府机会主义以及腐败等还将在我国转轨时期长期存在,从而民营企业成长环境的根本改善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先秦儒家的“德治”主张,韩非提出了“法治”理论,韩非的法治思想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与国家(政府)集权,它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民主与法制精神相悖,但这种“国家(政府)法治”传统却被我们自觉 或不自觉地因袭了下来,成为我国经济改革深化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巨大障碍,为了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防止滑入一个坏的市场经济,法治应该由国家统治社会和民众的工具变为保护社会和民众的工具,进而成为社会和民众自我保护的工具,法律应该由君主专制的利器变为社会和民众捍卫民主与自由的盾牌。  相似文献   

7.
构建法治政府的关键是要科学界定政府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边界,从法律上明确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责任。政府法律人格理论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它包含有限政府、责任政府、人道政府以及政府与国家相分离等法治性命题。政府法律人格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实施有效的法律控制。法院是社会理性的化身,具有对社会行为的裁审职能。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司法的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律人格理论的确立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又容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遭受到破坏。虽然基于习近平生态法治思想的指引,西北地区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依然面临: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地位重要、经济与环保间存在矛盾、民众绿色发展意识欠缺和法律细化不足等严峻形势。因此,在厘清法治保障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价值意蕴前提下,基于立法、政府、社会与个人等多维度,从加强立法的协同推进、继续增强法治思维能力、营造绿色发展文化氛围与转变粗放型发展思想等不同角度探寻法治保障的优化路径,对实现西北地区法治与绿色发展的同频共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依法治国方略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推动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的基本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确定的重大战略,更离不开法治的规制与保障,但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进程中,仍存在诸多法治困境,如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法治化水平不高,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法律保障不到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中法律规制手段不均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法制推动力不足,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化与民主化的法律约束力有待加强。为此,应当强化顶层设计的法治化,制定专门的区域规划法;加强协调机制的实效性,依法设立协调机构和明确机构职能;创新法律规制模式,保障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发挥;打破民生区域壁垒,法律强力介入公共服务领域;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化和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非法治国家均把实现现代法治国家作为其法律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目标。而法治国家的建构,离不开行政法作用的发挥。本从现代法治国家的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法治政府、法律体系、法治观念五个方面,提出并论证了行政法对法治国家的实现能发挥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略论法治政府的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政府作为一种理论主张和政府模式是从近代开始的,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对政府的要求,是指政府时刻受到法律约束和支配的法制建设状态,其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统一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先秦儒家的"德治"主张,韩非提出了"法治"理论.韩非的法治思想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与国家(政府)集权,它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民主与法制精神相悖.但这种"国家(政府)法治"传统却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因袭了下来,成为我国经济改革深化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巨大障碍.为了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防止滑入一个坏的市场经济,法治应该由国家统治社会和民众的工具变为保护社会和民众的工具,进而成为社会和民众自我保护的工具.法律应该由君主专制的利器变为社会和民众捍卫民主与自由的盾牌.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大会,依法治国方略首次被提升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治层面。让法治深入基层,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常态"是当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点。基层法治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基层法治的建设遇到很多问题,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必然面临着很多艰难险阻。为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建立法治政府,开展普法教育,完善法律体系,同时结合地方特色,拓宽基层法治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应着重抓好四项关键性工程,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组织法和公务员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构建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权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5.
胡怀应 《全国商情》2009,(5):114-117
西方法治,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都源于对人生意义、价值目标的认知和关怀,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和互动发展,在于市民社会精神的张扬以此推动法律形式化运动,在于权力和权利的界分与冲突导致法律秩序的生成;中国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定目标的手段,中国人选择法治是因为同人治相比,法律最能满足中国社会解决眼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需要,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给人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西中法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目标架构与驱动力都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出发,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法治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江泽民法治思想的核心和最高成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江泽民法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强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普法教育、发展法律服务业等;江泽民法治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国从此步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立法和执法的鸿沟.法律是要靠人去实施的,中国有几千年的人治传统,执行人本身的非法治的行为、非法治的理念都会造成法律执行中的变形.在中国法制健全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好政府的职能转变,也需要执政党领导作用的完善,使法制健全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在法治理念和轨道上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法治性国家,我国将法治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强调要在国民教育中深入贯彻和落实法治教育,将法治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全民都具备较高的法治意识,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循法律制度。因此,新形势下,在大学校园中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行依法治校,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9.
改革行政体制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将着力点放在减少行政许可和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四项职能上。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必须从行政执法、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行为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精髓。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腐败治理必须严格依照法治的原则要求。处于转型阶段的波兰,其国家审计在法治的基础上依靠为议会制定法律提供服务、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监督法律体系的运行、监督政府政策的执行四个路径服务于腐败治理的需要,最终实现国家审计"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国家"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