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管理》2014,(3):130-130
一位朋友在日本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点了一份汤。一会儿,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眼前并理直气壮地说:“你没说要一小碗呀!”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是一大盆还是一小碗,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可以再来一碗。”再后来,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耶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用餐,包括喝他感兴趣的汤。  相似文献   

2.
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台湾诗人林先生在日本到一家中国餐馆,要了一份他感兴趣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的眼前。他愣了,问服务生:“这么大盆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说明是要一小碗汤呀!”  相似文献   

3.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面条和汤一个人来到饭店,问店主:“师傅,面条多少钱一碗?““一元钱。““汤呢?““汤不要钱。““请给我来三碗汤吧。“他喝了三碗汤就走了。一天,他又来到这个饭店,问:“面条多少钱一碗?“店主一见又是他,很不高兴地说:“一元!““汤呢?““汤两...  相似文献   

4.
“大王,我敬您一杯!”公司聚餐,我借酒壮胆,叫了我们老总一声很久没再用的称呼“大王”。大王很激动,他说有好几年没有人这样叫他了,这些年来,别人只叫他王总,连原来和我一样叫他大王的人,也都改了口了。说这话时他眉眼间颇有几分“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我只能赶紧安慰,“公司大了,当然要正规起来,不能再像当年公司刚起步时那样没规矩。”一句话拉开了共同回忆的序幕,我们每人一碗汤,小口小口地喝着,在觥筹交错声中,聊起了当年我刚进公司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企业标准化》2013,(3):94-95
1.“买不走”的质量 有一次,凯特准备到一家久负盛名的拉面店吃牛肉面,临行前特地带了一只饭盒,准备自己吃完后给孩子也带一份回去。当服务员将两碗面端来,他刚要将其中一碗倒入饭盒,却被拉面的老师傅制止:“你这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凯特准备到一家久负盛名的拉面店吃牛肉面,临行前特地带了一只饭盒,准备自己吃完后给孩子也带一份回去。当服务员将两碗面端来,他刚要将其中一碗倒入饭盒,却被拉面的老师傅制止:“你这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似是而非     
一个人去吃早点。他要了一碗豆浆,店家把豆浆端来,他又改要米粥。喝完米粥,他拒绝付钱。店家问及缘由,说米粥是刚才那碗豆浆换来的,物物交换,何须付钱?“可刚才那碗豆浆你也没付钱呀!”店家说。“那碗豆浆我喝了吗?没喝我为什么要付钱!”店家愣了。费心思量时,那人早溜了。生活中常有这种事发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为了鼓励人们多开车,少运动,曾经说:“运动是没用的。如果你是个健康的人,就不需要运动;如果你生了病,就更不能运动了。”英美烟草公司为了证明吸烟不影响人的健康,组织了数十位化学家和医学…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一位好友请笔者去杭城一家著名的酒吧坐坐,在酒吧里,好友请笔者喝了杯寄存在酒吧的打开过的洋酒。喝完酒后,笔者注意到洋酒上除了本身品牌商标外没有任何标志,服务生也没有任何的编号或记录, 笔者好奇地问服务生如何确定这些打开过的洋酒是属于哪位顾客的,服务生说都是一些老顾客存放的酒,且数量很少,他记得很清楚,不会搞错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无锡一个高档购物中心.开了一家小笼包连锁店。让人新奇的是.店里的餐具都是上好的景德镇瓷器,盛馄饨的碗、舀馄饨的调羹样样精致细腻。这么好的器皿让顾客吃着顺心,看着也“怦然心动”,顺手牵羊之举时有发生。花那么多钱置办瓷器多不划算呀.一位店员纳闷地对老板说:“我们的碗和调羹都是在厂里订做的,一只碗25元。一把调羹7....  相似文献   

10.
顿悟     
《中国总会计师》2007,(1):79-79
调羹 麦克走进餐馆.点了一份汤.服务员马上给他端了上来。 服务员刚走开.麦克就嚷嚷起来“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  相似文献   

11.
走进NGO部落     
在8月9日晚央视新闻频道《社会记录》节目里,主人公是一个曾在伊拉克开餐馆的中国青年,在节目即将结束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在伊拉克,那些跨国NGO们,有时三四个人吃一份炒饭,喝一碗汤,用省下的钱资助战火中的伊拉克人民。那些NGO人让他很感动,他表示自己现在还没到“那个层次”,也许以后会像他们那样吧。NGO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他们不是英雄,却胜似英雄;他们没有宏大的理论,却在踏踏实实地做着一些事情;他们每天都在忙碌着——为了别人的生活和人类共同的家园。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在市场经济的今天,NGO人生存之路在哪里?他们的付出给社会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近期,本刊记者带者诸多疑问,走进NGO,采访了NGO组织里具有代表性的几位NGO人,揭开了他们略带神秘的面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有位小姐在美国旅游,逛到百货公司的皮鞋部门,进口处有一堆鞋子,标着“超级特价,只付一折即可穿回”。她瞥见有双漂亮的大红鞋,拿起来一看,简直令人不敢相信,原价70美元的鞋子,只要7美元。她试了试觉得皮软质轻,实在是完美无瑕,更可爱的是,身上的红外套,倒像是为这双鞋订做的。她把鞋捧在胸前,然后赶快招呼服务生。服务生微笑着走过来:“您好!您喜欢这双鞋?好配您的红外套!”并伸出手说:“能不能让我看一下。”小姐把鞋子交给服务生,不禁担心起来问:“有什么问题吗?价钱对吗?”那位服务生赶紧安慰说:“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来到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推销鞋子。这个岛地处热带,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全岛找不出一双鞋子。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很失望,给公司本部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第二天,他就回国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看到这个岛上没人穿鞋,,心中大喜,他住了下来,也立即给公司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鞋来。”等适合岛上居民穿的软塑料凉鞋寄到岛上,这个推销员已与岛上的居民混熟了,他把99双凉鞋送给了岛上有名望的人和一些年轻人,自己留下了一双穿…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在餐馆里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发现菜里有一只苍蝇,你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老板和服务生如何做才能使你改变对这家餐馆的印象?现在,服务生来了,在他得知你盘子里有一只苍蝇后,迅速地用筷子夹起来,麻利地放到嘴里、吞到肚里,并说:“这哪是什么苍蝇,这是花椒嘛!”你会有什么感觉?一定会目瞪口呆吧。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发生在某市一家餐馆的真人真事,这个服务生因吃了苍蝇还得到一笔可观的奖金。  相似文献   

15.
故事一:有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喝,他看到远处的浓雾,以为是水,却又不是。后来终于找到了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很清澈。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呆地望着,并不去喝水。别人感到很奇怪,就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个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然喝不完,所以我就不去喝。”  相似文献   

16.
有这么一个开饭店的故事。有一位小饭店老板做生意,刚才进来一位拉板车的力夫,要了一大碗烩面,老板给他做了满满一大碗,中间面条多的鼓了起来,吃完饭力夫付钱走人。过一会又来一位精瘦的生意人,精明干练,老板给他端上来不到一碗烩面,量不大但料多味美,生意人满意地吃完走人了。老板笑眯眯的总结成四字“看人下菜”,拉板车的力夫饭量大,量足吃饱最重要,生意精细则最关心的味道鲜美,量多也吃不完。“看人下菜”,在管理上也有很多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朋友拿了一份报纸要我作个实验,我同意了。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子了,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我刚要回答,朋友制止了我,又问我第二个问题。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相似文献   

18.
营销小故事     
我家门前有2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2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  相似文献   

19.
对联趣话     
以联求才 明朝朱元璋称帝后,经常微服私访,到处访贤求才。在一家酒坊里,有一位监生在饮酒,朱元璋端详片刻,凭他的直觉,感到此人有些才气,便和监生闲谈,朱问监生那方人氏,答曰:四川重庆府人,朱随即词曰:“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监生听出此为上联,即刻应道:“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听了暗自高兴,随手拾起一小块石头,让监生因意赋诗,监生稍加思索,曰:“寸木元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间治不平”。朱元璋听后叫绝,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朱回宫后传旨,后来这位监生官封按察使。 …  相似文献   

20.
姚军 《财会月刊》2010,(9):I0007-I0007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一份礼物: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