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利率、汇率、股票或商品价格变化引致的市场风险,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之一。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相对固定,中国的银行业尚未体会到这一风险。今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会明显增大,特别是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以后,我国银行业将直接面临国际市场上利率、汇率变化等带来的市场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对我国银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马旋灵 《财会学习》2016,(4):155-159
外币业务的增长与汇率改革的深入导致银行业汇兑损益愈加受到外币折算的影响。文章以2014年~2015上半年为例探讨了我国银行业汇兑损益的汇率选择,发现汇率选择风险与外汇敞口占净资产比例相关。建议依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贯彻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强化会计相关性意识、细化外币折算准则要求以解决汇率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汇率变动与银行业稳定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是从基于传统货币危机模型中的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研究,基于银行业危机模型的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研究,银行业间接汇率风险和直接汇率风险的衡量方法等视角对国外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实现了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投资境外金融产品的愿望,突破了投资地域的限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工具,使国内投资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投资者.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将会明显增大,特别是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以后,我国银行业将直接面临国际市场上利率、汇率变化等带来的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如何有效全面的控制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各种风险,对我国银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娟 《金融论坛》2006,11(11):58-63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汇兑损益的影响因素,在比较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汇率风险后发现,二者在形成机理和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首先源于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的不同,而储蓄率和对短期流入资本的监管等制度性因素则是造成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汇率风险截然不同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应继续坚持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增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适时打破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降低银行汇率风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考虑采取临时性资本管制措施,积极推动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建立;适当降低中国的高储蓄率,改变传统的高投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7.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认为,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银行业风险压力持续增大,但整体风险可控。2016年行业风险压力依然不小,多措并举管理不良资产将成为主要任务。报告称,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结构调整及产能过剩治理仍将持续推进,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增多导致银行业投资风险上升,利率汇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将使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行业外部风  相似文献   

9.
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荟 《金融纵横》2005,(6):28-29
一、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一)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必须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确定资本1988年资本协议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的。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迅速发展,仅从信用风险的角度考虑资本覆盖问题已远远不足,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使银行的风险范畴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日本银行业数十年积累的经验可为中国银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日本的银行对企业提供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案,是在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伴随其汇率风险敞口的不断扩大而日趋成熟。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企业对完善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本文介绍了日本的银行对汇率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经验,希望能为中国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汇率改革的推进,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汇率改革究竟对我省外汇理财产生哪些影响,银行业应该采取怎样应对措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是一个竞争激烈,高负债率,高风险的行业。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支付风险,经营管理和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政策性带来的利率、汇率风险等。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的基础。银行的经营者需要了解银行业所面临各类风险,并能妥善地计量和管理风险。商业银行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一、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现状 目前,资本的全球化混业经营、流动性过剩、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加速、直接融资加快、资本的全球化,使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创新,避免风险。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改革。这一改革举措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短期内也不可避免地会对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潜在影响。本文从系统性风险(仅涉及货币风险)和可能影响金融稳定特别是区域金融稳定的银行业个体风险两方面分析汇率改革对天津市金融稳定的影响,探讨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大事。就银行业而言,汇率制度改革带来了外部经营环境及内部业务管理的双重变化,如何应对改革之后的新情况、新问题,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内银行业必须认真考虑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拟就改革之后国内银行业出现的几个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若干问题□江曙霞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的国际合作早办80年代就已经开始。1988年7月,国际银行业的重要的监管常设机构"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巴塞尔报告》即对利率合约和汇率合约的资本标准作出明确规定;1994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银行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给银行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在汇率体制改革前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且银行信贷基本上以人民币业务为主,所以银行交易风险比较小。2006年3月6日银监会发布了《银监会督促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3月9日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程度不同,其市场风险水平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也各有差异市场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交易性和非交易性业务中,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交易业务和市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的汇率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志新 《新金融》2005,(12):37-40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程中,如何应对汇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将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所面对的汇率风险,以及应对的基本手段,提出了应对汇率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业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改一年来,随着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程的不断实施,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创新的步伐明显加速,人民币衍生产品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与活跃的境外市场相比,国内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2006年6月16日,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发表了《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风险管控能力》一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