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异质于正统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形态。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日的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研究领域是人类社会历史,理论主题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物质活动同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主要观点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物质活动是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唯物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形式和形态,这些理论形态或形式随着人类的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改变。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唯物主义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将自然看作机械的,以开发自然、征服自然为旗帜。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在现代则越来越困扰、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唯物主义就必须改变它的内容与形态,以自然之子的态度定位人与物质宇宙的关系,崇仰宇宙、敬畏宇宙,不是从纯粹知的形式,而且也从爱的、情智的关系上理解唯物主义的内涵与唯物主义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是同一实践活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人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本质上不过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活动自觉性这双重尺度的引导下延续不断的实践双向运动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适应与超越是我国应对教育全球化的两大战略支点:适应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参与教育全球化进程;超越则是在洞悉、批判现实境遇基础上,在世界教育舞台发出更多中国自己的声音,展现文明大国风采。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现代唯物主义"是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唯物主义的束缚,具有"物性论"色彩;它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相比,在理论高度上存在相当的距离。马克思不仅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分析方法,还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将黑格尔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德国式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恩格斯则把黑格尔的思维形式与"绝对精神"一起抛弃掉了。恩格斯过于偏重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存在实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只有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联系马克思的辩证法与旧辩证法即近代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第一部分看到了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误区即深陷于批判对象的视域中,而第二部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让马克思看到了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第三部分马克思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批判地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但同时马克思又与费尔巴哈有所不同,在批判黑格尔的同时,对黑格尔的批判的革命的思想持肯定的态度,这也孕育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方式、万物本原、宇宙天体等问题探讨的学说,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哲学发展史上,有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之争,二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野十分明确。实践本体论则企图摆脱物质本质与精神本原之争,以实践为本体,但仍未摆脱唯心主义立场,它是一种颠倒了物质和实践关系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0.
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坚持外部世界为客观存在的思想或观念本身就潜含着趋向实践的巨大冲力。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所蕴含的"社会主义内蕴"以及19世纪初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陷于空想并不是因为它们遗传了来自于旧唯物主义脱离现实,轻视实践的局限,而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够在社会主义借以实现的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因而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只要能够将在自然观中确立的唯物主义原则彻底地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唯物主义所潜含着的实践能量就能够充分地释放出来。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就其实质而言只能是将唯物主义推广和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升华。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意识(先进文化)放在第二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既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三个代表”牢牢建固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五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分工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运行机制的重要线索,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审计本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澄清理论界对审计本质的误解,建立审计本质的评判标准,依据评判标准对现有研究进行评析,并给出审计本质的全新解释。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讲求个体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资格具有平等性,由此试图将公民身份打造成能够通约个体自由的公分母.但无论是在自由主义公民身份观还是在共和主义公民身份观的指导下,资本主义社会中公民身份的发展都不可能实现通约自由的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现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视市民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分野,因而只能沦为空想. 由于现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近年来在我国颇为热门,因此更需要站稳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对其展开批判.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价值观体系日趋解体以及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泛滥现象,整理与总结了物质主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价值观冲突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在社会转型与西方消费文化的双重作用下,物质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价值观冲突对中国人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隐患。  相似文献   

16.
Materialism, status signaling, and product satisfa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nsumer satisfaction literature has not, for the mos part, integrated individual values into the product evaluation process. Ye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can best be attained by including both consumer and product factors. To demon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including individual value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one consumer value, namely, materialism. The authors empirically explore how this individual value is linked to consumers’ evaluations of products they have purchased. Using surveys, the authors collected data from a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n=211) and a sample of adults (n=270). Across these two studies, using divergent samples and products, they find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materialism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product satisfaction in product categories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status signaling, but unrelated to product satisfaction in product categories with lower potential for status signaling. The consumption goals that produce these product evaluations are empirically addressed Jeff Wang (jianfeng76@yahoo.com; PhD,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arketing in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is work was conducted when he was a doctoral student of marketing in the Eller College of Manage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ocial networks and consumer behavior,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well-being, materialism and consumption meanings, and consumer interests and public policy issues. 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credit card debt as a socially embedded phenomenon and investigates how consumers leverage their interpersonal ties as they accumulate and repay their debt. Melanie Wallendorf (mwallendorf@eller.arizona.edu) is Soldwedel Professor of Marketing in the Eller College of Manage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She holds an MS in sociology and a PhD in marke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Her articles on the 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Advertising and Society Review, Addiction, 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and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among others. Her coauthored article on “The Sacred and Profane in Consumer Behavior” won th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Best Article Award in 1992. Her research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Wall Street Journal,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New York Times, American Demographics, andFortune, and has been funded by the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the Arizona Disease Control Research Commission, and the Office of Earth Science at NASA.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人。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类的创造性是被肯定的,不过这种创造性的充分表现只能发生在私人财产所有权和资本主义之外。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不十分关注财产制度。正因如此,当后世的人们研究知识产权问题时,很难把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联系起来,其主要困难有二:其一,马克思是从法理学而不是法哲学的角度分析抽象财产的;其二,马克思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物质生产,并未真正论及生产力的抽象客体。然而,深入实质则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并非与知识产权无关;相反,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目标,对于把握和理解财产权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知识产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